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譽是《天龍八部》的男主角之一,他英俊善良,雖然經歷種種坎坷,但最終不僅練就無上神功,更攜眾美人回歸大理承繼王位,實在是羨煞世人。然而小說畢竟是小說,真實的段譽確實是大理國皇帝,不過不會六脈神劍,沒追神仙姐姐,也不是刀白鳳與段延慶私通所生。
段譽的人物原型本名段正嚴(1083~1176),又名段和譽,是大理國第十六位皇帝,也是「後理」時期的第二位皇帝。他的父親是文安帝段正淳。段正嚴是後理時期比較有作為的一位皇帝,他在位長達39年,是大理國皇帝中在位時間最長的一位。晚年因諸子內爭外叛,禪位為僧,高壽94歲而終,廟號憲宗,諡號宣仁皇帝。
段正嚴勤政愛民,仁慈治國,深受大理人民擁護。《滇考》記載 「勤於政事」、「愛民用賢、思攬政權」,因此「故遠方慕之,悉來貢獻」。他頗有政治智慧,採取了緩和的外交政策,與周邊的國家保持了十分友好的往來關係。尤其是和宋朝,在他的統治期間,大理國多次向宋朝進貢,獻禮獻樂,博得了宋朝統治者的歡心,也因此而得到許多賞賜作為回報。宋徽宗為了表彰段和譽,冊封他為金紫光祿大夫、上柱國、雲南節度使、大理王。
段正嚴是一位十分寬宏大量的帝王。高智昌曾在大庭廣眾之下公開羞辱他,但在高智昌死後,段正嚴不計前嫌辦佛事為其超度亡靈。高智昌手下的兩名軍官因為懷恨段和譽而趁機刺殺他,但是沒有成功,反而被段正嚴擒獲。段正嚴並沒有雷霆大怒,反而認為他們的舉動是忠於主人的義舉,釋放了他們。這兩名刺客後來自殺,段正嚴又下旨為他們修建「義士冢」。(「嘉二人之義,赦之,為立義士冢」)。
儘管段正嚴力圖進取,但他無力改變權臣高氏專權的事實。《滇雲歷年傳》云:「正嚴即勵精圖治且四十年之久,究亦不能挽回萬一,蓋勢之所趨如水之就下,回狂障決不可得矣。」他在位期間可謂多災多難:北宋政和元年,大理地震,「損十六寺」,壞民居無數;後東方三十七部反,相國高泰明用兵平定;北宋宣和元年,慕寧、遠、矣、破、馬等部落反叛;後三十七部蠻再次反叛,攻陷鄯闡,高明清被殺;靖康元年(1126年),都城羊苴咩(大理)發生大火,燒毀三千九百家。
由於高氏專權引起政局動盪,諸部不時反叛,加之天災頻繁而降,段正嚴心力交瘁。1147年,段正嚴退位出家,禪位為僧,歸隱佛寺。諸子之爭由高氏諸勢力控制,伴隨著高氏集團的內部傾軋而骨肉相殘,最後,高量成支持的段正興取得勝利,繼承王位。段正嚴出家後法號廣弘法師,在佛門清修之地彈琴書畫,最終以94歲高齡去世,著有《玉荷詩箋》四卷,《琴譜》一卷,遺曲三首。
純分享世界歷史文化,每日不定時更新,以取得更多歷史文化與大家分享,請不要吝嗇你的讚(臉書主頁:全球華人歷史文化聯盟),大家的鼓勵就是社區仝人的動力!謝謝支持,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