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來每天往返蘇滬照顧8旬養母
2014-11-03/來源:每日新報
有沒有人每天坐火車上下班?答案是肯定的。為了照顧把腿摔骨折的8旬老母,3年來,在上海工作的周先生每天都要坐火車往返於上海和蘇州之間,行程14萬多 公里,可以圍繞赤道3圈半,僅火車票就有上千張,花費4萬多元。其實,他們並非親生母子,馬麗華不能生育,周先生是她1965年收養的患病棄嬰。
因為種種原因,周先生隱去了自己的真實姓名,「當年堅持收養一個病孩子,後來又堅持給我治病……我媽為我做得太多,我現在能回報的只是一個孩子應該做的。」
每天往返上海蘇州照顧母親
馬麗華老人家住蘇州市姑蘇區金閶街道金夏社區三元二村。3年前,80歲的她不小心摔了一跤,把腿摔骨折了。老伴兒去世後,她習慣了一個人住在蘇州。為了照 顧母親,雖然請了保姆,但是從2012年1月開始,周先生還是每天乘火車往返於蘇滬之間。每天早晨5點,他就起床幫母親做好早飯和午飯,準備好一個保鮮 盒,裡面放著洗乾淨、削好皮的各種水果,洗完母親換下的衣服,叮囑母親按時服藥、注意休息。然後,他開車去蘇州火車站,乘火車到上海上班,下午4點半下班 後坐地鐵到上海火車站,乘火車回到蘇州,陪母親吃晚飯、聊天、散步,等母親入睡後自己再睡。每天中午,他都會打電話回家,問問母親有沒有什麼事情。
如果有特殊情況,他會打電話告訴母親晚點兒回來。他走之前,如果母親還沒起床,他就會留下紙條,上面寫著:電飯煲10點鐘按開,藥要記得吃,微波爐里有 菜,中火轉3分鐘就可食用,昨天不舒服,今天要注意臥床休息……3年來他的行程加起來足有14萬多公里,可以圍繞赤道3圈半,而火車票也已經積攢了上千 張,花費4萬多元。
養母支持兒子尋找親生父母
母親沒有摔傷的時候,周先生每個星期也都要回蘇州看望兩三次。母親有心臟病,他準備了輪椅、家庭病床、應急鈴、氧氣機等一系列老年用品。他還為母親準備了 一份特殊的通訊錄,除了他和家人的電話,還有鄰居的、社區的、衛生所的、樓下飯店的,甚至還有菜市場裡老人喜歡的點心店的、盒飯店的、小吃店的……
實際上,老人並不是他的親生母親。他上學的時候,他們曾經搬過三次家,就是母親擔心他從周圍人的口中知道自己的身世,影響學習。他30歲時,母親主動把一切告訴了他,還支持他去找親生父母。幾經周折,他找到了親生父母,目前雙方保持著禮節性的來往。
因為無法生育收養患病棄嬰
周先生對養母這麼孝順,是因為老人為他付出了太多。1932年,馬麗華出生於一個相當富裕的家庭,曾就讀於蘇州慧靈女中,家中世代都是從事房屋建造工程 的。不幸的是,她患有先天性心肌炎,這種病無法承受懷孕的辛苦,也就是說,她做不了母親。即便如此,她還是在20歲的時候嫁入了書香門第的周家,成了二少 奶奶。
1965年6月16日,居住地的戶籍民警找到了在蘇州自行車廠做會計的她,說剛剛從觀前街醋坊橋旁邊的公共廁所里救起一個棄嬰,問她想不想領養。她馬上就 跟著戶籍民警來到了派出所,襁褓里寫著男嬰的出生日期,1965年3月14日。孩子的眼睛半睜半閉,雖然已經快百天了,但是只有剛出生的嬰兒那麼大,手腳 細小,嘴唇、指甲發紫,呼吸也不是很順暢,明顯是有某種疾病。她腦子裡只有一個念頭,一定要把孩子抱回去治好病。
為了給孩子治病熬中藥18年
孩子被醫院確診患有嚴重的類風濕性心臟病,治療一段時間後稍有好轉,不過無法根治。兒童醫院的專家告訴馬麗華,中醫治療的過程漫長,其間病情還會有反覆。 但是她始終堅持一定要把孩子的病治好。中藥太苦,為了買到解苦的甘草,她每次都得跑很多家藥店,買到後磨成粉和在中藥里給孩子喝。這中藥一熬就是18年。 正如醫生所言,孩子的病時常反覆,一發病就高燒不退,接著是咳嗽、氣喘。她始終細心地照顧著。
14歲那年,孩子的盲腸發炎必須手術切除,但是類風濕性心臟病給手術帶來了極大的風險,很可能下不了手術台。她依舊沒有放棄。手術當天,外科、心臟科、呼吸科的醫生都在手術台旁邊待命,隨時準備搶救。5個多小時的手術成功了,她高興得眼淚都笑出來了。
為了給孩子治病,她不僅花光了所有積蓄,甚至為了湊手術費,還賣掉了一件毛呢大衣,賣了15塊錢。付出終於收到了回報,14歲以後,孩子發病的次數越來越 少,到高中以後基本就不再發病了,還考上了蘇州大學財經專業。現在,他在上海黃浦區人民廣場附近一家外資企業做財務總監,女兒在英國留學。
新報:請了保姆,為什麼還要親自照顧母親呢?
周先生:我不能讓我媽成為空巢老人。
新報:你是網友心中的大孝子。
周先生:這都是當兒女應該做的。其實街坊鄰居也這麼說,更羨慕我媽有福氣,不過都不知道我媽不是我的親生母親。
新報:所以更值得敬佩。
周先生:我不敢不孝,是我媽給了我第二次生命。如果說敬佩,我媽才是最值得敬佩的人。因為花錢太多,媽媽太累,我曾經好幾次說別給我治病了,我媽總是笑著摸著我的頭說,「這是大人的事兒,你的身體好才是最重要的。」
新報:找到親生父母之後,對養母的感情有變化嗎?
周先生:如果說有變化,只能是變得感情更深了。因為我的一切都是我媽給的,我一輩子都報答不完。
新報:母親身體恢復得怎麼樣?
周先生:很好,算是奇蹟了。我覺得這和我媽平和的心態有關係,還有就是上天也想給我多多孝順她老人家的機會,我得好好珍惜和我媽在一起的每一天。
新報:是啊,你為老人準備水果都這麼細心。
周先生:跟我媽學的。我小時候,我媽就這樣把我喜歡吃的東西放在罐子裡。
本版撰文整理/菽陽
新報連線周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