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奏摺葬送百萬人命...............................

@ 2016-08-21

清軍入關後,南明在江南建立了一個弘光小朝廷,但卻腐朽昏庸,人心思變,清軍一鼓作氣,以摧枯拉朽之勢,將其一掃而盡。

明朝覆滅後,清廷宣言「不殺人,不剃髮,安民樂業」,所以,百姓們過了一段安穩日子。

但就在此時,明朝降臣孫之獬寫下奏摺,讓清朝的攝政王多爾袞下達了「剃髮令」。

孫之獬,山東淄川人,明朝天啟年間進士。此人品德敗壞,反覆無常,在官場上一直沒有混出個名堂。

後來清軍入關,他為了在新主子面前得個好印象,便第一時間當了叛徒,成了第一批搖尾乞降的漢官,清朝也沒有虧待他,賞賜了他一個禮部侍郎的官當。

2

為了繼續向上爬,他當下給自己剃了個禿腦門,還穿上了滿人的服裝,不想在朝堂之上,受到了漢人的鄙視和滿人的恥笑。

為了一雪前恥,他便寫了一道奏章,向清世祖建議在全境範圍內給漢人剃髮。

在奏摺中,他有幾句話很是打中要害:「陛下平定中原,萬事鼎新,而衣冠束髮之制獨存漢舊,此乃陛下從中國,非中國之從陛下也!」

激將法很是管用,多爾袞決定強迫剃髮,於是,孫之獬的攛掇令中原大地上掀起了一股血雨腥風。

3

強迫剃髮,相當於精神上的「閹割」,使得當時原本有了降附之心的民眾,再次被激起了反抗之心。

1645年6月28日,清廷再次傳諭:「近者一月,遠者三月,各取剃髮歸順。」剃髮成了命令。

但江南漢族人民對此強烈反抗,為了鎮壓,清軍動用武力,一時之間,江南各地處處都是血流成河。

在清軍攻入江陰城後,城內男女老少,爭相赴水、投火、自刎、上吊自殺,將抵抗進行到底,而清軍也是毫不含糊,他們連殺二日,直到找不到活人才封刀。

4

崑山地區,本來人心平定,但剃髮令一下,民眾便爭相反抗,先是殺掉清軍的地方官,後又燒掉了府衙,清軍派人鎮壓,屠城三日。

城裡的的百姓死狀悽慘,有倚門、臥床、投閣、扳檻、反縛、攢捆、壓木柱、斬首、斫頸、裂肩、斷腰、剜腸、陷胸、肢解、才磔……

再講嘉定。1645年7月底,清軍五千多人向嘉定挺進,一路上姦淫殺燒,無惡不作。

清軍用炮火攻開了嘉定的城門,城裡的民眾無法逃生,便紛紛投河而死,一時之間,河水都不流通了。

5

當時的江南,完全是一副人間地獄圖,處處白骨累累,焦土橫屍,慘不忍睹。有親身經歷的一名叫做朱子素的人在後來《嘉定屠城略》中寫道:「市民之中,懸樑者,投井者,投河者,血面者,斷肢者,被砍未死手足猶動者,骨肉狼藉。」

清軍在這幾次大肆的屠殺後,江南大部分地區的人們都歸順了,紛紛剃髮,自稱大清順民。

在血海肉山的殺戮淫威下,反抗的氣焰終於被壓了下去。但當時漢民對清朝的真面目,也認清了。

當時在江南傳教的一個外國傳教士感慨道:「辮髮胡服之新制,大招漢人之反感,彼等對於滿洲政府,群起反抗。漢人以為,受此強制,辮髮胡服,較諸處於任何異族之徼號為恥辱。先前為保頭顱而柔順如羊之漢人,今因為保其發服而奮起如虎。如當時江南諸王(指南明諸王)能一致奮起不生內訌,則滿人能否統一中國,尚屬疑問。」

6

強迫剃髮,雖然令服飾打扮得到了統一,但在另一層面上,卻是嚴重阻礙了清朝的統一進程。

孫之獬為了貪圖富貴,令同胞百姓遭到如此重創,不過值得慶幸的是,他本人也並沒有什麼好報。

報應有時來的很快,三年之後,孫之獬因為收受賄賂,被奪職遣還老家淄川。他在路上遇到山東謝遷等人起義,他一家老小被斬殺精光,而他本人則是被五花大綁十多天,受盡了折磨。

起義軍們在他頭上戮滿細洞,用豬毛重新給他「植髮」,最後將他肢解碎割,後人在筆記中對他的評價是:「嗟呼,小人亦枉作小人爾。當其舉家同盡,百口陵夷,恐聚十六州鐵鑄不成一錯也!」

純分享世界歷史文化,每日不定時更新,以取得更多歷史文化與大家分享,請不要吝嗇你的讚(臉書主頁:全球華人歷史文化聯盟),大家的鼓勵就是社區仝人的動力!謝謝支持,感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