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奇的果敢王與果敢人:為何翁山蘇姬要求中國出面說服果敢人參與國家民族和解談判?因為果敢人。。。

@ 2016-08-22

傳奇的果敢王與果敢人:為何翁山蘇姬要求中國出面說服果敢人參與國家民族和解談判?因為果敢人竟然是。。。

緬甸實權領袖翁山蘇姬日前訪華三天,分別獲得習近平主席及李克強總理接見;積極爭取中國支持緬甸與境內20個少數民族武裝份子停火及協商和解。據說已經獲得中國答應了。

為何緬甸政府與國內少數民族武裝份子談判需要中國協助呢?

那是因為這些少數民族當中,有不少是親中國派;其中一個備受矚目的少數民族,就是果敢了。

這裡讓大家了解,何謂果敢族。

他是彭家聲,被稱為果敢王,漢族,1931年出生於果敢紅石頭河,祖籍四川,清末落籍果敢。兄弟六人全部在果敢身居要職。果敢,全名緬甸撣邦第一特區,位於緬甸東北部毗鄰中國雲南省,以果敢族為主體的自治區。從清朝初期開始,果敢地區漢族增多,歷史上曾成為受封中國的土司職權。 19世紀末,果敢併入英屬緬甸,成為緬甸境內以漢人為主體的土縣。 果敢特區的首府老街市,擁有高度的自治權,面積約2700平方公里,通行果敢語(漢語西南官話),同時流通緬元以及人民幣。1977年開始一直隱居賀島的彭家聲。 果敢學校教的是雲南漢話,手機是中國移動號碼,座機也是雲南臨滄區號,電力由南方電網通過雲南電網向老 街變電站輸送。果敢特區多年來的政治領袖是彭家聲。他擁有獨立的武裝。彭家聲的一生,評價爭議很多,他的頭上曾有「毒梟」、「果敢王」等各種頭銜,但彭家聲自認有「三個功勞」:開啟緬北和平、禁毒和促進果敢經濟發展。有很強中國情懷的彭家聲講著一口雲南口音普通話。

果敢族(英文:Kokang)是緬甸東北邊境的世居民族,具有緬甸官方少數民族的地位。在緬甸,他們被認為從中國雲南省而來,居住在果敢縣的中國漢人;而在中國,有人認為他們是明朝在緬甸的遺民。在緬甸,這些果敢族人還成立了果敢邦(即今日的撣邦第一特區),是緬甸境內唯一由漢族為主體成立的地區組織。

果敢邦是由一個楊姓的土司家族所成立,他們聲稱是明朝永曆帝的遺民,在17世紀明亡時遷移至雲南省,然後再移居到中緬邊境的狹小土地上。雖然大英帝國在1885年併吞了上緬甸,使果敢族的主權轉移到英國,楊氏家族依然得以維持在區內的權力。緬甸獨立後,上、下緬甸統一,使果敢族失去權力,而原來的統治家族亦因此而流亡海外。近年來,果敢漢人一直受到緬甸政府的壓迫,不時發生緬甸軍隊攻擊果敢族的事件。

果敢族屬於漢文化圈:果敢族使用日常以漢語西南官話交流,間雜一點當地其他民族語言以及緬甸語;果敢族現在使用簡體漢字作為正式書寫語言,間雜些許緬甸文。

「果敢」是撣族語, 「果」是九的意思,而「敢」是人家的意思,合起來就是九戶人家的意思。果敢族的英文名稱為「Kokang」,在雅虎網站上解釋為 「居住在緬甸金三角的一支來自中國的少數民族」。果敢人對自己的解釋卻是:「果」等於果斷,「敢」等於勇敢。「果斷而勇敢」就是今天果敢人對自己族名的宣 示。

果敢族主要姓氏是楊氏、彭氏、羅氏。果敢族所在地區是自治區,享受民族高度自治權。前任特區主席是彭家聲,現任是白所成。

果敢面積2060平方公里,四面以高山或河流為界,境內遍布高山深壑,全境海拔在450至2400米之間,山與山之間的壩子海拔約1100米。主要精華區位中部的麻栗壩山間盆地。疆域西抵薩爾溫江,南以南定河與佤邦(撣邦第二特區)相對,東與中國雲南省鎮康縣為鄰,少部份與耿馬傣族佤族自治縣接壤,北面是龍陵縣、芒市。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