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媽出門,孩子吵著要跟,怎麼辦?

@ 2016-08-26

Q 我家女兒四歲、兒子兩歲。姐姐個性文靜體貼,弟弟愛撒嬌又無理。 平常外出和朋友見面,我帶姐姐出門,弟弟就哭鬧著要跟,於是,當我帶姐姐出門時,總要騙小兒子進房後快速出門,或不得已,只好帶兒子一起出去,但每次都很辛苦,都要這樣折騰半小時以上。 想請教您,有沒有比較好的處理方式?

A 「明快果決」的處理方式 任何人發現自己被欺騙,都會感到生氣,對小孩來說,不也是一樣?更何況年紀小的孩子,還可能因缺少安全感而有分離焦慮。 以您的問題來看,我覺得第一點要做到的是「明快果決」。 一旦您決定出門,留兒子在家,那麼即使他哭鬧,您也要硬著心離開,不要拖拖拉拉。 幾次之後,孩子就會明白哭鬧並不會讓您改變心意。下回,他對這無效的手段,興致就會降低。 通常詢問其他幫忙看顧的大人,就會發現不少小孩都是這樣。在媽媽面前愛哭鬧,媽媽離開沒多久就好了。 找出問題與解決的方法 其實年齡、性別都可能造成孩子在成熟度上的表現不同,不該因哪個較好帶就帶哪個。 您要仔細觀察孩子無理撒嬌的問題在哪裡,並找出方法(比方帶兒子出門玩,只要他無理取鬧,就馬上帶他回家)。讓他知道,「媽媽不是不帶你出門,但當你在外面表現不好,我們就必須要回來。」 只要能讓孩子體會這種感受,下次再帶他出去,他就會知道要乖乖地守禮貌。 孩子需要父母等量的時間與愛 第二點是「公平」。您覺得姐姐文靜體貼,而弟弟比較麻煩,就只帶姐姐出去,這樣是不公平的。因為以兩歲的年紀無法了解這背後的原因,而不公平與不信任,又可能造成孩子行為上的激化,以吸引您的注意。我覺得孩子不論年紀大小落差,需要的都是父母等量的時間與愛,因此最好要帶就辛苦點,同時帶。 如果實在沒辦法,今天帶姐姐出門,下回就要換帶弟弟去,並儘量找出孩子能理解的方式,去將「好表現」和「能跟媽媽一起出去」做聯結。 教養TIPS 1.覺得姐姐文靜體貼,而弟弟比較麻煩,就只帶姐姐出去,這樣是不公平的。因為以兩歲的年紀,無法了解這背後的原因,而不公平與不信任,又可能造成孩子行為上的激化,以吸引您的注意。 2.孩子不論年紀大小落差,需要的都是父母等量的時間與愛,因此最好要帶就辛苦點,同時帶。

您可以這樣做

◆ 一旦您決定出門,留兒子在家,那麼即使他哭鬧,您也要硬著心離開,不要拖拖拉拉。 ◆ 您要仔細觀察孩子無理撒嬌的問題在哪裡,並找出方法,比方帶兒子出門玩,只要他無理取鬧,就馬上帶他回家。 ◆ 如果實在沒辦法,今天帶姐姐出門,下回就要換帶弟弟去,以示公平。

本文節選自《懂孩子比愛孩子更重要梁旅珠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