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寶寶感冒發燒是常有的事,一下照顧不好就可能發燒。眼下更是兒童患感冒發燒的高發季節,媽媽們要知道這7個方面有中招的,小寶寶就有感冒發燒的危險。
第1類 總要寶寶多吃點
好多家長都擔心孩子餓著似的,愛追著寶寶喂飯,要求多吃點;還有的家長即便孩子剛吃完飯,也會不停地往寶寶嘴裡塞東西。長年累月這樣被吃撐著。
第2類 不愛喝水的寶寶
很多小寶寶都不喜歡吃無味的東西,對於水當然也是拒絕的,但對於果汁、牛奶、飲料都很喜歡,從而父母就用它們替代水,過多的甜食不僅傷害了很多孩子的牙齒,也影響了他們的消化功能。
第3類 穿太多的寶寶
尤其老人帶的孩子,有些老人自己怕冷就覺得寶寶也怕冷,乾燥溫暖的室內也讓寶寶穿得里三層外三層,小臉經常捂得紅撲撲的。
第4類 少運動的寶寶
有些父母總怕孩子傷著,一見孩子活躍起來就會說:「別跑,小心摔著」,有些寶寶四五歲了還不敢獨立行走,走到哪兒都要牽著大人的手,更不要說撒開腿跑。
第5類 少睡眠的寶寶
孩子的睡眠習慣受家長的影響很大,現在有些年輕的家長自己就有熬夜習慣,因此也忽視了孩子的睡眠,孩子經常在夜裡11點以後入睡,第二天還要按時去幼兒園或者學校,造成睡眠長期不足,影響長個兒,也影響免疫力。
第6類 不愛洗手的寶寶
父母要引導孩子有良好的衛生習慣。有很多家長在放學的路上就讓孩子吃東西,還有的讓邊吃東西邊學習畫畫,也有的家長雖然叮囑孩子洗手,但沒有教會孩子正確的洗手方法。
第7類 膽小的寶寶
有些寶寶性格內向,不愛表達,遇到了問題不能及時向父母訴說,經常有不開心的事情積累在心中,會降低他們的抵抗力,感冒也經常找到他們。
若寶寶出現發燒的時候,我們父母應該學會怎麼做。
當然,一般情況下,寶寶發燒主要以物理降溫為主,保持家中的空氣流通,維持房間溫度在25℃-27℃之間;另外可以為寶寶溫水拭浴,即將寶寶身上衣物解開,用溫水(37℃)毛巾全身上下搓揉;多給寶寶喝水,如果寶寶體溫(肛溫或耳溫)超過38.5℃時,可以適度的使用退燒藥水或栓劑。
當寶寶體溫超過38.5℃時,服用退燒藥後,或是爸媽不知如何處理時應及時送院,讓醫生治療。檢查之後,確定病因,這樣做家長的也就心裡有底了。然後按照醫生的指導進行護理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