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絕對想不到這1天 中國讓日本抗議再抗議

@ 2016-08-23

日本絕對想不到這1天 中國讓日本抗議再抗議

收藏

導讀:據日本共同社8月21日報道,21日上午10點多,海上保安廳的巡邏船發現中國海警局4艘船隻相繼駛入釣魚島(日本稱尖閣諸島)附近的日本「領海」,航行約1小時後駛離「領海」進入毗連區。 報道稱,這是今年以來中國公務船第26日駛入釣魚島附近的日本「領海」,上次是在本月17日。 中國海警巡航釣魚島 日本外務省亞洲大洋洲局局長金杉憲治當天就此事向中國大使館提出抗議,稱「這是侵犯主權,堅決不能允許。」據悉,日方近期因中方公務船巡航已向中方提出多次抗議,甚至將抗議級別上升到部長

據日本共同社8月21日報道,21日上午10點多,海上保安廳的巡邏船發現中國海警局4艘船隻相繼駛入釣魚島(日本稱尖閣諸島)附近的日本「領海」,航行約1小時後駛離「領海」進入毗連區。 報道稱,這是今年以來中國公務船第26日駛入釣魚島附近的日本「領海」,上次是在本月17日。

中國海警巡航釣魚島 日本外務省亞洲大洋洲局局長金杉憲治當天就此事向中國大使館提出抗議,稱「這是侵犯主權,堅決不能允許。」據悉,日方近期因中方公務船巡航已向中方提出多次抗議,甚至將抗議級別上升到部長級別。

中國國家海洋局21日也發布消息稱,中國海警艦船編隊21日在中國釣魚島領海巡航。官方消息顯示,這是今年8月份以來,中國海警艦船編隊第3次在中國釣魚島領海巡航。 就在同一天,共同社援引多名中日外交相關人士爆料稱,中國駐日大使程永華6月下旬左右曾向日本政府高官表示,如果派遣自衛隊參加美軍在南海實施的「航行自由」行動。

那麼日本就是跨越了中國不可退讓界線,中方對此絕不容忍。程永華似乎還暗示將使用軍事手段對抗,對日美防務部門在南海加強合作加以制約。 鑒於中國公務船多次進入釣魚島附近日本主張的「領海」內,日本政府計劃加強釣魚島周邊警備體制。

日本海上保安廳15日在官網上公開的中國海警船視頻截圖 據日本經濟新聞網消息,本年度2次補充預算案中將劃撥約600億日元新建3艘海上保安廳釣魚島警備專用大型巡邏艇。

這樣一來,日本用於相關活動船隻將增至13艘。2017年度預算案中也將計劃加入船隻建造費,進一步增加警備力量,維持釣魚島的「實際控制」。 在中日海上矛盾日益升溫的背景下,中日韓三國外長會議遲遲不能有所進展。

據共同社披露,截至昨天(21日),仍未最終敲定將於本月23日和24日在東京舉行三國外長會談的日程。 日本外務省外務審議官秋葉剛男等三國外交官員在東京進行了工作磋商,但未能達成一致。磋商結束後,秋葉對媒體記者稱:「沒有進入可以宣布具體日程的階段。將為能儘早宣布而努力。」

報道稱,中國外交部長王毅計劃屆時參加會談。在與日本外相岸田文雄的雙邊會談中,預計王毅也可能會對「日本插手南海問題」大加制約。 據了解,三國外長會談上次在日本舉行會談的時間是2011年3月,至今已過去5年。

本首相安倍晉三(資料圖)

中國外交部新聞發言人本月表示,中方在釣魚島問題上的立場是明確的,一貫的。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是中國的固有領土,中國對上述島嶼及其附近海域擁有無可爭辯的主權

中國為何在釣魚島對日本兇狠發力

自上周末開始,東海釣魚島海域成為了軍迷圈中絕對的熱門話題之一。資料顯示,從8月5日到8日,總計有17艘中國公務船、43艘中國漁船進入釣魚島附近海域,其中7艘中國公務船上搭載著艦炮。同時,至少兩百艘的中國漁船徘徊在釣魚島周邊,時刻有進入所謂「日方領海」的可能性。日本政府將此作為「非常嚴重的異常事態」,要求中方船隻儘早駛離。

據稱有17艘中國公務船進入釣魚島附近海域

得知此消息,花熊不禁想起了若干年前中國漁船在釣魚島周邊海域作業遭日本海上保安廳船隻抓捕和驅離的事情。顯然,同當年相比,今日的態勢著實令人感到吃驚,即釣魚島海域已經不再是日方說了算,更不是他們想驅離就驅離,想扣人就能扣人的態勢。當然,欣喜之餘我們也不禁有幾分疑惑,那就是此次中國在毫無徵兆的情況下突然集中發力,組織大批漁船和公務船開赴釣魚島海域,其目的真的只是為了向日方示威和施壓嗎?恐怕情況並非這麼簡單,花熊認為其中包含著中國在對外博弈整體戰略上的調整與衝擊。那麼,中國在釣魚島發力的目的都有哪些?未來還將有什麼新的動作?請看花熊的分析:

據稱有超過230艘中國漁船駛入釣魚島附近海域

攻其一點,破其全身——中國打破外部「壓力圈」

如同花熊在《新加坡為何突然在南海「背叛」中國》一文中提到的那樣,近期中國在對外博弈中似乎陷入了近似「全面被動」的情況。在南海方向,隨著所謂的「南海仲裁案結果」的出爐,美國攜一眾域內外國家開始了新一輪的對華攻勢;在朝鮮半島方向,儘管中國一再阻止,但韓方還是一意孤行地允許美國在韓部署「薩德」反導系統,直接損害中方利益;在台海方向,台灣地區最高領導人蔡英文拋出「很難接受『九二共識』」的言論,等於直接挑戰祖國大陸的底線。

南海仲裁案現場

當然,客觀理性來看,這並沒有什麼可怕的,只是外部勢力對中國的一次集中包圍與發力而已,其並不能從實質上阻斷中國崛起,只是希望儘可能地給我們製造一些麻煩:

畢竟,在台海局勢上,祖國大陸已經取得了對台灣的完全的政治、經濟和軍事優勢。在半島方向,鑒於中韓兩國綜合國力的巨大差距,我們同樣有足夠手段「教訓」徹底投入美國懷抱的韓國,況且當前中朝關係已有轉暖趨勢(接下來的不用花熊多說吧……)。在南海,如同吳勝利將軍會見美國海軍作戰部部長時說過的那樣,中國將堅決貫徹南海島礁建設工程。只要人工島礁工程布局完成,再加上海軍實力擴充到位,中國將實質性地控制住南海局勢。

點擊看大圖

中俄聯合艦隊曾共同進入釣魚島海域

所以說,花熊認為我們不必為一時的被動而大受動搖,這種事情以後可能還會多次發生。不過,反過來看,為了減輕這種外部「壓力圈」,中國也需要主動出手,以尋求突破點來打破包圍。顯然,釣魚島成了中國政府選擇的目標。

從某種角度來看,我們選擇釣魚島為突破點十分明智,因為東海爭端的「對陣玩家」最少,即我們需要應對的對手有且只有日本。

不難發現,在所謂的「南海仲裁案結果」出爐後,調門最高的倒不是提請仲裁的菲律賓,甚至不是其背後的美國,而是與南海沒什麼關係的日本。日本頻頻發聲,「要求」中國遵守仲裁結果,甚至欲同美國和澳大利亞在南海舉辦聯合海上演習,其染指南海的野心可見一斑。

日本試圖染指南海,圖為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和菲律賓前總統阿基諾

只是日方似乎忘了,自己在東海釣魚島問題中並未對中國取得「勝利」,中國不可能放任日本從東海將注意力轉移進南海。正因東海爭端的「玩家」基本只有中日兩國,這就決定了日本不得不以自身之力單獨正面迎戰中國,而難有其他域內國家的幫助。對於今天海上軍力和執法力量愈發強大的中國來說,日本恐怕有些獨木難支。

在此次釣魚島局面中,日本依然出動了引以為傲的海上保安廳,但其很快發現自己已無法像幾年前那樣輕易阻攔住中國公務船和鋪天蓋地的中方漁船。如同偉大導師列寧說過的那樣,「數量本身就是一種質量」。除非海上保安廳有足夠信心將幾百艘中國漁船同時趕出釣魚島海域,否則其就只能承認一點,即日本對釣魚島的「實際控制」就是一句玩笑。

中國海軍東海艦隊實力大增

當然,從另一方面來看,這也是中國海洋執法力量和海上軍力建設的效果所在,即日方不敢輕易做出過激舉動,以避免刺激到海上實力早已今非昔比的中國。正面「開撕」的話日本恐怕難以占到實質性便宜,甚至有付出巨大代價的危險。

不論日方是否願意,其或必須承認一點,即中國之所以在台海、半島和南海遭遇暫時性阻力,皆因美國在背後發力。若無美國插手,這些對中國來說都不會是太大的問題。從這個角度來想,美國勢力(尤其是軍事力量)介入相對少得多的釣魚島方向自然是當前中國眼前的好機會,即日本成了我們面臨的多方包圍局面中的「軟柿子」。

釣魚島

而從整體的角度考慮,中國若能在東海釣魚島方向取得某些突破,逼迫日方將注意力從南海轉回東海,以減少中國自身在南海和半島問題上的阻力,這無疑是打破「壓力圈」的一張好牌,同時也是在削弱美、日、澳三國在南海抱團的力量。東海博弈發生變化,南海和其他博弈場必然出現鬆動,中國的外部局勢或將出現利好轉變。所以說,攻其一點,破其全身,中國於釣魚島方向突然爆發的目的或正是如此。

軍事、經濟兩不誤——中國可在兩大方面共同發力

下個月有兩件值得關注的大事,即中俄南海聯合軍演和於杭州召開的G20峰會。在過去的文章中花熊曾提過,隨著「一帶一路」項目和亞投行的不斷推進,以及人民幣作為世界結算貨幣地位的提升,再加上歐洲老牌資本主義國家的實力萎縮,其都決定了以美國為首的G7峰會對世界的影響力早已大為削弱。

G7峰會上的安倍晉三

在G7已經越來越沒分量的今天,中國迎來了推動G20以取代G7的大好機會,「一帶一路」和亞投行是最好的槓桿。在花熊看來,G20和G7的本質和出發點都是不同的。G7依然帶有「治理」世界政治經濟的權力味道,而G20則更像是各方平等互利、「有話好商量」的圓桌會議。

當前,各國經濟早已深度融合,達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形態,某一方欲以削弱他國而令自己獲利的思路基本已走入死胡同,只有相互合作才能讓大家都有所發展。如此看來,G7的思路顯然難以走下去,G20才是當前所需。

2016年G20峰會即將在杭州召開

更重要的是,G7畢竟是小範圍群體峰會,且利益相對統一,美國和日本可以相對容易地施加影響,甚至是操縱會議。相比之下,單一國家或某幾國想操控G20峰會則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推動G20取代G7不僅有利於削弱美國對世界和中國的霸權影響,更便於中國從中博得其他國家的支持,以改善當前面對的外部「壓力圈」。

至於中俄即將在南海舉辦的聯合軍演,花熊在《中俄南海軍演究竟讓誰心驚膽戰》一文中提到過,此舉是在南海打擊美、日、澳囂張氣焰的好牌。把思路放寬一些來想的話,既然中俄能在南海進行聯合軍演,那在東海舉行同樣的軍演絕非完全不可能,畢竟此前有過兩國海軍戰艦同時巡航釣魚島海域的前例。

中俄海上演習

再進一步的話,恐怕我們都不能排除未來中俄於北方四島海域進行軍演的可能性。相比起釣魚島,北方四島同樣極大地牽動著日本的神經和注意力,若中俄兩大軍事「巨人」同時在北方四島發力,日本必將面臨於釣魚島、北方四島和南海「多方應戰」的不利局面。屆時,日本政府該如何拿捏並處理,想必其是擺在安倍晉三面前的一道難題。

綜上看來,此次中國在釣魚島海域的「爆發性」發力是對整體環境的一次破局,期望以一點牽動全身。同時,隨著G20峰會召開和中俄聯合海上軍演的日期不斷臨近,我們還有更進一步的手段緩解與打破當前局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