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推背圖》如何破解千古明朝謎案——紅崖天書,建文帝去向?

@ 2016-08-26

以《推背圖》中的「預言」為依據權作考證,似乎就能破解文史大懸案?!傳說唐貞觀李淳風和袁天罡撰該書,凡六十圖像,以卦分系之。每像下有讖語、頌曰詩四句。最後一象的頌曰:「萬萬千千說不盡,不如推背去歸休。」故名。建文帝的下落之謎,號稱明史第一謎案,也是傳說中的中國歷史四大謎案之一,600多年來一直存在爭議,因為缺少重要當事人的實據佐證,至今眾說紛紜,無法定論。

撥開歷史的迷霧,直窺歷史的真相,這就是千古奇書《推背圖》的作用。《推背圖》是大唐司天監李淳風所著,唐太宗李世民所深為嘆服的一本奇書。你可以不信創世紀、但以理書、啟示錄,但不能不信《推背圖》,當然今天所流行的金聖嘆本《推背圖》是不是跟李淳風的原本風貌一樣,誰也不知道,我所能知道的是金本《推背圖》從第一象到今天的第43象全部按順序應驗了, 既然如此,就請我們相信《推背圖》各象所說的圖卦讖頌吧,就把每一象的圖卦讖頌當成事實來讀吧。

第二十八象 辛卯坎下震上解

讖日:草頭火腳 宮闕灰飛

家中有烏 郊外有尼

頌日:羽滿高飛日 爭妍有李花

真龍游四海 方外是吾家

解讀第二十八象:靖難之役和建文帝去向的預言。圖中明顯是「宮闕灰飛」之象。指燕王攻入南京,南京皇宮內燃起了沖天大火,最後化為灰燼。

第一句:「草頭火腳」是個「燕」字;燕王玫入南京;「宮闕灰飛」如上述解析。

第二句:「家中有鳥,郊外有尼」是解開建文帝下落之謎的關鍵所在!特別要強調的是「尼」字,是指「尼姑」。這句話表面意思是說,家中進來了一隻燕子,郊外出現了一個尼姑!意即燕王攻下南京,進入了皇宮;而在此之前,建文帝早已剃鬚改容,化妝成了一位尼姑逃出了南京城,來到了郊外。現在流行的各種野史傳說都說朱允炊化裝成和尚,這是錯誤的,是誤導,應該是化妝成尼姑,以女性身份生活在寺廟之中。正因為這一點,才給朱棣的明查暗訪帶來了極大的困惑,也讓後世在認祖歸宗問題上鬧出了很多笑話。「讓鑾」這個名字大過明顯刺眼,不合保密原則。上海工程師林國恩考證出「紅崖天書」其實是建文帝頒下的一道討伐燕王朱棣的檄詔,是有可能的,但也必須保密,不可能率意而為,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第三句:「羽滿高飛日」喻燕王羽翼豐滿後,高飛要上帝位;「爭妍有李花」指李景隆帶重兵抗擊燕王,與朱棣中原「爭妍」,兩次大敗,而後在朱棣殺到南京城時,又「爭妍」獻媚,不抵抗就獻城投降。

第四句:「真龍游四海,方外是吾家」喻建文帝落髮出家,雲遊四海;「方外」:世俗之外,舊指神仙居住的地方,亦指出家修行之所。

李淳風老先生一句「效外有尼」,把這樁六百年前的謎案就大白於天下——隱姓埋名,27歲的建文帝喬裝成尼姑逃出都城,遠走高飛,最終做了一位談空說偈的僧人。只可惜《推背圖》中沒有道破建文帝在什麼地方做了尼姑。那麼,建文帝到哪裡去了呢?有專家推測,根據天書的記載來看,他很可能逃到了貴州地區。根據這一線索,相關專家對天書摹本進行了再一次的詳細考證,他們又找到了許多令人興奮的證據與推論,並進一步確定紅崖天書是建文帝所撰寫的說法。

學者林國恩認為:建文帝為了躲避燕王的夾擊,很可能使用了「金蟬脫殼計」。以此來蒙蔽燕王的視線,等待時機,尋找東山再起的機會。燕王則將計就計,傳言建文帝被火燒死,進一步為自己登基進行鋪墊。而建文帝在出逃的時候,雖然帶了許多親信,可是在逃亡的過程中,親信們紛紛失散。由於安順是當時進出雲貴的唯一一條交通樞紐,所以,建文帝在此留下天書,用以告知眾人自己的行蹤所在。 躲避了數月之後,建文帝雖然很想重新奪回自己的皇權,但苦於勢單力孤,難以應付燕王的諸多爪牙,於是,便想出了這樣一個口誅燕王的檄文。他讓隨從以金文的變體加上篆體、草書、隸書、象形文字以及圖畫的義形綜合成一種「雜體」,然後把詔書以「雜體」寫於紅崖之上,來完成自己的聲討目的。

當「紅崖天書」上的圖文被破譯為明初建文帝所寫的詔書的消息一經傳出,立刻引來了海內外學界的廣泛關注。很多學者都對這一推論表示贊同。當然,也有部分專家提出質疑,他們認為這僅僅是一個巧合,不能作為有力的證據。

純分享世界歷史文化,每日不定時更新,以取得更多歷史文化與大家分享,請不要吝嗇你的讚(臉書主頁:全球華人歷史文化聯盟),大家的鼓勵就是社區仝人的動力!謝謝支持,感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