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為何直到日本投降前夕,蘇聯才出動了那157萬軍隊

@ 2016-08-28

1945年8月9日凌晨,蘇聯遠東軍區司令華西列夫斯基元帥命令157萬蘇軍進軍中國東北和朝鮮半島。在兩天以前,美國就已經向日本投放了第一枚原子彈,這一舉動極大的震懾了日本。對於美國來說,日本的投降僅僅是時間問題。但是就在這個時候,蘇聯早就準備完畢了。這裡面究竟是為什麼,恐怕只有蘇聯人自己清楚。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自古無利不起早的蘇聯當然不會白白出兵。

一、美國估計自己傷亡太大,請求蘇聯出兵增援

1941年12月,坑爹的日本發動了太平洋戰爭。這一舉動把世界第一的美國提前拉進了戰爭,雖然日本暫時掌握了海上優勢,但美國的戰爭機器全面打開以後,日本的好日子很快就到頭了。美國的軍工生產能力不是日本能夠比擬的,美國總統羅斯福為了打敗日本,制定了龐大的勝利計劃。到了1942年年底,美國方面就已經掌握了太平洋上的戰略主動權。1943年的幾次大決戰均已日本的失敗而告終,美國方面已經看到了勝利的曙光。但是日本士兵的戰鬥決心是美國沒有料到,在中國、日本等亞洲國家,軍人以投降為最大的恥辱。日本軍隊依靠島嶼拚死抵抗,1944年春天,美軍開展了塞班島戰役。雖然美軍取得了勝利,但傷亡高達14萬。這樣大的傷亡讓美國痛心疾首,畢竟誰的命都是只有一次。

美國為了減輕自己方面的傷亡,希望蘇聯方面能夠出兵助戰。蘇聯方面打仗依靠人海戰術,這一點全世界都清楚。1945年年初,美英蘇三國首腦在蘇聯的雅爾達舉行會議,在會議中,羅斯福請蘇聯出兵夾攻日本。蘇聯領導人史達林願意出兵,但是提出了三個條件:第一,承認外蒙古現狀;第二,保留在中東鐵路的特權;第三,租借旅順和大連30年。羅斯福為了換取蘇聯的出兵,在沒有通知中國的情況下,就私自答應了蘇聯的要求。在得到了這些回報以後,蘇聯表示在德國投降三個月以後,加入對日作戰。1945年5月,蘇聯軍隊占領了德國首都柏林,歐洲戰場的戰事全部結束。但羅斯福並沒有看到這一天,在這年4月,羅斯福就因病去世,他的副手杜魯門陰差陽錯的繼任了美國總統。

二、美國切斷了日本的補給線,而且還擁有了原子彈

雖然在年初,羅斯福答應了史達林的一系列條件。但美軍隨後的軍事行動使戰局發生了變化,美軍切斷了日本與東南亞之間的海上運輸線。沒有了東南亞的資源,日本根本就撐不了多久。因此即使美國不進攻日本本土,也可以熬死日本。1945年7月,美英蘇三國首腦在德國的波茨坦舉行會議,這是三大國舉行的最後一次會議。美英兩國都換人了(美國換成了杜魯門,英國換成了艾德禮),而蘇聯還是史達林同志。就在會議中,美國本土秘密傳來消息,美國第一顆原子彈試爆成功。杜魯門毫不掩飾的把這個消息告訴了史達林:「美國已經擁有了一種威力可怕的炸彈。」史達林聽到這個消息以後臉色煞白,隨後只能尷尬的說:「那就用在日本人身上吧。」

蘇聯方面答應在戰勝德國的三個月以後,加入對日本作戰。根據情況表明,蘇聯在7月中旬就已經完成了戰鬥部署,但一直遲遲沒有出動。一方面是中國一直不同意雅爾達協定,另一方面是蘇聯希望看到美國和日本死磕。但是在美國擁有了原子彈,蘇聯就坐不住了。8月7日,美國向日本的廣島投放了第一枚原子彈。當時除了美國高層幾個人以外,誰也不知道美國究竟有多少原子彈。在蘇聯方面看來,如果美國一直對日本使用原子彈,日本隨時都有可能投降。一旦日本投降,由於蘇聯並沒有直接參戰,那樣的話,蘇聯將什麼也得不到。因此在美國向日本投放原子彈的當天,史達林就命令華西列夫斯基準備進軍中國東北和朝鮮半島。

三、蘇聯軍隊絕不會白白出動

8月9日凌晨,華西列夫斯基指揮157萬大軍從兩個方向出兵。蘇聯軍隊經過蘇德戰爭的洗禮之後,戰鬥力已經大大提升。日本關東軍根本不是蘇軍的對手,僅僅4天時間,蘇軍就把幾路日軍分割包圍。蘇軍的戰鬥力強,但軍紀也爛到了極點。在二戰後期,很多蘇聯囚犯也穿上軍服成為了蘇聯紅軍。這些人的軍紀是可想而知,在攻入柏林之後,蘇軍強姦了50多萬德國婦女。打砸搶燒更是一樣都不少,搞得德國老人現在提起蘇聯都心有餘悸。蘇聯軍隊占領東北以後,俘虜了60餘萬日本軍隊。蘇聯抽出了20多萬戰俘押往蘇聯的西伯利亞地區充當勞工,這些戰俘最後回到日本的只有不到2萬人。至於蘇聯在東北的其他行為,大家可以自己想像。

純分享世界歷史文化,每日不定時更新,以取得更多歷史文化與大家分享,請不要吝嗇你的讚(臉書主頁:全球華人歷史文化聯盟),大家的鼓勵就是社區仝人的動力!謝謝支持,感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