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用品黑名單TOP20!看看自家中了幾個

@ 2016-08-18

學步車,開襠褲,防側睡枕,為人父母的你們還在用這些嗎?!圍脖貓總結了嬰幼兒用品黑名單,上榜物品都是專家反復向家長們強調不宜嬰幼兒使用的,趕快收藏,對照檢查哦。

黑榜第1位牛初乳什麼是「牛初乳」?

母牛產犢後3天內的乳汁與普通牛乳明顯不同,稱之為牛初乳。

食用與否大PK

贊成方 反對方 含有大量的免疫因子和生長因子,如免疫球蛋白、乳鐵蛋白、溶菌酶、類胰島素生長因子、表皮生長因子等,可以提高嬰兒免疫力。 1.牛初乳含有大量雌激素,長期大量服用可能誘發嬰幼兒性早熟。2.作為一種外源性蛋白,牛初乳還可能引起部分孩子的過敏反應

2012 年9 月1 日,衛生部實施新規:嬰幼兒配方食品,也就是說嬰兒配方食品、較大嬰兒和幼兒配方食品、特殊醫學用途嬰兒配方食品這三類食品中不得添加牛初乳以及用牛初乳為原料生產的乳製品。

專家建議:

早產兒、出生低體重兒等先天存在不足的寶寶等是可以階段性地選擇牛初乳食用。但最好在專業醫師的指導下進行添加,不可盲目添加。

黑榜第2位嬰兒手套

新生寶寶的小手總是在漫無目的地揮舞,許多父母由於擔心他們會抓傷小臉,會給寶寶的小手戴上手套。

使用與否大PK

贊成方 反對方 不撓臉 1.不利於他們手指的觸覺發育,阻礙孩子感知和探索世界;2.如果裡面的線頭脫落,很容易纏住孩子的手指。

專家建議:

嬰兒手套可能會對新生兒造成多種傷害,不建議使用。

但是,濕疹寶寶晚上睡覺可以使用嬰兒手套,避免寶寶抓撓導致感染。

為避免新生兒把臉抓傷,專家建議:

如果新生兒的指甲太長,父母可以趁他熟睡時小心仔細地替孩子進行修剪;剪指甲時一定要抓住新生兒的小手,避免孩子因晃動手指而被剪刀碰傷。另外,指甲不要剪得過短,以免損傷甲床。

黑榜第3位兒童防側睡枕什麼是兒童防側睡枕?

兒童防側睡枕的賣點是保持孩子平臥,睡出一個好頭型,防止側翻後俯臥而窒息及猝死。

使用與否大PK

贊成方 反對方 1.保持孩子平臥,防止側翻後俯臥而窒息及猝死;2.睡出一個好頭型。 1.孩子無意中趴下更容易引起窒息;2.剛出生不久的小寶寶,頭部骨骼發育還沒有成形,如果老是保持一個睡姿,則有可能出現「偏頭」或「偏臉」現象。

專家建議:

近日美國CPSC 和FDA警告:不要使用這種保持嬰兒特定睡姿(防扁頭等)的「防側睡枕」。

因為這種睡枕沒防著側臥,孩子無意中趴下更容易引起窒息。

中大醫院兒科醫師指出,剛出生不久的小寶寶,頭部骨骼發育還沒有成形,如果老是保持一個睡姿,則有可能出現「偏頭」或「偏臉」現象。建議經常合理的調換一個寶寶的睡姿。向左側睡、右側睡、平躺都可以的。任何一種姿勢對於寶寶都是好的,注意不要遮住寶寶的口鼻就行了。

黑榜第4位蠟燭包什麼是蠟燭包?

在中國,許多家庭都喜歡用一條大方薄被將嬰兒完全包裹起來,再結結實實地綁住,俗稱「綁腿」。

使用與否大PK

贊成方 反對方 1.防止羅圈腿;2.不容易踢被子,避免著涼;3.可以更好地抱孩子,防止滑脫;4.固定小手,防止撓臉。 1.活動不開,影響肢體發育;2.包裹過緊,引起寶寶呼吸不暢;3.手腳固定,寶寶翻身無法支撐身體;4.不易散汗,引起熱痱濕疹等皮膚病。

專家建議:

寶寶四肢屈曲的姿勢是神經系統發育不成熟的反映,不必人為地去矯正。隨著年齡的長大,四肢會自然地伸直,更不會出現四肢的畸形。

很多老一輩人都認為,給寶寶包「蠟燭包」能預防羅圈腿現象。其實,寶寶出現羅圈腿現象,是由於缺鈣造成的,是佝僂病的症狀,不是捆綁可以預防的。

黑榜第5位床圍

媽媽們擔心寶寶的小床有風,還擔心寶寶會從床上滾下來,所以就在床周圍圍上了一圈床圍。

使用與否大PK

贊成方 反對方 1.防止木質嬰兒床毛刺軋到寶寶;2.防止寶寶的胳膊、腿伸出欄杆被別住;3.沒有床圍,容易撞頭;4.冬天可以擋風;5.防止寶寶掉下床。 1.影響空氣流通,不透氣;2.寶寶剛會翻身時,容易窒息。

專家建議:

其實很多專家都不建議嬰兒床上添加任何的床圍或者毛絨玩具等等,因為這些柔軟的東西容易導致寶寶窒息。

黑榜第6位寶寶游泳脖圈

新生寶寶游泳是被大多數媽媽接受的時髦事兒,尤其到了夏季,給寶寶戴個脖圈,放進泳池,他就可以快樂地在水中做全身運動了。不過,與此同時,專家對嬰兒脖圈安全性的質疑卻從未停息,那麼,嬰兒游泳究竟能不能用脖圈呢?

使用與否大PK

贊成方 反對方 1.寶寶可以自由游泳;2.嬰兒在水中受到浮力,下水時間不長,因此,使用頸圈對頸椎的影響並不大。 1.小寶寶脖子很軟,套脖圈容易傷害寶寶稚嫩的頸椎;2.脖圈是塑料的,臨床有見寶寶對脖圈過敏或脖圈摩擦過度導致皮炎的;3.脖圈容易壓迫氣管;4.最最危險的是,人脖子上有頸動脈竇,若不小心被壓到,可發生壓力感受性反射,出現心率減慢血壓下降,嚴重者甚至休克!脖圈就有這個危險!

專家建議:

多數專家都認為寶寶游泳脖圈非常危險。

對寶寶來說,最好的游泳方式,是由大人抱著,用一側前臂拖著嬰兒的臀部。另一隻手扶住嬰兒的背部,貼緊大人身體下水。在水中,可以試試只拖著寶寶的臀部,或者雙手抱住腋下,盡量讓寶寶感受玩水的快樂。

黑榜第7位開襠褲

寶寶穿開襠褲,已經成了中國人長久以來的習慣和風俗。其實,穿開襠褲的害處遠遠超過好處。

使用與否大PK

贊成方 反對方 1.大小便方便,不會弄髒褲子;2.夏天穿開襠褲涼快;3.寶寶不用整天包著小屁股,不用擔心尿布把屁股捂出紅疹。4.方便換尿布。 1.不衛生。寶寶在地上爬行或是隨意地坐在地上,裸露在外的部位很可能會感染細菌。2.易受涼。孩子的臀部暴露在外,冷風會通過開口鑽到衣服中,吹到肚子和腿根,孩子容易受涼。3.不安全。在活動時,寶寶可能會被地上的障礙物傷到,還可能會被開水燙到。女孩子的外陰容易被細菌感染,從而可能會導致尿道炎、膀胱炎、泌尿系統感染等病症的產生。孩子的好奇心比較重,於是男孩子或許會把生殖器當作玩具把玩,時間一長就會形成不好的習慣。4. 長時間穿開襠褲可能會使他們養成隨意大小便的習慣,也不利於他們學會控制自己排尿和排便的頻率。

專家建議:

從兒保醫生的角度來看,的確不建議家長給孩子穿開襠褲。

首先,從衛生的角度來看,無論男孩女孩,如果穿著開襠褲,都有可能導致外陰感染。

其次,從安全的角度來看,穿開襠褲有可能容易導致外傷、磕碰、刺傷等等。

黑榜第8位學步帶

現在很多媽媽都會給寶寶買學步帶,用它繫著寶寶,讓寶寶站著走路,自己用後面兩條帶子控制寶寶,但是用學步帶幫寶寶學習走路對寶寶好不好呢?

使用與否大PK

贊成方 反對方 1.寶寶不會摔倒;2.防止寶寶亂跑;3.媽媽不用彎著腰,比較輕鬆。 1.寶寶容易前傾,走路姿勢不正確;2.經常使用這種東西,會比不使用的寶寶學會走路的時間更長;3.寶寶容易成八字步,不利於腿部發育。

專家建議:

不建議寶寶使用學步帶。

黑榜第9位學步車

寶寶會爬但不會走時,很多媽媽願意把寶寶放入學步車內,認為這樣既省勁又安全,這種做法真的正確嗎?

使用與否大PK

贊成方 反對方 1.為寶寶學走路提供了方便的工具;2.使寶寶克服膽怯心理,成功獨立行走;3.比寶寶扶桌腿或其他物品學走路更不易摔跤;4.在某種程度上解放了家長(不必夾著、扶著、拉著寶寶學走路等)。 1.把寶寶束縛在狹小的學步車裡,限制了自由活動空間; 2.學步車的滑動速度過快,寶寶不得不兩腿蹬地用力向前走,時間長了,容易使骨骼變彎形成足內翻、足外翻、「X」形腿和「O」形腿。3. 在快速滑動的學步車中,寶寶會感到非常得緊張,這不利於寶寶的智力發育和性格的形成 4.學步車容易使寶寶發生意外,如撞傷及接觸危險物品等。

專家建議:

不建議使用學步車。寶寶走路有自己的自然規律,不要操之過急。事實上,學步車無助於孩子學步,反而會使其學會走路的時間滯後。

黑榜第10位經常使用吸鼻器

寶寶小的時候,還不會自己擤鼻涕。所以當孩子有鼻涕的時候,很媽媽選擇用吸鼻器幫寶寶吸出鼻涕。那麼經常使用吸鼻器到底好不好呢?

使用與否大PK

贊成方 反對方 1.為孩子吸鼻涕、清理鼻腔,輕鬆保持寶寶鼻腔乾淨!2.防止寶寶鼻塞。 經常給嬰幼兒用吸鼻器,容易導致寶寶鼻黏膜紅腫。

專家建議:

經常使用吸鼻器並不好。台北中山醫院小兒科主任呂適存醫生給我們解釋:「一般來說,嬰幼兒的鼻管脆弱狹窄,治療中又很不合作,使用吸鼻子的橡皮管粗到0.35公分,抽吸之間,吸力大時,容易傷到黏膜,抽出血絲,使得黏膜更紅腫,也可能會增加感染的機會。所以,嬰兒的鼻塞,不建議使用抽鼻子的方式。」

那麼,如果寶寶鼻塞、鼻粘膜腫脹

媽媽應該如何正確處理呢?

對嬰幼兒鼻塞,家長一定要通過觀察,判斷是被分泌物所阻塞,還是鼻粘膜水腫造成的阻塞。若是被分泌物阻塞,可以採用水蒸汽、海鹽水噴霧等方法軟化和稀釋鼻分泌物,噴海鹽水後用浸滿橄欖油的棉籤幫助分泌物排出。

黑榜第11位紅藥水、紫藥水

小孩子活潑好動,日常生活難免摔傷、割傷、燙傷,很多家庭都備了一些外傷常用藥,如紅藥水和紫藥水等,以備不時之需。但是紅藥水紫藥水真的適合小孩子用嗎?

使用與否大PK

贊成方 反對方 小時候,紅藥水、紫藥水是家中常備藥物。 1.紅藥水裡面含紅汞,如果透皮吸收會對人體造成傷害;2.紫藥水,如果抹在破損的皮膚上面,可能會留下斑點。

專家建議:

輕微擦傷的話,不需要用任何消毒劑,用清水沖洗一下就好了。

出血的話,可以選擇碘伏,碘伏沒有刺激,相對比較安全。

黑榜第12位保嬰丹

保嬰丹在香港賣的很好,而且很管用,從新生兒到兩歲以上都能吃,感冒,流鼻涕,咳嗽有痰,腸胃不適,夜啼易驚,貌似能治百病啊!很多媽媽都會儲備一些保嬰丹。保嬰丹真的有那麼神奇嗎?

使用與否大PK

贊成方 反對方 包治百病。 1.保嬰丹,裡面含有苦寒的藥物對於孩子肝腎是有傷害的;2.保嬰丹標明含有硃砂,而硃砂主要成分有汞,也就是水銀,毒性較強,而嬰幼兒腎臟等器官發育不完全,會給孩子帶來很大危害。

專家建議:

保嬰丹在臨床上多作為急診用藥,大部分保嬰丹成分裡含有用於定驚的硃砂,它含有汞元素,雖然劑量小,單次使用影響有限,但若長期大量服用,會導致毒素在體內積累,從而影響大腦神經的發育。

除了硃砂和冰片等成分,保嬰丹中的成分也以偏寒的中藥為主,且都有一些小毒性,由於嬰幼兒腎臟等器官發育不完全,如果家長自行購藥給孩子服用,會給孩子帶來很大危害,因此需要在醫生指導下,適量對症服用。

黑榜第13位猴棗散

香港生產的保健藥品一直深受內地媽媽的追捧,到港澳旅遊購物,也喜歡隨手捎一些小兒常用藥品回家「看門口」。猴棗散是比較熱門的藥品之一。不過,香港產的猴棗散真的有那麼好用嗎?

使用與否大PK

贊成方 反對方 1.在寶寶高熱不退的時候給寶寶吃點,能夠幫助寶寶降溫。2.寶寶受到驚嚇,吃點猴棗散可以緩解。 猴棗是獼猴膽囊內的結石,其性比牛黃還寒涼,不是一般病可以吃的,更不能經常吃。否則會損傷人體元氣,抑制小孩長高,影響身體發育。

專家建議:

猴棗散確實毒性比較大。不建議孩子服用。

此外,據中國經濟網報導,2011年5月6日、7月12日,香港衛生署接連召回多款兒童中成藥,「華佗」牌優質保嬰丹、萬應保嬰丹、萬應猴棗散等均在召回之列,原因是汞含量、藥粉重量超標。衛生署發言人表示急性水銀中毒,可引發口部發炎,如長期攝入過量的汞,可引致神經系統和腎臟受損,幼兒尤其容易受危害。

早在1997年,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已將這兩種藥物列入中醫兒科急診必備藥,並規定保嬰丹及猴棗散只能在搶救時應用。

黑榜第14位驚風散

有些孩子受到驚嚇後,家長們會給孩子吃驚風散,認為驚風散有鎮驚熄風的功效。但驚風散真的可以放心地給孩子吃嗎?

使用與否大PK

贊成方 反對方 有些嬰幼兒服用「小兒驚風散」後會顯得安靜、嗜睡,中醫認為這是鎮住了「驚」、熄滅了「風」。 服用「小兒驚風散」出現的「效果」正是汞中毒的症狀。

專家建議:

驚風散的主要成分全蠍、殭蠶(炒)、雄黃、硃砂、甘草等。兒童服用含硃砂的驚風散後安靜的表現並非安神作用,而是中毒導致的精神萎靡……所以建議不要給孩子食用驚風散。

黑榜15位七星茶、開奶茶

衍生開奶茶和七星茶,都是到港澳購物的媽媽們囤貨的熱門產品,常有媽媽說:「我家小孩幾乎是隔日服一次七星茶。」不過,七星茶到底有沒有防治疾病的作用?

使用與否大PK

贊成方 反對方 開胃消滯,清熱定驚。用於小兒積滯化熱,消化不良,不思飲食,煩躁易驚,夜寐不安,大便不暢,小便短赤。 1. 涼茶是藥,不是飲料,沒有醫囑不能自己亂喝,沒有病的時候更不要隨便喝2.即便根據中醫理論,也不能只憑藉眼屎多少、大便次數、喝奶多少,來判定積食、上火。家長不應該看到這些情況 就給孩子喝涼茶。3.這類涼茶的藥物會導致嬰幼兒過敏等不良反應,經常飲用可能反而會造成腹脹、腹瀉、出汗、疲乏,甚至臟腑功能紊亂等不良後果。

專家建議:

不要給嬰幼兒喝「七星茶」「開奶茶」這樣的涼茶。0-6個月的嬰兒唯一應該喝的是母乳或者母乳的替代品配方奶,這些涼茶的成分複雜,將寶寶置於過敏和其他不良反應的風險中。

黑榜第16位骨密度檢查

孩子的生長發育很快,很多家長因此擔心孩子缺鈣,除了計算孩子補充的維生素D及給孩子補鈣外,有的家長甚至還帶孩子去測量骨密度。測量骨密度真的能準確反映鈣代謝的情況嗎?

使用與否大PK

贊成方 反對方 測量骨密度,可以了解孩子是否缺鈣。 1.孩子會受到輻射;2.骨密度測量並不准確。

專家建議:

骨密度是一項放射性檢查,利用很小劑量的放射線檢測骨骼密度。如果沒有體重過輕、長期服用某種藥物(如類固醇)以及某些疾病(如神經性厭食、風濕性關節炎、抑鬱等)這些風險因素的人群,建議65 歲以上女性和70 歲以上男性接受骨密度檢查

北京中醫藥大學附屬中西醫結合醫院原兒科主任張思萊指出,其實骨密度測量的值並不能說明孩子缺鈣。因為孩子處於快速生長發育階段,其骨密度會略低一些,這樣才會更好地吸收鈣質,促進骨骼鈣化。她提醒,目前國際上沒有小兒骨密度的標準值。由於各個醫院所使用的儀器不同,其標準值不同,測量的部位不同,每個孩子的骨密度值也不同,其測量的結果不能準確反映鈣代謝的情況,只能供參考,不能憑此補鈣。

黑榜第17位微量元素檢查

兒童微量元素檢測對媽媽們來講,已不是一個陌生詞。許多年輕媽媽們也十分關注兒童微量元素的檢測。微量元素檢查需要採指血,有的寶寶怕疼,哭得稀里嘩啦,媽媽們雖然不忍心,但又很想知道寶寶身體裡到底缺不缺少微量元素,只能帶孩子去扎針了。

那麼微量元素檢查到底有沒有必要呢?

使用與否大PK

贊成方 反對方 可以了解孩子體內是否缺少微量元素。 鈣、鋅、鐵等元素的生理效應部位不在血液,所以檢測微量元素根本沒有意義。

專家建議:

由於鈣、鋅、鐵等元素的生理效應部位不在血液,所以檢測微量元素根本沒有意義。特別是檢測頭髮更沒任何科學道理。末梢血檢測,不能保證取血時不被組織液稀釋,所以連血液水平都不能代表。

盲目給孩子補微量元素的危害:

1.維生素D和鈣過量:高鈣血症、臟器組織鈣化;

2.鋅過量:胃腸道不適、噁心、嘔吐;

3.維生素A過量:精神萎靡、嘔吐,嚴重時還可致顱內壓升高,昏迷。

黑榜第18位兒童醬油

一些商品被冠上「兒童」二字,就像一支強心劑,讓家長們放心不少,特別是食品。不論是兒童食品,還是兒童專用產品,向來都不缺乏消費者,尤其是近年來被炒熱的「兒童醬油」更是如此。但兒童醬油真的是為兒童量身定做的嗎?

使用與否大PK

贊成方 反對方 1.低鹽淡口;2.富含兒童所需的營養元素;3.補充兒童成長所需;4.增強兒童食慾。 1.防腐劑、甜味劑、色素、香精「一個不少」;2.兒童醬油比普通醬油還要「咸」;3.含有味精。

專家建議:

不要食用兒童醬油。

嬰幼兒及兒童需要口味清淡,是由於此時孩子的發育尚未完全,臟器很嬌弱,而鹽中的鈉會造成腎臟負擔。與此同時,嬰幼兒的味覺也正處於發育過程中,對外來調味品的刺激比較敏感,加醬油、鹽等調味品易造成嬰兒挑食、厭食。

而且,從小吃口味重的食物,長大容易高血壓。

黑榜第19位兒童牛奶

在超市裡看看,市場上的兒童牛奶宣傳鋪天蓋地。很多孩子也會叫嚷著要喝兒童牛奶。兒童牛奶真的有宣傳中說的那樣好嗎?

使用與否大PK

贊成方 反對方 兒童專用牛奶,比普通牛奶好。 1.純度低;2.添加了白砂糖、聚葡萄糖和低聚果糖,長期食用容易造成寶寶挑食、偏食、齲齒、肥胖等問題; 3.添加了香精等多種食品添加劑。

專家建議:

1. 3歲以下的寶寶不建議喝兒童牛奶;

2. 選擇乳味清香,口感稀薄,倒在玻璃杯中不會有雜質附在杯壁上較好。

黑榜第20位帶拉繩的連帽衫

有的媽媽在給孩子挑衣服的時候,會不注意挑到帶拉繩的連帽衫。殊不知,連帽衫對寶寶很危險。

使用與否大PK

贊成方 反對方 1.好看;2.戴帽子,方便。 1.衣服的帽繩容易纏繞住脖子導致食管反流,食道內的東西反流到氣管裡,造成孩子被嗆;2.衣服的帽繩纏繞住脖子,寶寶無法掙脫,易導致窒息。

專家建議:

1. 購買寶寶的衣服應該注意看是否有帽繩、鈕扣、裝飾物等,這些盡量要避免;

2. 最好選擇容易穿脫,沒有束縛感的衣服;

很多藏於市面上的育兒用品,其實都暗藏「殺機」,為了寶寶的健康著想,家長們在挑選育兒用品的時候注意產品對寶寶的身體是否存在危害,因為寶寶不具備自我保護的能力,需要家長們更貼心的呵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