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這樣一群人來說,死去的女子意味著財富。
他們是「配陰婚者」,專門幫人尋找「鬼妻」。從甘肅往東,陝西、山西、山東的一些村落中,如果家有尚未婚娶的男子去世,家人往往希望找到一個死去的女子與之入土相伴,並不惜付出上萬甚至十多萬元的代價。
在這樣的鄉村中,配陰婚成了剛性需求。因為女子屍體緊缺,以至於配陰婚者不惜殺人,以將活人變成屍體出售。
今年4月,甘肅慶陽的無業馬姓男子,採用注射器大劑量注射鎮定劑的方式,連殺兩名智障女子後,將女子屍體賣往陝西榆林市,最終被陝西吳起縣警方抓獲。
女屍就是金錢
2016年4月13日,吳起縣公安局交警大隊馬營中隊的民警,在吳華公路檢查過往車輛時,發現一輛懸掛甘M號牌的商務車駕駛員「神情恍惚、表情異常」。
民警檢查後發現車中有一具女性屍體。警方表示,盤查時車內三名男子言辭閃爍,乘車人馬某謊稱所拉女屍為其親屬劉某。
隨後,辦案民警立即趕赴劉某家中進行核實,核實之後發現,這名女屍不是馬某的親屬,而是用來賺取利益的配陰魂「貨源」。
就在一個月之前,馬某已經殺害一名女子並賣掉屍體。2016年2月,刑滿釋放的馬某,以幫人介紹對象為藉口,騙取一名智障女性,在注射了四支強力鎮定劑之後,將該女子殺害。
之後,這名女子的屍體被賣到500多公里外陝西榆林市一個村子裡。
這筆買賣,刨除之前付的彩禮錢等成本,馬某賺了35000元。從殺人到拿錢,前後僅約一個月。
對沒有工作的馬某來說,女屍就是金錢。每日人物了解到,在他的甘肅慶陽老家,村民一年種地的收入不過3萬餘元。
2016年4月,馬某繼續以「介紹對象」為由尋找智障女性,並同樣用注射器殺人的方式殺死鎮甘肅慶陽原縣的一名安姓女子。這一次,在運送屍體的路上,他被警方發現。
從掘墓到殺人
為了配陰魂而殺人賣屍的案件,在中國已不算罕見。
過去是掘墓挖屍,如今火化越來越多,依靠掘墓已經很難找到屍體,於是變為殺人。
陝西此前也發生過類似事件。2007年,《法制日報》報道,陝西省延川縣一名叫楊東艷的男子,花了2000元彩禮錢領回來一名智障女子,本意是想將女子嫁出去以賺取媒人的差價,卻發現,活的女人沒人要,如果死了反倒有人搶。
當地警方順藤摸瓜,發現配陰婚已成產業鏈條。
楊東艷聯繫上山西省隰縣一個叫老李的人,老李以照看太平室為生,兼賣花圈壽衣,出租冰棺。「老李」平日裡揣著名片,到處散發,誰家需要配陰親,都可以拿著名片找他。一副「女骨」,買時八千到一萬,賣時要價三萬五左右。
「女骨」,陝西話里就是女性屍體。楊東艷在山溝里將女子殺害,賣給老李,價格是15000元。
那是2007年的價格。延川刑警當時對《法制日報》表示,「這類案件近期就查獲了兩起,實際數量還遠不止。」
根據《中國新聞周刊》在2016年的報道,女子屍體的最終成交價格已經漲到了15萬。
一名從業30年的「媒人」透露,從她小時候記事開始,冥婚就一直存在,上世紀90年代初,一場「門當戶對」的冥婚要5000元,至本世紀初漲到5萬元;到2010年,10萬元只能保證配上婚,已經不能提太多條件了;到2016年,15萬元以下連「一根骨頭都買不到」。
變不了的風俗
10年來,民間配陰婚價格翻了3倍,足見需求之旺。
這似乎是一個根植於文化的難以擯除的風俗,在鄉村中尤甚。
2011年,《社會能見度》採訪了4個月里有12具女性屍體被偷的河北省威縣侯貫鎮。在這個鎮子裡,甚至連70歲老太太的屍骨都被人挖走配陰婚了。
記者問村民,為什麼非配陰婚不可?
村民們回答,「這都是風俗習慣,農村裡頭跟外面不一樣,上邊留下來這咱也鬧不清到底怎麼回事,都興這個。你不給他找的話,給下面的人造成不好的影響」。
還有的村民聯繫到孝順的問題,「你有錢也好,沒錢也好,人家買一個,你不買就要笑話你不孝順,農村人言可畏很厲害。」
在對話中,對於配陰婚,村民們表現出一種「雖然不知為什麼,但非如此不可」的根深蒂固的思想。
配陰婚可以追溯到殷商時期。甲骨文記載,商代的統治者為死去的殷王娶冥婚,殉葬在當時是很普遍的現象。
宋代學者康譽之在《昨夢錄》中說,冥婚是「北俗」。從冥婚的流傳地域看,北方確實比南方重,特別是山西一帶。山西的地方志中多有冥婚記載,如《隰州志》。
如今,政府已經開始採取行動。2016年3月22日,臨汾市堯都區公安局發布專門通告,嚴厲打擊因冥婚引發的盜竊、侮辱屍體、屍骨、骨灰等犯罪活動。
目前,陝西吳起縣公安局對犯罪嫌疑人馬某以涉嫌拐賣婦女罪、故意殺人罪,犯罪嫌疑人楊某以涉嫌包庇罪,犯罪嫌疑人安某以涉嫌拐賣婦女罪依法移送檢察機關審查起訴。
純分享國際動態新聞,每日不定時更新,以取得最新資訊與大家分享,請不要吝嗇你的讚(臉書主頁:全球華人資訊聯盟),大家的鼓勵就是社區仝人的動力!謝謝支持,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