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中國歷史的八條謠言,哪一條你信了?

@ 2016-08-28

謠言1:秦始皇沒有統一中國,因為衛國還存在。

闢謠:衛國在春秋時期是個較有影響力的諸侯國,但後來國力漸弱。公元前330年,衛國大王自貶為君。秦始皇統一六國時,衛國只剩下今天的河南濮陽那一小塊,人口只有數十萬。六國統一後,這塊地被划進秦朝東郡,但秦始皇保留了魏國國君的稱號。乍一看,好像衛國還存在,實際上完全被秦始皇控制。

謠言2:唐朝人口最多時也不及隋朝。

闢謠:這是天大的笑話。實際上,正史里明確記載隋朝全國有890萬戶。如果每戶6人,全國約5340萬人,是當時世界第一人口大國。但是,唐朝開元盛世年間,全國有人口7700萬,最多可能達到8000萬。只是後來的安史之亂使人口銳減。唐朝從李淵開始,到李隆基執政中前期,社會穩定,人口增長非常迅速。

謠言3:宋朝對外戰爭勝率達七成。

闢謠:這個玩笑比上面開的更大。大宋國國土狹小,國力弱,跟遼、西夏等打的基本都是防禦戰爭,很少主動出擊,就算勝利了,也不能代表什麼。而且在宋朝經常出現打了勝仗還割地賠款現象,十分屈辱。在主動出擊的戰爭中,大宋敗多勝少,不然也不至於滅國。再說了,假如你打100場戰爭,前99場小的全勝,最後一場決定性的輸了,你覺得有意義嗎?

謠言4:宋朝鐵產量超15萬噸,工業革命後的英國在1788年才7.6萬噸。

闢謠:宋朝產的鐵質量遠不能跟18世紀末的英國比,而且數量也遠不及英國。宋仁宗時期,每年產鐵約5000噸。而1806年的英國年產25萬噸。雖然宋朝時期的中國科技文化全世界最繁榮,但無論如何也不可能每年產15萬噸鐵。

謠言5:宋體字是秦檜發明的。

闢謠:這只是據說,目前沒有直接證據證明就是秦檜發明的,儘管秦檜書法了得。宋體是為適應印刷術才出現的,成型於明朝,因此日本人叫「明體」。

謠言6:鄭和下西洋最大的木船排水量7500噸,相當於一艘輕型航空母艦。

闢謠:現已出土的明朝船隻最大的排水量為1600噸。就算鄭和下西洋時,真的有長四十四丈闊一十八丈」的大船,那最多排水量也只有2900到3700噸。不過,這已經是全世界最大的船了,明朝前期科技真的很發達。

謠言7:八國聯軍侵華時,竟發現封存200多年的明朝火銃,居然比英軍裝備還先進。

闢謠:明朝末年,中國科技就總體落後西方,軍事製造技術更如此。當年崇禎為對抗清兵,還向葡萄牙人購買火銃。

謠言8:第二次鴉片戰爭,清兵12萬對英法聯軍2萬,最後清兵陣亡3萬,英法陣亡4人。

闢謠:光在大沽口,英法聯軍就陣亡93人。清兵陣亡只有一萬多人,且大多數人不是被擊斃,而是被擊潰投降。

純分享世界歷史文化,每日不定時更新,以取得更多歷史文化與大家分享,請不要吝嗇你的讚(臉書主頁:全球華人歷史文化聯盟),大家的鼓勵就是社區仝人的動力!謝謝支持,感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