中國有兩座京城,兩個故宮,其中一個故宮已損毀,鮮為人知的故宮

@ 2016-08-29

中國有兩座京城,一個是北京,一個是南京。明清時期,中國都是兩京制,明朝的首都是北京,留都是南京,清朝的首都是北京,留都是盛京(今瀋陽),圖為北京故宮的太和門。

1900年的故宮照片,從景山眺望神武門。

明清時期,北京皇城地圖。

明代南京皇城地圖。

圖為南京明故宮模型圖,永樂皇帝遷都北京以後,北京一直是行在,南京仍是首都。明英宗年間才正式定都北京,南京則為留都。

南京中華門

南京明故宮,午門正門。

從遠處觀看午門,南京明故宮在明嘉靖年間,還保存完好。明廷經常派人修葺明故宮。嘉靖以後,明故宮逐漸傾圯,明廷開始放棄對南京宮殿的修理。

午門內側的內金水橋遺蹟。由於明廷放棄了對南京宮殿的修理,南京皇宮的殿宇宮門幾乎全部坍塌毀損。只有供奉列祖列宗神位的奉先殿,供奉太祖、成祖帝後御容的武英殿,為兩殿準備享祀供膳的大庖廚,積貯錢糧的承運庫,及事關觀瞻的東華門、東安門等曾在萬曆三年得到重建。

奉天門遺址處的雕花石屏。

自奉天門眺望奉天殿遺址。

南京明故宮奉天殿復原圖。

南京明故宮東華門遺址。

東華門遺址近景

南京明故宮西華門遺址。

南京明故宮東華門遺址已經找不到了,圖為晚清民國時期的照片,疑似為東華門遺址照片。

堆放在南京明故宮奉天門遺址處的殿宇柱礎等石構件,明末清初之時,明故宮部分主體建築還在,朱由崧在南京武英殿即位,建立南明弘光政權,並對南京宮殿進行了一些修復工作。

清軍攻占南京以後,將明皇城改為八旗駐防城,設置將軍及都統二衙門於明故宮中。清朝時期,明故宮進一步的損毀,康熙年間,曾取明故宮石料雕件修建普陀山廟宇,明故宮已成廢墟。圖為奉天門遺址處的蟠龍石雕。太平天國時期,太平天國大興土木,曾從明故宮拆去大量石料和磚瓦,建造新宮。圖為奉天門遺址處的蟠龍石雕。

當然中國現在還有一個瀋陽故宮保存完好,不過瀋陽故宮的規模畢竟比較小,後金政權是一個地方性政權。

圖為瀋陽故宮的崇政殿。

純分享世界歷史文化,每日不定時更新,以取得更多歷史文化與大家分享,請不要吝嗇你的讚(臉書主頁:全球華人歷史文化聯盟),大家的鼓勵就是社區仝人的動力!謝謝支持,感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