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練也應獲獎金。。。。。

@ 2016-08-23

時政快刀 教練也應獲獎金 23/08/2016

羽毛球混雙組合陳炳順與吳柳螢在里約奧運決賽雖然奪金夢碎,但仍奪得銀牌,照理應該獲得讚頌才對,可是反而被兩家馬來文報章酸了一下,形容「混合雙打「只」獲銀牌」,讓萬千國人失望。

我國的健兒拿了獎,我國的報章完全沒有給予讚揚和鼓勵,這樣的處理新聞手法委實有點偏差;這起新聞見報後,引起廣大網友路見不平,聲援陳炳順與吳柳螢。

銀牌也是我國光榮

老實說,參加奧運會的健兒,有誰不想拿金牌,但又有誰知道運動員所承受的壓力有多大,輕輕一句話「只」,就抹殺了運動員長期的磨礪和汗水,這對運動員是不公平的。

青年體育部長凱利不但給予這兩位奧運健兒讚賞,還對這種負面的新聞報道給予勸告,他促請國人在奧運未來3天不要再出現「只是」負能量。

世界頂尖運動員要在奧運會奪得獎牌,並不是容易的事,尤其是金、銀、銅前3名,更是難中之難,羽毛球混雙組合陳炳順與吳柳螢既然奪得銀牌,這是我國的光榮。

馬來西亞參加奧運歷史上,最「威水」是贏得銀牌, 陳炳順與吳柳螢雖然拿不到金牌,但已得到一枚銀牌,總算不負眾望,況且他們已盡了力,國人應該給予掌聲才對。

講起來,為了國家的榮譽,每一塊獎牌上凝聚著運動員、教練的多少心血、汗水和淚水,在運動場上承受多大壓力,經過一關一關的戰役,脫穎而出,拿到了獎牌。

勿忘榮譽背後功臣

據說我國政府將發獎金給在奧運會上獲得獎牌的運動員,以比賽名次作為獎勵運動員對國家的貢獻,所得到的回報,這是應該的。

教練員如伯樂,獲獎的優秀運動員如千里馬。這些在背後默默貢獻的教練們,最值得我們尊敬,所以也不要忘記這些教練的努力。

我認為,一個成功運動員背後的教練付出很大心血,同樣應該得到獎金,如果沒有他們,就沒有這些優秀的運動員,我們不應該忘記運動員獲得榮譽背後的功臣。

摘錄自 南洋商報 /陳福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