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分鐘看懂阿拉伯:稱雄五百年,橫跨三大洲,堪稱盛唐匹敵者

@ 2016-08-28

阿拉伯帝國(632年—1258年)是中世紀時地處阿拉伯半島的阿拉伯人所建立的伊斯蘭帝國,唐代以來的中國史書均稱之為大食,而西歐則習慣將其稱作薩拉森帝國。

阿拉伯帝國歷經626年,主要有四大哈里發時期(632年—661年)和倭馬亞王朝(661年—750年)、阿拔斯王朝(750年—1258年)兩個世襲王朝。極盛疆域東起印度河及蔥嶺,西抵大西洋沿岸,北達高加索山脈、裏海以及法國南部,南至阿拉伯海與撒哈拉沙漠,國土面積達1340萬平方公里,是世界古代歷史上東西方跨度最長的帝國之一,亦是繼波斯阿契美尼德王朝、亞歷山大帝國、羅馬帝國、拜占庭帝國之後地跨亞歐非三洲的大帝國。

【阿拉伯穆斯林國家的建立】

伊斯蘭教先知穆罕默德開始奉真主之命而在麥加傳播伊斯蘭教。630年初,在半島上的伊斯蘭教勢力日漸鞏固後,穆罕默德率穆斯林大軍兵臨麥加城下,雙方締結《侯德比耶和約》,兵不血刃下降服了麥加城。

【神權共和時代】

阿拉伯帝國形成之後,作為先知繼承者的哈里發們為了鞏固自己的統治,並滿足阿拉伯人對商路和土地的要求,掀起了長達一百多年的擴張運動。在鷹旗旗幟下,沙漠中的阿拉伯人游牧民族開始征服世界的行動。阿拉伯人以驚人的速度崛起於拜占庭和波斯的南部邊疆。他們不斷擴張,建立了一個地跨亞、歐、非三洲的封建軍事帝國。鼎盛時期領土達到1340萬平方公里。

【倭馬亞王朝】

661年,倭馬亞家族的敘利亞總督穆阿維葉即位哈里發,以大馬士革為首都,建立了倭馬亞王朝。他將哈里發改為世襲,實際上成為了帝國的君主。8世紀初,倭馬亞王朝的政權鞏固以後,阿拉伯人開始發動大規模的對外戰爭。

【全盛時期】

747年,阿拔斯的後裔阿布·阿拔斯利用波斯籍釋奴阿布·穆斯林在呼羅珊的力量,聯合什葉派穆斯林,於750年(一說752年)推翻了倭馬亞王朝的統治,建立了阿拔斯王朝。阿拔斯王朝建立之初,大肆捕殺倭馬亞餘黨,殺害了阿布·穆斯林,並殘酷地鎮壓了呼羅珊人民起義。阿拔斯王朝旗幟多為黑色,故中國史書稱該王朝為黑衣大食。

公元750年,阿拉伯人占領坦尚尼亞的桑格幾布群島。公元751年,阿拉伯帝國軍隊呼羅珊指揮官阿布.穆斯林與中國唐朝軍隊在中亞內陸怛羅斯進行了小規模交戰,阿軍出動了約15萬人,唐軍也出動了2萬唐軍和1萬葛邏祿軍隊。本來唐軍在高仙芝的指揮下取得一定優勢,不過由於葛羅祿部落的背叛,阿軍取得了最終勝利。

【分裂衰亡】

龐大的阿拉伯帝國是阿拉伯貴族借武力征服而建立的多民族、多宗教、多信仰的集合體。9世紀中葉,哈里發政權已逐步釋放儘自身的能量,帝國急劇滑向分崩離析的窮途末路,直至走向滅亡。

早在阿拔斯王朝創建之初,倭馬亞家族的後裔就在歐洲伊比利亞半島割據獨立,建立後倭馬亞王朝(756年—1236年),由於服色尚白,中國史書稱為「白衣大食」,與阿拔斯王朝分庭抗禮。788年,北非摩洛哥又出現了什葉派的伊德里斯王朝。

800年,大將伊本·艾格萊卜在獲得突尼西亞封土之後,當年便建立艾格萊卜王朝(822-875年)。868年,埃及總督阿哈默德·圖倫宣布獨立,建立圖倫王朝(868—905年)。東方各省繼塔希爾王朝之後,又相繼出現了薩法爾王朝(867-903年)、薩曼王朝(874-999年)。909年,什葉派穆斯林在突尼西亞建立法蒂瑪王朝,先後征服阿爾及利亞、敘利亞、埃及、撒丁島,973年遷都開羅,由於服色尚綠,中國史書稱為「綠衣大食」。

10世紀以後,帝國四分五裂,實際統治區域僅限於巴格達及其周圍地區,名存實亡。

【帝國滅亡】

13世紀初,強大的蒙古帝國開始興起,第一次蒙古西征就消滅了花剌子模。13世紀中葉,蒙古鐵騎沖入西亞大地。1252年,成吉思汗之孫旭烈兀奉其兄蒙哥汗之命西征。他率領蒙古軍隊洗劫了波斯、小亞細亞、美索不達米亞和敘利亞,並於1258年摧毀帝國首都巴格達,1260年攻占敘利亞首府大馬士革。

阿拉伯帝國滅亡之後,「哈里發」的頭銜,則作為伊斯蘭教宗教領袖的稱號,一直被繼承下去。哈里發首先是處於開羅的馬穆魯克王朝的控制之下。1517年,鄂圖曼帝國征服了埃及,時任哈里發的穆台瓦基勒也被俘。1543年,穆台瓦基勒死去,鄂圖曼蘇丹蘇萊曼一世宣布自己繼承哈里發的職位,成為全世界穆斯林的領袖。直到1924年,哈里發制度最終才由凱末爾廢除。

純分享世界歷史文化,每日不定時更新,以取得更多歷史文化與大家分享,請不要吝嗇你的讚(臉書主頁:全球華人歷史文化聯盟),大家的鼓勵就是社區仝人的動力!謝謝支持,感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