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鸚鵡剪羽不是殘忍,新入門的鳥友應該這樣給愛鳥剪飛羽

@ 2016-08-21

給鸚鵡剪羽不是殘忍,新入門的鳥友應該這樣給愛鳥剪飛羽

很多朋友認為是手養的鸚鵡就不會飛走,其實鳥兒本來就屬於天空,飛翔是它們的天性,而人工環境養大的鸚鵡由於沒有親鳥的示範,同時也因為肌肉發育不完善,控制不好飛行高度與方向,因此在初學飛行時可能帶來危險和傷害(例如撞牆撞玻璃,或者飛逃後找不到返回的路餓死、遇上野貓等動物)。

因此給自己的鸚鵡寶貝剪羽是初期直接最有效保護愛鳥的方法,剪羽是為了防止幼鳥飛逃以及遇到上述危害,經常都會有鳥友因為這些原因損失了自己的愛鳥。即使剪斷了飛羽,當到下一次換羽時,剪斷的飛羽會脫落重新長出新羽,屆時鸚鵡寶貝肌肉已發育完善,並且經過這一段時間與主人的磨合,已建立良好的信任關係,這時在欣賞愛鳥飛翔的姿態也不遲。

因此大家在剪羽和不剪羽這個問題上應該好好考慮!

鸚鵡剪羽毛的時機

幼鳥長好羽毛,飛羽完全發育後就馬上剪羽,甚至看到幼鳥開始學飛的時候就要修剪,特別需要注意的是飛羽未完全發育的時候是不能剪靠太內側羽管部分的,一不小心會剪到血管,造成流血的。

時間一、剪羽之後,優點是大大提高鸚鵡雛鳥的安全性,就不會出現撞牆、撞玻璃致死,或者飛逃的危險;但缺點是幼鳥就失去第一次學飛的機會,對肌肉發展、骨骼發展、下地緩衝、飛行轉彎、平衡性的控制都會比較差,可能對心理有影響,當然短期內主人也欣賞不到愛鳥飛翔的姿態了。

時間二、幼鳥學飛後,能順利熟練轉彎和降落後才剪羽,這個方法與時間一相反,危險性比較高,幼鳥初初學飛的時候,控制轉彎的能力很差,很容易撞牆受傷。而且主人不留意,很容易飛出窗外,若使用這個方法的,必須主人多花時間去監督幼鳥學飛的情況,關好窗戶門口。優點是骨骼、肌肉正常發展,身體各方面發育也相對較良好。

究竟如何剪羽

1、首先用毛巾輕輕包裹住鳥的頭部,避免讓他看見而過度反抗,一手輕握尾部,保持鳥兒身體位置,為剪羽做準備 。

2、用手展開羽毛飛羽部分,先大致看一下需要減掉的羽毛數量,做到剪之前心裡有數。

3、準備鋒利的剪刀,撥出羽毛根部白色羽管處,在白色羽管中部下刀,穩當用力,保持羽管切口處呈一條直線。

4、繼續修剪至主要飛羽都被減掉。

5、飛羽修剪之後的切口特寫。整齊一致為標準。

6、修剪後的翅膀上部展示。

7、修剪後鳥翅膀側面展示。

至此飛羽修剪完畢。修剪飛羽之後鳥一樣可以滑行一段距離,但是不至於飛很遠,就可以很好起到保護愛鳥的作用了。

如果是第一次剪羽毛的主人,建議不要剪得那麼深,可以往外一點剪掉飛羽,雖然不太美觀,但是至少可以確保不會由於剪得太過靠里而導致的出血問題。

最後假如你真的把愛鳥剪出血了,用雲南白藥粉塗上去止血即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