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又再次成為國際笑柄,全世界第一個退還熊貓的國家!連畜生都養不起! 它的人民可想而知了!

@ 2016-08-27

盡管根據公約,馬來西亞可以保留去年8月18日出世的小熊貓「暖暖」至4歲,但基於「錢」的問題,國家動物園現階段沒有考慮把原本兩年的「飼養」期延長至4年。

除了因為延長暖暖的留馬期需要更龐大的營運費用,國家動物園也必須耗鉅資擴建熊貓館,更何況動物園目前沒有足夠的地方擴建。

國家動物園總監(獸服務部)兼熊貓保育中心總監末納因說,國家動物園目前還在「頭痛」到哪兒找錢支付暖暖的「生日禮物」。

根據《大熊貓保護合作研究協議》,這只在我國出生的熊貓寶寶到12個月大時,我國必須向中國支付60萬美元(約240萬令吉)的生日禮物。

他於今日說,國家動物園至今還未支付這筆款項,而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CWCA)於11月到來我國開會時,預料將會向我國追討這個生日禮物。

他說,國家動物園目前為3隻剛過生日的熊貓,即熊貓爸爸「興興」、熊貓媽媽「靚靚」和熊貓寶寶,購買每年合共15萬美元(45萬令吉)保費的保險。

每隻熊貓每年必須購買保額100萬美元(400萬令吉)的保險,或相等於每年5萬美元(20萬令吉)的保費。

「我們可能真的要向政府開口,要求資助這個生日禮物了。」

末納因說,根據公約,在我國出世的暖暖可以由我國飼養至2歲大,隨後尚可延長至4歲。

「可是,考慮到資金,國家動物園暫時不考慮延長暖暖的飼養期至4年。」

他說,暖暖目前是和母親一起生活,但到了2歲之後,就必須與母親隔離飼養。

「如果我們延遲將暖暖送回中國,就必須再興建一個熊貓館來安頓暖暖。」末納因沒有說出擴建熊貓館所需要的費用,但他強調,那是非常大的費用,而且動物園已經沒有多餘的土地允許熊貓館擴建。

他說,目前「飼養」3隻熊貓的每月開銷達20萬令吉,單是電費及冷氣費,一個月就要6萬令吉,熊貓的食物(主要為竹)也要1萬令吉,30名員工的薪水10萬令吉,費用非常龐大。

「熊貓館目前每月從遊客取得近40萬令吉的門票收入,但讓人比較擔心的是,熊貓館的遊客人數從2014年起顯著下滑。」

環境部長拿督斯里旺朱乃迪聽聞而大表震驚,強調一切是需由該部說了算。

他對《M中文網》的姐妹網站《Malay Mail Online》說,他在聽聞國家動物園投訴飼養成本過高後很驚訝,因為動物園園方從未向政府申訴此事。

「如果是這樣的情況,國家動物園就得跟我們談。要在兩年後將』暖暖』送回中國都不是由國家動物園,甚至由我的部門來決定。」

他強調,他也需要向內閣反映此事,並強調熊貓是馬中關係的重要一環。

他也說,只要國家動物園沒有正式向大馬政府反映困境,所謂的飼養熊貓成本過高的問題就不會去解決。

在兩天前,國家動物園主席拿督扎哈林在出席7大動植物奇觀系列郵票及歡慶熊貓生日活動後說,動物園無意延長熊貓寶寶逗留期,這也意味著我國可能會在明年8月間將「暖暖」送回中國。

當時出席者包括雪州王儲東姑阿米爾,他在活動後也與子民分享參觀熊貓館的圖文。

據報導,他當時說,「如果要延長期限,也會面對空間不足及成本問題,所以暫不鼓勵延長。」

而據國家動物園大熊貓保育中心主任莫納因醫生說,熊貓館每月門票收入介於30萬至40萬令吉,在扣除每月高達20萬令吉的營運成本,包括1萬令吉的飼料費用、6萬令吉的電費、10萬令吉的員工成本,還有保安、維修費等成本後,門票收入已難以負荷租金和保險費。

大馬是在2014年接收兩隻熊貓「興興」與「靚靚」,以紀念馬中建交40年,這也是中國自遠古以來所作的「熊貓外交」手法,在去年這對熊貓的結晶品「暖暖」出世,在隔外檢疫3個月後才正式在11月17日開放給公眾參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