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它是比手足口還可怕的傳染病

@ 2016-08-25

小邦兒子昨天上完早教回來,跟小邦說發現有幾個好朋友都沒有來,而且已經好幾次了。問了問老師,原來是皰疹性咽峽炎又來了!竟然還有家長讓孩子「回家避難」了...

那麼這個皰症性咽峽炎到底是個什麼樣的疾病呢?

皰疹性咽峽炎屬於上呼吸道感染疾病。感染性較強,傳播快,呈散發或流行,夏秋季為高發季節,多發於5歲以下兒童,潛伏期一般為2—7天,病程一般為4~7日,重者可長至2周。

疾病特徵

皰疹性咽峽炎最顯著的特徵就是咽峽部長滿皰疹,伴有反覆發熱、咽痛、孩子拒食、流口水。如果是小寶寶,就會因為不會說話,日夜哭鬧,沒法睡覺。

傳播途徑

皰疹性咽峽炎主要通過呼吸道和腸道傳播,也可間接經污染的手、食品、衣服、用具等傳播。

所以便便也是一個傳播途徑,所以一定要勤洗手!注意個人衛生!

另外就是水皰破潰流出的液體也是一個傳播途徑,它也會通過飛沫傳染。所以有人發出「再也不要親寶寶啦」這麼駭然聽聞的標題,但是不用過度擔心,這個傳播的比例很低。

和手足口有什麼區別?

很多寶媽都說這個病和手足口好像呀!對,就是很像。因為它們都是由一類腸道病毒引起的,但不是一種。

它倆最初的症狀都是發熱(大多數是高熱),精神萎靡,大部分病症看起來像是感冒。所以寶寶突然高熱的時候,家長一定要去觀察寶寶的口腔,看看有什麼異常。

之後寶寶的口腔里(咽喉、舌苔、口腔黏膜)會出現皰疹,這些皰疹會讓寶寶特別難受,吃不好,睡不好。

手足口病的寶寶除了口腔,還會在手心,腳心,臀部長出皰疹。出的疹子一般如小米粒或綠豆大小,周圍有發紅的灰白色小皰疹或紅色丘疹,不痛、不癢、不結痂。

值得注意的併發症

如果皰疹性咽峽炎有可能是合併細菌感染,是有極小的幾率合併腦炎,腮腺炎,心肌炎,甚至出現重症危及生命的。

手足口病的少數患兒則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腫、無菌性腦膜腦炎等併發症,個別重症患兒如果病情發展快,會導致死亡。

所以早期發現重症並及時送醫非常重要,如果你的孩子在3歲以下,家長要特別注意,在剛發病的幾天裡,如果有以下症狀:持續不退的高熱、精神萎靡或者煩躁、睡眠過程中一驚一跳、嘔吐等,請不要猶豫,立即帶孩子去急診。

皰疹性咽峽炎的治療和護理

現在相信大部分人都能接受感冒是一種自限性疾病了。也就是不需特殊治療,只需對症治療或不治療,靠自身免疫就可痊癒的疾病。

那現在再告訴你:雖然皰疹性咽峽炎和手足口病看起來比感冒要嚴重很多,這依然是無特效藥的疾病,也不用吃抗生素、中成藥、所謂的抗病毒藥,因為都沒有用;若是體溫太高,你可以給孩子吃退熱藥物,多加護理;大約需要7-10天的時間,孩子就會自愈。

對於發出的水泡、皰疹,不要挑破,也無需特殊處理。如果皰疹破了,不要亂擠、亂抹,及時清理皰疹液,保持局部乾燥,避免患處感染。皮膚瘙癢可以外用爐甘石洗劑。

在護理時,注意口腔衛生,保持口腔清潔,給孩子多喝水,既有降溫、陣痛效果,又有利於沖刷口腔創面,利於恢復;如果難受的厲害可以用淡鹽水漱口可減輕不適。

吃有營養而且容易消化的流質或半流質食物,如母乳/奶粉、粥;飲食應少量多次,本身不能太燙、也不能過酸、過咸,更不能吃辛辣、甜膩或油炸的刺激性食品。鼓勵孩子多喝水,還可以選擇冰牛奶。

皰疹性咽峽炎的三個階段

皰疹性咽峽炎會經歷水皰期、高燒期和潰瘍期。對寶寶來說,潰瘍期是最難受的時候。因為寶寶這時候不發燒了,但是也吃不下東西(想吃不能吃orz)。流口水是潰瘍期的明顯症狀,但這通常意味著寶寶的病要好啦。

但是如果孩子出現精神差、高熱不退、出冷汗、面色不好、肢體抖動、頻繁嘔吐、四肢發涼等症狀,這就表示病情較重,應及時去醫院就診。

皰疹性咽峽炎的日常預防

皰疹性咽頰炎在預防上有一定難度,但我們依然可以做一些事情:大人和孩子平時都要勤洗手、勤洗手、勤洗手!重要的事情說三遍!還有就是吃熟食、喝乾凈水,同時家裡要勤通風、晾曬被褥、消毒玩具,儘量避免去公共場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