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日本戰俘被中國軍人優待,自殺前讓妻子好好報答中國軍人

@ 2016-08-21

在對待戰俘問題上,中國遵守1929年7月27日在日內瓦訂立的關於戰俘待遇公約,堅持不殺戰俘、保護戰俘的原則。

日本不這樣。

二戰期間,中日第一場會戰發生在上海淞滬會戰,雙方傷亡慘重,最終上海淪陷。1932年5月,中日簽訂淞滬會戰停戰協定,交換戰俘。日軍戰俘中有一個叫做空閒升的少佐,在中國戰地醫院被優待,日夜看護,防止其自殺。

小泉拜鬼

對日本皇軍來說,是禁止做戰俘的。日本皇軍名字來源於天皇,意思是天皇領導的軍隊,保衛天皇和國家是皇軍的天然使命。天皇是日本的半神人,神的化身,不容置疑和褻瀆,天皇的軍隊也要求不能有污點。他們禁止日本軍人做俘虜。所以在1930年代日本沒有通過日內瓦戰俘公約。

空閒升在中國戰地醫院與一位老同學交好了,他就是曾在日本士官學校留學的國軍中校參謀甘海瀾,兩人越說關係越近,感情越好,空閒升沒有機會自殺。最後活著被遣送回了日本。

見到妻子後,空閒升說了起死回生的中國經歷。高度頌揚了甘同學,並說自己按軍紀可能不會活下來,讓妻子好好報答甘。

日本軍方審問活著回來的空閒升,說既然被俘虜了為啥不自殺,玷污大和靈魂。空閒升說自己在戰場受傷後被紅十字會人員抬到醫院了,然後就把在中國遇到的這個同學士官詳細說了一遍。稱他為「帝國軍人的風格」,道德軍人。

被俘虜的空閒升

但軍方還是不饒恕,因為他們不容皇軍里有戰俘。否則難以維持軍紀。審判者就問:「空閒升,你把帝國軍人的榮譽喪失了,依照武士道的精神,你自己打算怎麼辦?」

空閒升一句話沒有說,拜了拜天皇后,脫去衣服,當眾切腹自殺。後來,日本軍方又找到這個姓甘名海瀾的參謀去證明簽字,使得空閒升最終入選靖國神社。甘在日本被當作了偶像被宣傳。在火車站夾道歡迎,還搬出孫中山的老友梅屋當中間人為雙方說話。

更八卦的是,這個空閒升在日本的妻子還親自為甘同學洗澡搓背,因為奉了丈夫的旨意「一定要好好地報答甘海瀾『少佐』的恩德」。一個證明挽回了丈夫的名節,甘立即成為日本人心中的英雄軍人。在日本期間,邀請甘同學簽字、留影、飲宴的絡繹不絕。

日軍投降。配圖

八卦歸八卦,日本報紙對甘有詳細的報道。基本事實是有的。空閒升因此進了靖國神社。這個軼事說明兩個問題:

日本鬼子過於病態,不但不允許士兵投降,也不允許當戰俘,戰俘回家也要逼迫自殺。說好聽點這是氣節,說客觀點,這是慘無人道的心理變態。每個國家如果都這樣,當兵的不就慘了。那就意味著一戰就死。因為一戰就有敗,有敗就要全部死亡嗎?勝敗乃兵家常事,日本鬼子真是TMD變態。

一個人一旦被認定成為英雄,就會被提煉升華為一個單純的符號,這是歷史文化背景的需求,也許自己都不知道自己的表現在某時是被需要的,甘同學和死後的空閒升都是這樣被抬高了的英雄。可見,崇拜是一種迎合理想的、極不理性的自我安慰和衝動。

當你熱血衝動去崇拜一個人為他高呼的時候,你一定是在肯定自己的信仰。同時也要警告自己,眼前的這一切一定是不真實的。

純分享世界歷史文化,每日不定時更新,以取得更多歷史文化與大家分享,請不要吝嗇你的讚(臉書主頁:全球華人歷史文化聯盟),大家的鼓勵就是社區仝人的動力!謝謝支持,感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