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北說閩南語會被鄙視? 網友:整天搞分化!

@ 2016-08-19

台海網8月19日訊 (海峽導報記者 陳成沛)有台灣網友日前在社群網站發文,表示他是南部人,和同圈的朋友們一起來到台北的大學念書,平常都用閩南語溝通聊天,但沒想到卻遭到女同學用異樣眼光看待,因此,好奇詢問「難道在台北的大學說閩南語會被鄙視嗎?」該則帖文引來眾多網友參與。

coco:不會吧,台北的大學有超過一半都是南部人,有啥丟臉?

魔笛:就是有這樣的人,整天搞分化。

田:台北捷運都在用閩南語播報了。沒知識的幻想,會喊「凍蒜」才能選舉好嗎?

小艾:應該不是說閩南語被鄙視,是你用閩南語說了什麼被鄙視吧?

閩南語(閩南語:閩南語,白話字:Bân-lâm-gú/Bân-lâm-gí,台羅:Bân-lâm-gú/Bân-lâm-gí,閩拼:Bbánlám ggǔ/Bbánlám ggǐ)是漢藏語系漢語族閩語支的一種語言,形成於中國東南沿海的閩南地區(今福建省南部區域),主要分布於現今的中國大陸閩南、粵東地區和廣西、浙江部分地區,以及台灣、菲律賓、新加坡、馬來西亞、東南亞和海外華人之間。海南通行的海南話以及廣東雷州半島通行的雷州話,原被認為是閩南語的方言,但由於與閩南語存在較大差異,今已被單獨劃出,認定為閩語的直屬分支。[4][5]

截止1996年,全球以閩南語(包括潮汕話、海南話等)為母語的人數約為8000萬人,以使用者人口排名位居世界第18名,在中國境內中僅次於以官話(北方話)、吳語和粵語為母語的人數。[3][需要更好來源]2007年,閩南語的母語使用者人數約為4692萬人,仍為世界100大語言之一[6]。

在語言學的分類上,閩南語是漢藏語系漢語族閩語支的一種語言;中國大陸的語言學者多認為閩南語是一種漢語方言,西方與台灣學者則對語言及方言兩種說法皆有認同者。

閩南語在各地有不同稱呼,例如在中國大陸常被稱為閩南話閩南方言。在台灣,閩南語也被稱為河洛話福老話(亦作鶴佬話、Holo話,台羅:Hô-ló-uē),或以台灣通用的閩南語一種方言的名字「台語」或台灣話稱之。[7]居住在東南亞的海外華人,則稱之為福建話咱人話(亦稱咱儂話)。

歷史上,泉州話曾長期被當作閩南語的標準音。至清末五口通商以後,其優勢地位逐漸被廈門話取代。[8]今日廈門話是閩南地區最通用和最有代表性的一種方言,

也是中國大陸閩南語廣播的標準音。在台灣,則以台語中的第一優勢腔「高雄混合腔」更為通行。

純分享國際動態新聞,每日不定時更新,以取得最新資訊與大家分享,請不要吝嗇你的讚(臉書主頁:全球華人資訊聯盟),大家的鼓勵就是社區仝人的動力!謝謝支持,感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