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次中日韓外長會八月二十四日於東京落幕。從三國外長一臉的凝重,及在多邊與雙邊、場內和場外的唇槍舌劍,可以看出此次會議的艱難。
會議當天,朝鮮潛射飛彈首次打進日本防空識別區,更為會談平添了幾分詭異。會談後,三方沒有發布聯合聲明,就連記者會也只是在走過場。一如去年三國政府首腦會談,此次外長會的結果仍是「憂」大於「喜」。
三方會談雖無重大突破,但仍達一定共識。三方表示將就努力促成三國首腦會談展開合作,三國在辦好杭州G20峰會、推進自貿區談判、促進半島無核化等問題上達成一致意見。
三方均同意重點推動政治、經貿、人文、可持續發展四個領域的合作,通過「四輪驅動」,助力中日韓合作。
但透過低調的共識,仍不難嗅出背後的「火藥味」。中方赴日參加三方會談,主要目的是要繼續保持機制的連續性,在三方場合闡明中方立場,捍衛中國權益。
同時,還著眼於即將舉行的杭州G20和中日韓自貿區談判,為緊張的中日、中韓關係設定暫時的「止損點」,減少雙邊政治關係降溫可能給經貿合作帶來的影響。
原則問題,中方絕未讓步。在三方會談中,王毅外長明確表示,面對地區和國際形勢的新變化,中日韓應擔負起促進東亞經濟發展、引領東亞區域合作、維護地區和平與穩定的責任。
對日本,表明對釣魚島領土主權寸步不讓的堅定立場,反對日方在南海問題上一系列挑釁中方主權的動作,亮明絕不容忍日自衛隊進入南海的底線,對日方要求執行所謂南海仲裁嗤之以鼻。
對韓國,中方明確表示,堅決反對「薩德」部署,希望韓方「倍加珍惜」兩國建交二十四年來「全方位、跨越式的發展」成果,勿使合作成果受到干擾和破壞。從會後表態看,三方顯然未在這些重大戰略問題上找到共同語言。
美雖不是三方機製成員,但所有重大議題均有其影子。沒有美國主使,就沒有日對釣魚島國有化及東海當前的驚濤駭浪,也不會有日解禁集體自衛權,修改戰後安保政策,更不可能有日把手伸向南海。
沒有美國操縱,也就不會有「薩德」入韓,導致中韓關係驟然降溫。美以製造衝突為手段、以圍堵中國為目的的「亞太再平衡」戰略攪渾了太平洋,攪亂了亞洲,是地區局勢緊張的罪魁禍首。
中日韓三方機制已步入「十字路口」,如果中日、中韓最終走向對立,將從根本上改變亞太局勢,令地區步入動盪。何去何從,日、韓需要深思,在戰略取向上做出正確抉擇。不論風雲如何變幻,中日韓三方都有責任向世界傳遞合作的「正能量」。
中日韓外長會上,王毅的笑容透露了啥信號?
第八次中日韓外長會於8月24日在日本東京舉行。日本NNN電視台報道顯示,中國外交部長王毅在與日本外務大臣岸田文雄會談後,對媒體展現出了笑容。
著名日本問題專家、復旦大學歷史系教授馮瑋告訴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王毅部長的表情就是中國對外政策的符號和標記,這說明中國希望緩和中日關係。
2016年8月24日,日本東京,第八次中日韓外長會在日本東京舉行。中國外交部長王毅、日本外務大臣岸田文雄以及韓國外長尹炳世出席。
「日本也希望改善目前的中日關係,日本對華投資遞減,同樣對日本經濟不利。不過還需要密切關注美國等外部因素。」
王毅在參會時明確表示,中方相信此次外長會將為9月初二十國集團杭州峰會創造有利氛圍,也為9月上旬即將舉行的東亞合作領導人系列會議預作鋪墊。
中日都希望改善目前的關係
根據日本ANN電視台24日報道,王毅在抵達東京羽田機場後接受媒體採訪時說:「最近有些各方面報道,一半是漁汛,一半是炒作。」他表示,應該推進中日關係的改善過程。
本月以來,日方多次抗議中國公務船在釣魚島海域活動,日本外務大臣岸田文雄甚至發出警告稱,中日關係「正在明顯惡化」。中國在強調釣魚島合法性的同時,表示季節性捕魚的需求。
ANN電視台報道稱,在23日的晚餐會上,出現了王毅外長微笑著與岸田文雄講話的場面。晚餐會結束後,兩人還談了1小時左右。
在24日中日韓外長會召開之前,王毅還會見了新當選自民黨幹事長的二階俊博,後者是著名的「知華派」人士。「大家好,哦不,應該是早上好吧?」根據日本FNN電視台報道,王毅在會見二階時用日語打招呼,二階說道:「大家都非常歡迎王外長。」
日本NNN電視台報道顯示,王毅在與岸田文雄舉行的中日外長會談上就釣魚島問題表示,「基本恢復到了正常狀態。通過雙方的努力,必須控制住圍繞海洋的分歧點」。雙方就中日間儘快建立海空聯絡機制達成了共識。
NNN電視台的報道指出,在會談結束後王毅對媒體展現出了笑容。著名日本問題專家、復旦大學歷史系教授馮瑋告訴澎湃新聞,王毅部長的表情就是中國對外政策的符號和標記,這說明中國希望緩和中日關係。
「日本也希望改善目前的關係,日本對華投資遞減,同樣對日本經濟不利。不過還需要密切關注美國等外部因素。」馮瑋說。
「和平與合作」上「憂」大於「喜」
在此次中日韓外長會上,王毅表示,去年11月三國領導人會議時隔三年重啟,標誌著三國合作出現新的重要機遇。他說,下一階段,三方應積累政治互信,開展務實合作,增進人民交往,推進可持續發展,通過「四輪驅動」,促進三國合作深入推進,為東亞合作注入新動力。
馮瑋認為,政治互惠、經貿互利、國民互信是中日兩國改善關係的基礎,其中最難做到的是國民互信。「中日韓三方首先要積累政治互信,從政治層面來推動合作與交往。」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陸慷24日表示,這次會議達成的重要共識對進一步推動三國合作、推動本地區區域經濟一體化以及有關國家共同形成合力,維護本地區和平、穩定與繁榮具有重要意義。
就在24日上午5時30分許,朝鮮發射了一枚潛射飛彈(SLBM),飛行了約500公里後落入日本防空識別區。中日韓外長就當前的朝鮮半島局勢進行了討論。
中方反對朝鮮的核導開發進程,反對任何導致半島局勢緊張的言行,反對所有違反聯合國安理會2270號決議的舉措。中方將繼續堅持實現半島無核化目標,堅持通過對話協商解決面臨的問題,堅持維護半島及地區和平穩定的一貫堅定立場。
王毅在會見韓國外長尹炳世時表示,中方堅決反對美國在韓部署「薩德」系統,不接受任何損害中國戰略安全利益的行徑。
希望韓方冷靜權衡利弊得失,同中方相向而行,而非分道揚鑣,共同尋找雙方都能接受的妥善解決辦法。王毅表示,韓國是二十國集團重要成員,中方歡迎朴槿惠總統來華出席峰會,願就此與韓方保持溝通。
不過,此次中日韓外長會沒有發布聯合新聞稿,馮瑋認為,此次外長會的主要議題是回顧2015年中日韓領導人會議的成果落實情況,去年三國領導人會議的主題是「和平與合作」,結果「憂」大於「喜」。
「發布聯合聲明需要在很多重要問題上達成共識,但三國在和平方面仍舊存在問題,在合作方面也沒有重大突破。」馮瑋說。
中日韓首腦會晤或將年底舉行
根據韓聯社的報道,韓國外長尹炳世在中日韓外長會結束後對韓國媒體表示,「若能很好協調三國的意見,中日韓領導人會晤將在10-12月適當的時期舉行,這種可能性非常高」。
與此同時,據日本共同社24日報道,日本國家安全保障局長谷內正太郎當天開始訪問北京,將與中國國務委員楊潔篪展開磋商。為成功舉辦以防止全球經濟增速放緩為議題的G20峰會,雙方力圖加強合作。
「谷內正太郎訪華都是在一些關鍵的時間節點。這說明日本方面正在為促成中日韓領導人會晤展開工作。」馮瑋對澎湃新聞說。
2014年11月7日,國務委員楊潔篪在釣魚台國賓館同來訪的谷內正太郎舉行會談。中日雙方就處理和改善中日關係達成了四點原則共識。之後在北京舉行的APEC峰會上,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應約會見了日本首相安倍晉三。
至於即將到來的杭州G20峰會,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亞太研究中心的蔡亮認為,杭州G20上實現中日元首會面的可能性還是挺大,「因為G20是一個國際多邊場合,中國又是東道國,出於國際禮節考慮,很可能會『應約會見』。」
王毅在日本參會時明確表示,我們相信此次外長會將為9月初二十國集團杭州峰會創造有利氛圍,也為9月上旬即將舉行的東亞合作領導人系列會議預作鋪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