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小時內必須送到這存放….揭秘英國最大【大腦銀行】!看完真的會吃不下某些食物啊

@ 2016-08-24

倫敦帝國學院的大腦銀行是英國最大的大腦銀行,目前共有1650個大腦樣本,以滿足研究人員的需求。被捐贈的大腦一半處於冷凍狀態,另一半經過化學藥劑處理以便永久儲存。

據英國《每日郵報》6月15日報導,英國帕金森病協會與英國多發性硬化症協會共同資助倫敦帝國大學建立了英國最大的大腦銀行,旨在為研究各種大腦疾病的研究人員提供捐贈的大腦。這家銀行目前大約擁有1650個大腦樣本,《每日郵報》獨家揭秘了這裡處理大腦樣本的過程。

這家大腦銀行位於哈默史密斯(Hammersmith),房間裡擺滿了數以百計的白桶,裡面儲存著最近死亡的人捐贈的新鮮大腦。倫敦帝國學院神經病學教授史蒂夫•詹特曼(Steve Gentleman)負責運營這家銀行,他每天都要將大腦樣本切成薄片。他還要制定有關器官生理變化的詳細報告,並在患者醫療記錄中描述導致病狀的原因。

詹特曼表示,在捐贈者活著的時候簽署大腦捐贈協議的好處在於,大腦銀行可以儘早獲得大腦樣本。他說:「除非在48小時內獲得,否則大腦會散架,對我們再無用處。」

在捐贈大腦被送到銀行後,一般會被立即凍結,然後切成塊或薄片拍照。一半被存入巨大的冰櫃中,直到有研究人員請求進行研究;另一半則會經過化學藥劑處理,以便永久儲存。

冷凍部分被切成塊或薄片拍照,然後存放在冷櫃中,直到有研究人員請求進行研究。

倫敦帝國學院神經病學教授史蒂夫•詹特曼負責運營這家銀行,他每天都要將大腦樣本切成薄片。

大腦必須在捐贈人死亡後48小時內送到實驗室,在處理之後儲存在白桶中。

銀行處理大腦樣本的過程,是將自然狀態下的粉紅色凝膠體變成堅硬的黃褐色狀。

這些化學藥劑可令大腦儲存在低溫塑膠桶中,以待需要新鮮大腦組織的研究人員。

4周後,詹特曼將對被處理過的大腦進行切片。如果大腦發生變化,說明存在病變。

在切割大腦過程中,詹特曼還會了解捐贈人的醫療記錄、經歷的症狀變化以及服用藥物等。

詹特曼在檢查大腦時可迅速判斷出捐贈者的大腦問題。

詹特曼說,他可以看到大腦的物理變化,而其他人則研究大腦的生物化學變化和遺傳變化。

詹特曼表示,在大腦組織發送給研究人員之前,他需要證實診斷結論,同時還要描述大腦變化過程。

詹特曼呼籲人們捐贈自己的器官組織以便於研究工作能夠繼續下去。他說:「我們需要健康的大腦,需要進行對比。」

如果能夠研究出大腦的運作方式,肯定對人類有很大的幫助。可是真的有點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