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為何每次出征都不帶諸葛亮呢?

@ 2016-08-28

其一,人物特性,諸葛屬於偏向蕭何一類,而非韓信,我們常常提到的隆中對,體現的是諸葛長遠的戰略眼光和宏觀規劃,但是臨戰戰術層面卻非所長,戰略層面和戰術層面是兩個不同的概念;

其二,派系鬥爭,臣分文武,親分內外,劉備手下勢力可謂涇渭分明,能力與資歷都是納入評定的:

最早的從龍派:

武以關羽為首,代表人物有張飛,趙雲,陳到,靡芳。

文一直是劉備從龍派的弱項,以靡竺,簡雍為代表。其中靡氏兄弟可以說是劉備的金主,最早開始便資助劉備,所以地位不低。

其後的荊州派:

武以黃忠魏延為代表,魏延之後的被殺與其說是反叛,不如說是荊州派首領諸葛死後,魏延意圖搶班奪權失敗,各個派系博弈之後的政治犧牲品。

文以諸葛為首,龐統,馬良等為代表,也是劉備文系中的中流砥柱,其中諸葛代表的荊州文系常年占據劉備文官系統的主導地位,是其壓制西川本土勢力的主要力量。

再最後的西川系,人員繁多,屬於一直被荊州系和從龍系壓制的一方,他們也是保守派,對開疆擴土並無太大慾望,是被劉備用來平衡各方勢力的砝碼。

從以上就可以看出,劉備出川不管是真心報仇也好,擴張也好,所帶的一定是以最初的嫡系部隊為主,西川新降不久人心不穩,部隊一定是要帶,但是不能帶太多,怎麼辦?文官他留下了大神諸葛,武官留下了趙雲督導糧草,這就是防備著後院。武官首領同時也是從龍系頭領倒下之後,平衡已經岌岌可危,關羽尚在還可以制約諸葛,從私縱曹操,要求和馬超單挑之後諸葛的反應就可以看出,諸葛對關羽尚讓三分,但是關羽一倒可以預見的就是荊州派會全面壓制從龍派和西川派,與此同時,大量荊州系在劉備陣營但是荊州本土已失,必定人心不穩,劉備不得不將矛盾引向外部,孤注一擲奪回荊州,與其說劉備是出於義氣報仇,不如說是為了照顧荊州派而發起的反攻。

總而言之,得諸葛之後,劉備勢力尚小,諸葛在後方也沒多遠,得荊州之後靠諸葛這樣的荊州派穩定荊州,所以帶了龐統,與此同時留關羽在荊州制衡諸葛,得了西川用諸葛壓制西川並且調離他的老巢荊州防止尾大不掉…一步步一路路都是套路,劉備也許不是一個成功的軍事家,但是若說他不是個一流的政治家我第一個不服。

純分享世界歷史文化,每日不定時更新,以取得更多歷史文化與大家分享,請不要吝嗇你的讚(臉書主頁:全球華人歷史文化聯盟),大家的鼓勵就是社區仝人的動力!謝謝支持,感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