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行台灣:假如你來自鹿港小鎮

@ 2016-08-18

環行台灣:鹿港小鎮的厝邊生活

圖/文:TIM生命過客

繞了大半個台灣,

終於來到了羅大佑筆下的鹿港小鎮。

記得有台灣人在大陸很多地方,

開了名叫「鹿港小鎮」的連鎖餐廳,

去吃過幾次,吃的什麼沒記住,

卻把鹿港這個名字,在想像里不斷的美化,

那個早晨,高山族的阿黙帶我們走進鹿港,

恍然是咱閩南海邊常見的漁村小鎮,

老街巷裡的紅磚古厝,

香火繚繞的天后宮、龍山寺,

廟前小吃的蚵仔煎、椒鹽蝦蛄、芋丸、面線糊,

啊哦,都是出門可見的厝邊美食啊!

【鹿港老街】

鹿港曾經的繁華,

可以追溯到1784年前,

和泉州蚶江口往來始,

時有「一府、二鹿、三艋胛」之稱,

和台灣古老府城台南、台北艋胛並盛。

從民權路走起,周圍的老街,

菜園路、大有街、後車巷、成功路、埔頭街,

都是古老鹿港的所在。

穿過九曲巷,遇見半邊井,

擠進摸乳巷,撞上一堵瓮牆。

街巷裡,三步一宮,五步一廟,

寄託著市井百姓的祈福心愿。

【天后宮】

話說鹿港的天后宮,即媽祖廟,

那可是全台鼎鼎有名,

為台灣400多座媽祖廟之祖廟。

據說,清康熙22年由靖海侯施琅,

從福建莆田湄洲迎接來台的第一尊媽祖神像。

每逢農曆初三,全台天后宮分廟集體來拜,

鑼鼓喧天,香菸蔽日,人山人海,

堪稱鹿港人神共賀的重大節日,

天后宮對面,還建有「天后宮香客大樓」,

做為接待香客專用,可見盛況。

【辜家大宅】

鹿港老鎮,因港興,亦因港落。

興時有八大行商,號稱鹿港八郊,

為泉郊、廈郊、南郊、布郊、敢郊、油郊、染郊和糖郊,

分營不同行業,連街道也以行業區分。

興盛之地,必有名流顯貴。

在台灣深耕多年,名滿內外的「辜家」,

便出自彰化鹿港。

自日據時期發跡的辜顯榮,

到曾經在台政商兩界活躍的辜振甫,

上百年光陰逝去,

不管世代更替,名人輩出。

現在的中山路152號的「台灣民俗博物館」,

就是當年的辜家大宅,現被捐做公益。

辜家大院裡,樓閣花園,

無不透出富甲一方的排場。

有幾個鹿港旅遊職校的女孩子,

在老宅做義工,引領遊人,義務解說。

【羅大佑 《鹿港小鎮》】

假如你先生來自鹿港小鎮

請問你是否看見我的爹娘

我家就住在媽祖廟的後面

賣著香火的那家小雜貨店

假如你先生來自鹿港小鎮

請問你是否看見我的愛人

想當年我離家時她已十八

有一顆善良的心和一卷長發

台北不是我的家

我的家鄉沒有霓虹燈

鹿港的街道 鹿港的漁村

媽祖廟裡燒香的人們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