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造師生雙贏,掌握班級經營黃金期

@ 2016-08-26

聽說上帝無法親自照顧每一個孩子,所以有了母親,母親的愛溫暖了孩子的心。之於有老師,是因為老師是孩子成長的安全網,他確保了孩子學習學問和做人處事的 機會、也滿足孩子想得到大人肯定的渴望,更客觀平衡了父母的家庭教育。

圖片來源:黃建賓攝(圖為情境設計,與真人無涉)

日本心理學家樋口和彥先生對於「神聖的愚者」形象有三點說明。

第一是單純,能內化複雜的事物。第二,若只是單純的愚拙,也只能稱為愚蠢,因此還必須具備「神聖」的成分。最後,神聖的愚拙中還有被賦予的使命。

友緣進了天母國小和板橋國小,和老師們組成支援團體,共同研究如何在班級上實施SST(社會技能學習)。一個學期下來,自己學習很多。老師除了課堂 進度的壓力,還要管理班級的生活教育、配合學年進修、班級競賽,及與家長溝通等諸多事項,這些老師在百忙中,還願意撥出課堂時間,推廣SST課程,我在這 些老師身上看到神聖愚者的身影。

有一位老師分享了他的老師朋友的事。有一位學生常常沒抄聯絡本,當然,不可能寫功課,學習更是有障礙,老師頭痛之餘,找孩子聊天,發現他一個人借住 在台北親戚家,父母忙於生計,無心關照,老師瞭解他的處境,常常關心、鼓勵他,有一天孩子完整的抄好聯絡本,老師給他一個星星,外加乘1000倍,因此他 成為當週班級最多星星者,可以代表全班得到一張獎狀。

孩子的爸爸不敢相信,從南部打電話問老師是真的嗎?並一直感謝老師,之後,爸爸常常打電話關心孩子,孩子也有好變化。老師被自己無心插柳柳成蔭的好結果嚇了一跳,自己的手中握有如此的權力,要如何善用考驗老師的智慧。

老師們在班級上推行絨絨行動,每個孩子都要起身接受同學一句肯定的話,孩子臉上的笑容,也感染著老師愉快的心。有一位老師被孩子的行為感動了!即使是常發脾氣、找同學麻煩的孩子,其他孩子也都不計前仇地鼓勵他,在這個競爭功利的世界,孩子的真、善、美令人尊敬。

也有一位老師憂心地說:「我們班一個女孩,功課很好,不是98就是97分,但是常常苦著一張臉,說自己很笨,因為祖母都這樣說,我看了很心疼,分數怎麼給大人和孩子這麼大的壓力?我想幫助這女孩子,可以做什麼?如果找他媽媽談一談,怎麼談比較好?」

還有一位老師義憤填膺說,孩子們互相約定好做某一件事情,事後失信,被失信的一方向家長告狀,想不到家長卻說:「我兒子本來就可以這樣啊!」老師認為家長過保護,誤導了孩子的學習,守信用是很重要的啊!自己可以如何指導這孩子學習呢?

SST是一個方法論,更是一種正向態度。我們針對老師提的問題討論,整理了對問題的正向認知,也找到了可以行動的方向,在挫折的心,再次看到希望的陽光,也找回熱誠與力量。

小時候,聽說上帝無法親自照顧每一個孩子,所以有了母親,母親的愛溫暖了孩子的心,現在我更瞭解,之於有老師,是因為老師是孩子成長的安全網,他確保了孩子學習學問和做人處事的機會、也滿足孩子想得到大人肯定的渴望,更客觀平衡了父母的家庭教育。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