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軍事最可怕的噩夢:與俄中同時開戰

@ 2016-08-29

美國軍事最可怕的噩夢:與俄中同時開戰

美國在上個十年的後期放棄了其經常被誤解的"兩場戰爭"學說,該學說為同時進行兩場地區戰爭提供了模式範例。這個學說是美國為與諸如在向伊朗或者伊拉克開戰時防止朝鮮同時發動戰爭(反之也如是)而設計的。

冷戰後美國不再需要面對蘇聯的威脅,國防部的採購、後勤與戰略基礎均基於這個想法。美國因為國際體系的變化而放棄了這個學說,這些變化包括中國之崛起和高效的恐怖網絡之蔓延。


政治協作

北京與莫斯科會同時協同分別帶來兩場引致美國軍事回應的危機嗎?可能會,也可能不會。兩國都有自己各自的目標與日程表。

更有可能的是,他們中的一個會利用另一個的現有危機、投機取巧式的將自己的區域領土要求更進一步。例如,如果美國捲入南海的小型衝突中時,莫斯科可能會認定是個好時機動動波羅的海諸國。


不管怎樣,戰爭都會是莫斯科或者北京主動挑起。美國在兩個地區都享有現狀帶來的紅利,因而一般來說(至少對超級大國而言)傾向選擇外交及經濟手段去達到其政治目的。如果美國去製造戰爭導火索,俄羅斯或中國將會扣動扳機。

靈活性

好的一面是,歐洲與太平洋方向的作戰需求只有有限的重合點。正如二戰那樣,美國陸軍的主戰場是歐洲,而海軍的主要方向是太平洋。美國空軍在兩個方向上提供支援。遠程戰機,包括隱形轟炸機及類似資產,將會根據需要在兩個方向上使用。
俄羅斯無力在北大西洋與北約作戰,很大可能也無此政治意願。這意味著美國及其北約盟國可以調配部分資源威懾俄羅斯海域(防止俄方海上襲擾),美國海軍可以將大部分軍力集中在太平洋方向。


取決於衝突的長短及威脅的程度,美國可以將可觀的陸軍資產轉移到歐洲以應對任何大戰。美國航母、潛艇及水面艦艇的主力將會集中在太平洋與印度洋,直接攻擊中國的A2/AD反介入和區域封鎖武器系統,扼守中國的海上運輸通道。


美國軍方將會迫切需要在其中至少一個方向上儘快取得決定性的勝利。這將迫使美國將大部分的空中、太空及網絡資產投入其中一個方向。

以便在獲得戰略性和政治上的勝利後,將中心轉移到另外一個方向上。由於美國歐洲盟友力量強大,美國可能會首先聚焦於太平洋上。


盟國構成

美國在亞太的盟友與歐洲區別甚大。儘管對某些歐洲盟國的承諾有些擔心,美國沒理由會因為維護北約盟友的完整而孤獨作戰。美國打起來,德國、法國、波蘭及英國都會跟上。

對於大部分的場景而言,甚至歐洲盟友就能夠獨自給予北約對俄羅斯極大的中期優勢;俄方可能會攫取部分波羅的海國家領土,但它將在北約的空中打擊下損失慘重,長遠而言很可能守不住那些盜取來的土地。
在這種情形下,美國海空軍將會主要扮演支援及協調角色,增加北約的優勢、從而完勝俄羅斯。美國的核力量將會用於阻止俄羅斯使用戰術及戰略核武器。


美國在太平洋方向上困難更多。日本與印度雖然對南海有興趣,不過這個很難擔保他們會否介入戰爭(甚至是中立的偏向程度)。盟友結構將會取決於衝突的特性;

菲律賓、越南、韓國、日本或台灣都可能成為中國的主要目標。其餘國家,除了美國之外,很可能會選擇作為旁觀者。這樣會讓美國以一己之力為建立西太平洋主導權承擔額外壓力。


美國仍然有能力同時進行並贏得兩場重要的戰爭,或者說更接近勝利的邊緣、且讓俄中在冒險中都看不到多少獲勝的可能。

美國可以做到,是因為它一直維持著世界上最具威力的軍事力量,而且是世界上無比強大軍事同盟的首領。另外就是,通常俄中所帶來的軍事挑戰側重點不同,讓美國可以將資源從容分配。


然而,需要強調的是局勢並非永遠如此。美國無法無限期的維持主導權,長期來說必須謹慎的選擇其承諾。而在這同時,美國所創立的國際秩序,讓許多最強大富裕的國家獲益甚多,美國可以期盼在一段時間內,獲得這些國家的支持。

RobertFarley,經常為National Interest撰文,是The Battleship Book一書的作者。他還是肯塔基大學帕特森外交與國際商務學院的高級講師。

著作涵括軍事學說、國家安全和海事等方面。在Lawyers, Guns and Money,Information Dissemination及 theDiplomat這三個網站上均有博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