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倍經濟學「崩盤」 刺激措施無效 日本經濟瀕臨停滯

@ 2016-08-28

在2016年里約奧運會閉幕式上,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變身「馬里奧」亮相,安倍第四支箭——東京奧運會,日本經濟能否起死回生?

當天日本東京都新任知事小池百合子接過奧運會旗,奧運會正式進入東京時間,日本民眾也開始期待奧運可以讓日本經濟出現轉機。

而就在此前不久,日本第二季度經濟數據剛剛出爐,2016年第二季度日本國內生產總值(GDP)摺合成年增長率0.2%,和此前外界預測的0.7%有較大差距,更是遠遠低於一季度的2%。

這一數據雖然仍然保持著正增長,但卻意味著日本負利率這劑「猛藥」所帶來的藥效開始消散,也讓下半年日本經濟增長的方向更加撲朔迷離。

「0.2%這樣的數字,可以告訴世人,安倍經濟學確實走到了盡頭。」中國社科院日本研究所經濟室主任、副研究員張季風對《華夏時報(公眾號:chinatimes)》記者表示,量化、質化、負利率三位一體的超寬鬆貨幣政策也沒有給日本經濟帶來轉機。

刺激無效

過度依賴金融和財政政策實現增長的日本經濟在今年被「打回原形」。

日本政府在8月初公布了其最新的經濟刺激方案,總規模達到了28萬億日元,成為戰後日本經濟史上第三大經濟刺激計劃,僅次於2008年和2009年雷曼衝擊後的緊急經濟對策。僅僅過去半個月多,日本新出爐二季度的經濟數據就狠狠地打了安倍一個巴掌。

日本內閤府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一、二季度日本經濟分別環比增長0.5%和0.05%,按年率計算分別增長1.9%和0.2%。拉動經濟增長的兩項關鍵指標均發揮不佳。其中,個人消費一季度在新年打折季等刺激下環比增長0.6%,但二季度則僅環比增長0.2%;企業投資更是連續兩個季度環比下滑,降幅分別為0.7%和0.4%,令日本政府和日本央行推動企業投資增長的各種努力打了水漂。

來自日本財務省的貿易統計數據亦顯示,7月份日本出口總額為5.7284萬億日元,同比下降14%,為連續第10個月下降。其中,汽車出口額同比下降11.5%,船舶出口額下降52.9%,鋼鐵出口額下降21.7%。

冷冰冰的數據背後是日本經濟陷入停滯的事實,面對如此低迷的數據,日本經濟財政大臣石原伸晃近期講話也帶有一些「緊迫感」,他說,需要儘快落實各項經濟政策,不僅要喚起當前的需求,而且要將其與民眾需求主導下的持續經濟增長聯繫起來。

石原伸晃認為,量化、質化、負利率三位一體的超寬鬆貨幣政策也沒有給日本經濟帶來轉機。「這麼大的投入最後還是沒能使經濟增長的頹勢發生扭轉。」他說。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2012年底上台後開始實施安倍經濟學,冀望量化寬鬆、擴大財政支出和結構改革「三支箭」能把日本經濟拉出泥潭。而從現在的情況看,安倍經濟學的「三支箭」似乎難以實現持續的經濟復甦,而日本政府祭出的一系列「猛藥」,藥效也難以持久。

「安倍經濟學確實已經失敗了,他所拋出的舊三支箭和新三支箭,都沒有使日本經濟得到一個很好的復甦。」張季風表示。

雖然安倍在今年參議院選舉中提到「安倍經濟學沒有失敗,我們必須將安倍經濟學推行下去」,但安倍經濟學所謂的政策目標,2年內實現通脹率2%,名義經濟增長率3%,卻全部沒有實現。

何去何從

雖然二季度經濟數據不盡如人意,但是安倍新的刺激政策8月2日才敲定,效果有可能要等到第三季度才顯現,這樣看來,日本經濟下半年也並非毫無希望。據路透社報道,日本政府擬追加330億美元預算,為首相安倍晉三的刺激經濟計劃注資,資金主要來自發行建設債券。

但在張季風看來,這一刺激計劃很難為日本經濟帶來太多利好。

「安倍從今年年初開始就提出要通過財政政策來刺激經濟增長,最開始是提出5萬億-10萬億日元的規模的刺激計劃,到最後拋出了28萬億日元的一個龐大的刺激計劃。」張季風表示,第二季度安倍就已經放出風聲要拋出刺激計劃,但是卻沒有出現利好預期。

日本經濟增速放緩

而回顧以往,日本政府刺激經濟的一系列舉措收效並不樂觀。20年來,日本公共債務大幅增加,其相對於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從60%一路飆升。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報告,日本政府債務總額相當於國內生產總值的229%,成為主要已開發國家中公共債務負擔最重的國家。

在《日本經濟新聞》對日本民眾的調查中,認為經濟刺激計劃「沒有作用」的受訪者占61%,認為其「有利於經濟復甦」的僅占24%。有人說,「安倍經濟學」到了「無箭可施」的尷尬境地。

如果在推出超常規的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後,日本經濟仍無起色,不知道日本又可以拿出哪些手段來。

「如果沒有日本央行進一步的貨幣政策支持,今年下半年日本經濟總體而言仍偏向下行。」渣打銀行駐香港經濟學家Betty Rui Wang表示,「不僅如此,這份GDP報告還未充分反映出英國脫歐公投帶來的影響。」

8月21日,日本央行行長黑田東彥在接受日本產經新聞專訪時稱,有足夠大的機率在9月宣布進一步寬鬆,並且「負利率有進一步下降的技術空間」。

「我覺得日本應該解決結構性的問題,比如現在日本政府長期債務負擔過重的問題,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債務餘額占日本GDP的比重已經到達了250%,再不去進行解決對日本經濟會有長期性麻煩。」張季風表示。

在張季風看來,解決日本財政問題的方法有節省開支,擴大財源(提高消費稅)等等,但安倍為了自己短期的政治利益考量,他一再推遲提高消費稅的時間,只能把日本這些結構性的問題,特別是財政的問題推向未來,使日本經濟越來越看不到希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