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媽媽認為孩子愛咬手指是天生的,沒有什麼特別。
可是有位李女士,她發現這幾天兒子老喜歡咬手指,李女士便走過去查看。一看,這可不得了,兒子手指長了很多一小顆一小顆的疙瘩,而且很多還被兒子咬破了。
李女士趕緊帶兒子去了醫院。醫生說,孩子手上長東西叫瘊子。瘊子剛開始會像栗粒般大小,慢慢會長到比黃豆還大。顏色大多是灰白色或者黃色,經常長在面部、頸部手背、手指、足部、前胸等位置。
瘊子一定要及時治療,如果像李女士兒子這樣咬破,不及時接受治療,就有可能導致病毒侵入皮膚,引發傳染。瘊子的傳染性極強,如果小孩身體免疫力較低,一受此病毒的感染就可能導致皮膚大面積傳染,情況嚴重的話還有致癌的風險。
那麼長了瘊子,我們應該如何治療呢?大體上可分為以下三類方法:
1.全身治療。中藥水煎內服,常用的中藥如清熱解毒的板藍根、大青葉、馬齒莧、敗醬草,理氣活血的川芎、赤芍、桃仁、紅花、當歸、牛膝,軟堅散結的龍骨、牡蠣、穿山甲等。
2.局部藥物治療。使用下藥物,塗在瘊子處,使瘊子環死、脫落。但可能會出現紅腫、皸裂、疼痛、過敏反應、色素沉著等副作用。
3、物理療法。包括冷凍、電灼、雷射等方法。皮膚專科主任說,冷凍手術副作用大,又易留疤,在手術的過程中可能會有疼痛感。
▼醫生建議,單體可採用物理療法,多發應採取綜合療法為宜,即內服中藥配合外洗中藥或細胞毒性藥物外塗以促使瘊子脫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