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消息網8月24日報道日媒稱,根據日韓政府就日軍慰安婦問題達成的協議,韓國設立了「和解與治癒基金會」。隨著東北亞安全環境的惡化,日韓合作的必要性提高,協議正切實得到履行。希望兩國關係修復的勢頭不會中斷。
日本《東京新聞》8月23日發表文章稱,8月15日,韓國舉行慶祝擺脫日本殖民統治的「光復節」。韓國總統朴槿惠在演講中明確提出了新的外交方針。朴槿惠在演講中強調說:「東北亞安全狀況的變化,要求我國做出嚴肅應對。日韓關係應當面向未來。」為了應對不穩定的國際環境,她表達了推進日韓關係的決心。雖然沒有直接提及,但她在講話時無疑想到了成立支援前慰安婦的「和解與治癒基金會」以及日本決定儘早提供10億日元(100日元約合6.64元人民幣——本網注)等因素。
文章稱,朴槿惠政府此前曾嘗試通過接近中國來發展南北關係,但朝鮮今年進行了核與飛彈試驗,使韓國不得不轉變方針。由於在美軍部署「薩德」反導系統問題上與中國關係冷卻,朴槿惠政府轉而重視與日美結盟。
韓國外交部前官員認為,儘管民調顯示韓國約四成國民對日韓協議持否定態度,但朴槿惠政府仍然積極履行協議,原因除了包括前慰安婦老齡化的時間因素外,還因為「現在不是在慰安婦問題上停滯不前的時候。朝鮮正在失去控制」。
文章稱,韓國的這種姿態,無疑是面臨中朝威脅的日本所樂於看到的。關於10億日元出資,用途是僅限於醫療和護理,還是事實上的賠款,雖然二者有差別,但應該不會成為大的障礙。日本政府相關人士稱「只要在協議框架內即可」,基金會相關人士也稱「這將考驗向國內說明問題的『外交智慧』」。
不過,日方在提供資金,連基金會運營也委託給韓國政府後,如果認為自己已經撇清了責任,那反倒會留下隱患。如果因為要求撤走駐韓日本大使館前的少女像問題等過度刺激韓國輿論,基金會也可能陷入困境,日韓關係將可能連修復的希望都沒有了。
文章稱,在中韓蜜月時,包括慰安婦在內的歷史認識問題被用來「離間」日韓,但現在它正在成為拉近日韓的要素。考慮到這種變化,日本應靜候韓方的努力。
2016年7月28日,在韓國首爾,民間團體抗議基金會成立,要求政府傾聽「慰安婦」受害者的呼聲。 新華社/紐西斯通訊社
純分享國際動態新聞,每日不定時更新,以取得最新資訊與大家分享,請不要吝嗇你的讚(臉書主頁:全球華人資訊聯盟),大家的鼓勵就是社區仝人的動力!謝謝支持,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