噓!告訴你一個秘密....有關餐飲新媒體營銷

@ 2016-08-20

噓!告訴你一個秘密....有關餐飲新媒體營銷

「再不應用、不學習新媒體營銷你就很有可能被淘汰,但採用新媒體營銷你也不一定不被淘汰!鄭重提醒,那些讓你眼紅的新媒體營銷紅利,說不定背後就在哪個環節隱藏著坑!」

前天在等公交,遠遠駛來一輛「麻辣誘惑」公交車,滿滿的小龍蝦誘惑。西貝更是花費千萬在央視投放廣告。

這樣大連鎖的財力和廣告投放力度,中小餐飲往往無法企及,更多的是寄希望於近幾年逐漸興起的新媒體,希望達到「本微巨利」的效果。

萬達都完全停止傳統媒體的投放,100%在網際網路營銷上發力了,你也心動了?等等!你沒有萬達的財力、魄力、議價能力,還是先小心別掉坑吧。

小心數據造假坑

對於餐飲行業來說,新媒體營銷往往是依託於微博微信,在本地美食推薦帳號或本地生活服務類帳號上進行推廣。

(微博、微信輸入搜索關鍵詞「北京」,出現一堆本地生活服務類帳號)

這類投放有明確的報價,平台擁有不止一個帳號資源,還可以出打包套餐,保證閱讀量。

聽著好像不錯,也面向熱愛美食的人群,沒問題,投啊!但是跟人一樣,數據也是會說謊的。

有些公司,隨便雇兩個寫手,再找人刷刷閱讀量、轉發量(某寶上60塊錢可以買到上萬閱讀量),一個2萬的打包套餐,成本可能才兩三千。

數據刷到了10w+,但是實際效果卻不怎麼明顯。還有些公司根本不擔保效果,連數據都不給看。

(某寶上搜「閱讀量」可以出來很多刷流量刷粉的)

➤對策1:看ROI(投入產出比),讓最終效果說話。

假設你在某平台上做推廣花了2萬,最終帶來500人次的到店轉化,產生了3萬的營收,那麼你的投入產出比就是3萬(營收額)/2萬(花費),即1.5.訂立目標以投入產出比為準,比較有說服力。

如何有效跟蹤平台推廣帶來的轉化就成了關鍵之一。我們的推廣可以是針對特定活動的,比如憑分享、轉發在某平台發布的文章,享受到店八折優惠。為此活動編寫特定的代碼進行記錄,就可以有一個統計。

當然有些推廣並不是為了帶來直接轉化,而是做品牌建設,樹立品牌知名度,所以此法也並不全能。

➤對策2:練就火眼金睛。

拿微信舉例,教大家幾招識別小技巧。

1. 看閱讀量變化

一般正常的公眾號閱讀量會高高低低有變化,如果遇到不管發什麼,閱讀量都特別穩定的公眾號,就要注意了。

2. 看閱讀量和點贊數的對比

遇到好的文章會點贊,這是人之常情。點贊數會隨著閱讀量增長而增長。有些公眾號很「特別」,閱讀量1萬的時候,有100個贊,閱讀量2萬的時候,102個贊。你說他是不是有問題。

3. 如果有後台數據,看轉發收藏,看月平均閱讀量趨勢

好的文章大家會轉發或收藏,如果轉發和收藏都特別少,那也應該警覺。

月平均閱讀量的變化是能反應一個公眾號的發展趨勢的,正常應該是平緩的增長。出現突然的猛漲,如果不是發生了引爆性的事件,那也是很可疑的。

(某寶商家刷微信閱讀量效果演示,看這怪異的曲線變化,別問我是怎麼得到這張圖的)

開啟腦洞,看看別人怎麼玩兒

坑固然是存在的,但不代表我們要繞道走。營銷的目的是獲客,在網際網路營銷里,獲客的根本就是獲取流量。

1. 打一套渠道組合拳

俗話說,不能把雞蛋都裝在一個籃子裡。在這個渠道為王的時代,用什麼樣的渠道,如何搭配是對營銷效果有極大影響的。

烘焙品牌匹考克(PeacoCake)在創辦初期靠「名校海歸做蛋糕」這個有話題性的標籤和美劇「破產姐妹」的熱播效應,在北京烘焙圈小有名氣。

創始人在布局新媒體的時候,會在微博上尋找各種大大小小的博主,私聊尋求合作機會。

他會特地報比較低的價格,去試探那些博主。

經過多種嘗試他發現,有不少在增長期的博主會很願意以較低的價格合作,因為這些博主還處在養號、養粉絲的階段,有著相同調性的匹考克對他們來說是也一種優質資源。

(破產姐妹帶動了杯子蛋糕的大熱)

這是一個典型的渠道組合達到資源置換的雙贏案例。匹考克先是利用「事件」在網絡上製造了熱度,給自己定了調。

所以他在後期尋找微博合作對象的時候,才能順利找到風格類似的博主進行資源置換,降低了成本,也實現了更為精準的投放。

2. 真實互動,自己圈粉

作為餐飲商家,我們都希望自己有天然吸粉體制,不用廣告,顧客自然來。這雖然是個難以實現的「幻想「,但是利用如今的各類自媒體平台,我們確實可以更深入的跟粉絲互動起來。

美國漢堡新寵Shake Shack就經常在其Facebook主頁上進行各種直播。直播內容包括,「我們要開新店啦,帶你們先去偷看一眼」,「排隊多無聊呀,我們來進行知識問答吧,看你對Shake Shack有多了解,答對有獎哦」,「來吧,讓你看看後廚,還有幸運的合作方現場告訴你我們的新品是什麼味道的哦」…… 聽起來就很有趣,在直播現場的觀眾更是有一種中獎了的感覺。

這種互動讓顧客也能參與到營銷中來,並且,讓顧客玩兒的開心,他們還會自發在自己的社交圈幫餐廳宣傳。

3. 讓老客戶幫你尋找新的目標客戶

用了那麼多營銷渠道,其實顧客就是最好的天然渠道。除了大家所熟知的口碑營銷,很久以前是這樣讓他們的老顧客「幫忙」的。

在他們北五環外的店準備開業的時候,為了迅速積攢人氣,他們想起可以號召已有會員過去消費,於是給每個會員都充值了一張價值78元的酒炮券。可是北五環外畢竟太遠,這酒炮券怕是不夠有吸引力。

於是他們就鼓勵會員把券轉給他的朋友們去消費,成功使用的可參與抽獎贏取iphone6。這一來,一共有一萬人左右參與,差不多1000人成功消費,而他們只花了一個iphone6的成本(酒炮券是商家贊助的)。

老客戶尋找新客戶這種做法在很多網際網路企業都有廣泛使用,比如分享給好友得優惠券,介紹好友註冊得代金券等。

在更為落地的餐飲業,老顧客基於對你產品、品牌的了解,在傳播的時候總會有意無意的推薦給可能也會喜歡這個產品和調性的人,相當於幫你過濾了一遍。關鍵是你要能調動起他們的積極性。

其實,不管傳統營銷也好,新媒體營銷也好,變得是渠道,不變的是試圖打動人心的本質。所以一切回歸到根本,產品才是基石。希望大家都能少些套路,多些真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