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憾,那些年終究沒有完成的港片。。。
1. 1998 年,「菩提老祖」劉鎮偉宣布開拍《一代宗師》,周星馳飾演李小龍,甄子丹飾演葉問,動作導演是元奎。
甄子丹已經拿到了定金,閱讀資料練習詠春忙的不亦樂 乎,然而最後這部電影卻不了了之。
原因有兩個版本,劉鎮偉說自己那一刻忽然厭倦了工作,要退出影壇去加拿大陪伴妻兒享受天倫之樂。
媒體揭露電影的版權歸劉 鎮偉的好友王家衛所有,劉鎮偉單方面公布的演員陣容和拍攝計劃,
沒有得到王家衛的認可,兩人由此產生分歧,互不妥協唯有擱置。遺憾的是,錯過葉問這個角色 十年以後,
甄子丹還是在黃百鳴投資的電影里圓了這個夢想,而十八年過去了,
周星馳還是因為各種原因沒能出演自己心中的唯一偶像李小龍。
2. 從上個世紀八十年代開始,成龍就計劃拍攝《滅火群雄》,講訴消防隊員的英勇故事。
當時宣傳上說的導演是徐小明,過了幾年換成唐季禮,中間還有一段說是成龍 自導自演,
到了2013年,又轉手到內地導演丁晟身上。三十年過去了,成龍對此念念不忘,卻依然是只聞樓梯響。
外界揣測是因為消防救火題材拍攝困難大,與 成龍諧趣動作風格難搭,怕是落個費力不討好。
不知道在成龍退出影壇之前,我們還能否看到這部電影的出現?
3. 上世紀九十年代,向華強的永盛公司鼎盛之時,坐擁李連杰、周星馳和劉德華三位天王級的巨星。
為打開日本市場,曾多次與日本片商洽談集合三位大咖合作拍攝三 國題材的古裝巨製《赤壁》,導演邀請徐克。
角色配置方面,李連杰飾演常勝將軍趙雲,周星馳飾演奇謀妙算的軍師諸葛亮,劉德華飾演風流倜儻的都督周瑜。
想想 這陣容都讓人萬分期待,但結局卻是泥牛入海杳無音信。
有人說當時周星馳已決意離開永盛另立門戶,也有說投資太大回收有風險,
還有的說劇本難搞三人戲份分配就是問題。總之這部《赤壁》胎死腹中,
我們再見,《 赤壁 》已是十餘年後吳宇森導演的版本,事是人非徒留懷念了。
4. 在上世紀六十年代,胡金銓為邵氏公司完成名作《 大醉俠 》之後,還曾有一部《 特務113 》開拍,
該片是描寫川島芳子故事的電影,由剛剛出道的金霏(後成為邵 氏導演孫仲之妻)飾演女一號川島芳子,
嚴俊是男主角,但開拍數日之後,導演胡金銓卻突然離開,導致影片。
究其原因,據說是因為當時胡金銓與老闆邵逸夫在劇 本問題上產生分歧,便生氣離開。
再說這個劇本,並非是拍攝之中的《 特務113 》,而是胡金銓離開邵氏轉投台灣聯邦後的那部《 龍門客棧 》。
5. 到了1988年,王家衛自編自導的《 旺角卡門 》,票房口碑皆佳,如此一來,
1990年的《 阿飛正傳 》便得到鄧光榮的大力支持,聲勢浩大,條件絕佳:大牌明 星組合、
聖誕重要檔期、兩大院線同映......豈料《 阿飛正傳 》票房慘敗,大賠特賠,令到原先計劃的續集開拍無望,
片尾梁朝偉角色的出現,成為影史上一 個最大的謎 。
6. 1997年,一組以梁朝偉與中國革命博物館構成的海報面世,預示著王家衛籌劃許久的新作《 北京之夏 》終於開拍,
梁朝偉、張曼玉、金城武、王菲.....如 此陣容確實讓影迷期待,可是劇組先紮根北京後移師澳門,拍了沒多少日子,
計劃便終止,而在經歷劇本審查及修改片名的風波之後,王家衛最終選擇了放棄 。
7. 1997 年,周星馳試圖打進好萊塢,搞出一部《 特務之王七七七 》四處找導演幫忙。
首先找到的是唐季禮,唐季禮讀過劇本之後,坦言其中的笑料太本土化,外國觀眾未必 買帳。
隨後周星馳又邀徐克,而徐克當時正因西片《 反擊王 》遭慘敗而自身難保,
他已沒有心思為周星馳打開通往最終不了了之好萊塢的星光大道。此計劃最終不了 了之。
8. 2001 年5月,嘉禾籌備三年,耗資五千萬的新片《108+》本應在內地開拍,
但卻因內地拍攝批文未被批准,拍攝計劃最終被無限期擱置,導演陳木勝,
主演郭富城、 陳慧琳、李燦森、吳彥祖、陳冠希...一干人等錯失良機。
而批文未被批准,皆因劇本中出現破壞執法人員形象及鼓吹暴力迷信的情節。
9. 2004年,徐克有意要將林青霞傳奇一生搬上螢幕,籌拍《林青霞傳》,林青霞也心動,
允諾寫自傳並提供一手資料,還鎖定張柏芝作為女主角,但之後徐克又講林青霞壓力大,
拒絕了拿自己的故事進行改編,因此拍攝終告擱淺。
10. 一部籌備十餘年卻仍處於擱置的「黑幫史詩」,如今看來,高額投資與超強陣容都已不成問題,
內地電影審查成了最後的關卡。多年來,劇本敏感內容、電影公司 「染黑」等種種消息,引得眾多關注,
所有影迷都在為這部豪華大戲翹首期盼,但它仍舊是一個大大的未知數。
最終如何,只能看是老杜出奇招,還是等著審查尺度 放寬了。
11. 2005年,年輕導演馮德倫計劃為寰亞電影公司重拍1967年龍剛版的《英雄本色》,
先是傳周杰倫與陳冠希搭檔,後又與劉德華拉上關係,雖然馮德倫的計劃在眾多的改編傳聞中是最靠譜的一個,
幾次被提上日程,但至今仍是雷聲大雨點少。
12. 周星馳自編自導自演的《 功夫 》,在各地上映後,票房口碑賺盡,投資方哥倫比亞公司隨即要求開拍續集,
而周星馳本來也已準備就緒,劇本都寫好了,演員也定好了,甚至還曾想找張曼玉合作,蓄勢待發,
隨時開拍,但最後因為一部《 長江七號 》,《 功夫 》續集被無限期擱置拍攝 。
13. 《 書劍恩仇錄 》是金庸的第一部武俠作品,一直都是影視改編的熱門,當年李翰祥與金庸都曾在「長城」效力,
這與八十年代李翰祥曾有意將它改編成電影,說起來 還算有點淵源,可惜待到楚原導演的《書劍恩仇錄》、
許鞍華回內地拍攝的《 書劍恩仇錄 》都上映後,李翰祥仍未能如願。
到了2001年,徐克也敲定要拍《 書劍恩仇錄 》,但結果挺慘,不但在原定日期未能開機,而且搭好的布景遭到拆除,
製片人員也紛紛解散,此果皆因當時正在上映的屬同一公司的《 蜀山傳 》票房失利, 製片公司隨即將新的拍攝計劃停止。
)
14. 上世紀七十年代,胡金銓就開始計劃將兩個美國小鎮「 I Go 」「 Oh No 」得名的故事拍成電影,
這就是《 華工血淚史 》,數年的準備,不斷尋找投資者,胡金銓從來沒有放棄心愿,直到1997年,
終於資金籌備到位,並與吳宇 森、周潤發籤訂好了合約,很快便可開拍,而此時胡金銓在台灣查出心臟問題,
投資人希望他先醫好病,可惜的是胡金銓在手術中不幸逝世。
胡金銓去世後,作為影 片監製的吳宇森接棒,宣布親自導演《 華工血淚史 》,但不久便傳出因劇本問題暫緩拍攝,
而如今,為《 赤壁 》奔忙的吳宇森,卻不再提到《 華工血淚史 》了。
15. 風月大導演李翰祥因不滿1975年版《肉蒲團》的「掛羊頭賣狗肉」,他決定開拍一部尊重原著的電影版本,
並且是香港邵氏與日本東映兩大電影公司合作。籌劃 期間,李翰祥甚至已經物色好了十位日本肉彈在影片中現身,
可惜後來由於賣埠出現問題(新加坡、馬來西亞拒絕買片)才忍痛作罷。
16. 《 西遊記 》被徐克定為個人的終極作品,但到現在為止,仍然處於籌備階段,拍攝遙遙無期。
其實早在八十年代初,香港導演羅馬早已有了《 西遊記 》的拍攝計劃, 當時他受了李翰祥的影響,
來內地尋求合作機會,按他的想法,當時的《 西遊記 》分上下兩集,沿著「絲綢之路」實景拍攝,
特技上還要採用《 星球大戰 》和《 超 人 》的拍法,此事羅馬曾多次與天津電影廠商談,還曾定在1984年底開機,
但最終未能成事。轉過來看徐克的,如今要拍的《 西遊記 》,工程更大,技術難度更 高,想法和技術是否都以成熟?
徐克講這部電影他是一定會拍的,那就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