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一心借美搞中國情報:竟被美國暗中出賣

@ 2016-08-18

日本一心借美搞中國情報:竟被美國暗中出賣

據英國網站12日報道,近日,美國國防部飛彈防禦局局長詹姆斯·敘林11日在訪問地韓國接受當地媒體採訪,對於將部署在韓國的美軍最尖端陸基飛彈攔截系統「薩德」(THAAD)表示「這將純粹用於韓國國防,不包含在美軍在全球的飛彈防禦系統內」,否認了與日本共享薩德雷達所獲情報的觀點。

此前韓國國防部長韓民求否認與日本共享情報的可能性,但國防部發言人卻表示可與日本共享,兩者說法不一。 韓國國內有觀點認為薩德X波段雷達收集的情報將被發送到美軍為本土與其他地區防禦而運營的情報分析系統,對此敘林表示「這完全不屬實」。

中國政府反對在韓國部署薩德,認為這會形成對自身的監視。而敘林否認稱沒有監視的意圖,並表示想在明年實施針對朝鮮新型中程彈道飛彈「舞水端」的攔截試驗。 關於在日本部署薩德可能性的提問,敘林否認稱對此「沒有進行過正式討論」。他表示已在日本部署X波段雷達,稱「日本在部署方面給予配合,是亞洲地區的重要同盟國」。 敘林11日還與駐韓美軍司令布魯克斯舉行了會談。

日本試圖部署薩德系統不是空穴來風,據日本NHK電視台10日報道,防衛省擬定在今年的補充預算方案中提前加入增強防飛彈能力的預算,並加緊探討在日本部署薩德。

這並非日本首次傳出這樣的說法,它對薩德興趣由來已久。薩德在美國本土投入使用僅一年後,就有日本媒體爆出,防衛省正在討論向美國採購薩德,但後防衛省否認。,隨後的2015年11月23日,日本防衛大臣中谷元在美國夏威夷表示,日本正在討論引進美國「薩德」反導系統。當時有媒體報道認為,雖然中谷元表態曖昧,但日本引入「薩德」一事可能基本確定,進入技術操作層面。 而前幾天的消息更進一步證明日本要購買薩德系統,日本NHK電視台8月10日報道,日本防衛省為了加強對朝鮮飛彈威脅的防禦力,決定儘快討論是否引進薩德。在本年度的第二次補正預算案上,為提前部署陸上自衛隊的攔截飛彈,將出台補充所需費用的政策。

此前,據美國防務新*聞報道,一位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的高官透露,越來越多的國家的決定購買他們公司的末段高空區域防禦系統(Terminal High Altitude Area Defense,也就是俗稱的薩德THAAD。),他們正計劃像土耳其和波蘭出售他們的飛彈系統。

中日激烈交鋒 美國為啥突然不支聲了? 8月5日晚上,6艘中國漁船及海警船進入釣魚島12海里;6日早晨7點後,6艘中國海警船進入釣魚島24海里,其中3艘海警船上搭載武器,當天日本對中國逐日大使館進行了強烈抗議,要求中國海警船離開。就日本的抗議,中國駐日大使明確拒絕抗議,中國外交部則輕描淡寫地表述釣魚島及其附屬海域屬於中國,並要求日本不要將局勢複雜化,多做有利於中日關係的事情。在接下來的時間裡,中國很快將海警船由6艘增加到9艘,8月7日又由9艘增加到13艘,創歷史紀錄。8月8日,中國在釣魚島海域的海警船已經有14艘,再創歷史紀錄。在釣魚島附近海域,還有數百艘中國的漁船。至於日本,從8月5日一個抗議接著一個抗議,3天抗議六次。看著日本的這些抗議,真是覺得有一種大國蔑視宵小之輩的感覺。 另外,日本還抗議中國在東海油氣田上裝雷達,並要求中國拆除。日本的要求真是非常無禮,中國部署雷達在中國領土上日本根本無權指責,如果日本不是那麼敵視中國,中國至於在油氣田上裝雷達嗎?在日本部署的美國標準3飛彈的雷達,同樣對中國構成威脅,中國也沒有要求日本拆除吧?這一切,完全是日本咎由自取。

安倍 中國突然向日本施壓,從根本上說原因有三個: 一、日本南海拚命折騰中國,中國反擊。 日本過去一年太能折騰,作為一個域外國家,不斷在南海對中國進行挑釁,給中國製造麻煩,在南海局勢緩和後中國對日進行反擊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

二、中國應對美國亞太再平衡戰略思路開始轉變。 過去,基於控制地區事態、儘量拉長博弈時間的考量,我國在應對美國亞太再平衡戰略時,一直採取局部應對策略,東海緊張就應對東海,南海緊張就應對南海。現在不同了,由於美日在日本修憲上已經基本達成一致,兩國在過去一年在南海針對中國明顯開始聯動,這也意味著過去我國控制事態的思路已經過時。既然日本一定要參與,既然包括蔡英文都躍躍欲試,那麼不妨將南海、東海、台海和朝鮮半島等問題放在一盤棋中考慮,畢竟這些都是美國戰略的局部體現而已。 對我們來說,解決問題思路由過去局部擴展到一盤棋的好處在於,我們可以按照我們的既定戰略戰術和節奏實施應對,這其實就是毛主席的「你打你的我打我的思路」。過去較長時間以來,一直建議「南海問題東海解決」就是化被動為主動的思路,要將美日帶入我們的節奏之中,而非總是我們處於他們的節奏之中。

三、圍魏救趙,以東海施壓換半島減壓。 中美圍繞遏制與反遏制的博弈,熱點無非就是東海、朝鮮半島、南海和台海,由於台海過於敏感,美國暫時不敢輕易「引爆」,所以主要熱點圍繞前三個。在這三個熱點方面,最開始發酵的是東海,接著是南海,同時還伴隨半島核問題的逐漸啊發酵。在這三個熱點之中,東海經過2010年到2013年的較量後,中日關係在2014年逐漸緩和;南海和朝鮮半島則是越來越熱,特別是進入2016年南海問題和朝鮮核問題幾乎同時發酵,反倒是最早發酵的東海顯得異常平靜。

經過一輪一輪的較量,如今在南海方向美國開始「稍息」,而朝鮮半島因為薩德的部署卻在繼續發酵,此時東海卻依然平靜。由於薩德部署對地區戰略平均構成巨大的威脅,這會改變東北亞的戰略格局,考慮到朝鮮半島在地緣上更加貼近中國,這對中國是不利的。相比半島更貼近中國,東海成為熱點則會對美國的霸權構成壓力。 因此,站在中國戰略角度,與其半島局勢惡化顛覆東北亞地緣戰略平衡,不如直接將東海也拉到熱點中來。如此一來,熱點就不再單集中在朝鮮半島,再考慮到東海局勢緊張對美國構成的戰略壓力,中國這一招有些「圍魏救趙」的意思。畢竟,薩德部署是美國向韓國施壓,因此病根還在美國,所以在東海針對美日有利於中國拉高中美博弈賭注,會給美國在韓部署薩德帶來更大的戰略壓力。

安倍參拜靖國神社 上述三點,是根據前面三天中國的強硬姿態以及當前亞太博弈局勢所做的邏輯推演。不過,可能有不少戰友會奇怪,為啥中日如此激烈較量,美國卻沒有任何表態?美國何時會跳出來呢?對此,也可以用現實和邏輯進行推演。 美國為何不表態?原因有三:

一、對美國來說,時機未到。 大哥就是大哥,小弟剛和別人槓上大哥就出馬豈不是顯得大哥太不大哥了嗎?作為大哥,一定要到關鍵時刻,小弟撐不住來求援的時候,大哥才會粉墨登場,所以說美國沒出場是時機未到。西太平洋的博弈是美國遏制中國挑起的,美國所有的動作最終指向的必然是中國,中國所有的反擊最後指向的必然是美國,美國出場只是時間問題,但何時出場一定有一個時機考量。 二、在中日之間,美國須儘量超脫才符合自己的戰略利益。

我是大哥大,大哥大豈能輕易出手? 日本是美國亞太之「錨」,所以對美國來說日本不能出問題。但是,中日矛盾又非常尖銳,中日一旦槓上擦槍走火,直接危及到美國的亞太霸權地位,所以美必須加強美日軍事聯盟。然而,如果美國的作為真的讓中國認為關乎到中國的生死存亡,中國必強力反擊,那麼直接對壘的將可能不是中日,而是中美。為了避免這種風險,美國必須在中日之間很大程度上扮演假調停者角色以儘量爭取更多的中美博弈空間,不至於徹底撕破臉。 正是基於上述原因,美國才需要在初期儘量保持較大程度的超脫,白宮和五角大樓會先觀察、等待,看局面再考慮如何出手。所以,中日的較量美國不會輕易插手,甚至在有些時候發言都會相對謹慎。這一點,和南海情況有較大差別,美國知道南海中美不太可能打起來,所以稍過點線也不會導致中美撕破臉,但在東海情況有所不同。

日本軍國主義分子 三、歐巴馬在9月初杭州G20訪華時,要和習總進行系列會談,此時翻臉不合時宜。 美國之所以在南海要緩和與中國的關係,除了中國在南海出招凌厲迫使美國讓步及不想中美關係過快激化外,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為了營造歐巴馬9月初參加G20和中國領導人會談時的良好氛圍。因此,從這個視角說,在中美元首會談之前,美國也不會輕易破壞這種氛圍。

那麼,美國何時會跳出來呢?當具備這三個條件時美國會跳出來: 一、當美國暫時不需要緩和對華關係時。譬如,至少要等G20過後。G20後如果局面需要美國出面,美國才可能會有比較強烈的措辭。 二、當日本獨木難支接近扛不住時。日本與中國較量,顯然日本會落於下風,但日本畢竟也是一個有實力的國家,又有美國背後撐腰,因此中日較量日本不會那麼不堪一擊,所以時間上日本一定會支持一陣,一旦日本看起來扛不住了,美國必然會加入進來以保持平衡。

打我小弟可以,但不能打我! 三、當中國東海出擊引發半島局勢新變化時。東海局勢、南海局勢、朝鮮半島局勢,雖說作用因素不同,但其背後最重要的作用力來源是一致的,都是美國。因此,從根本上說,三個熱點之間存在密切的內在聯動。在這種情況下,中國對日強力施壓,一旦達到一定程度,就有可能將朝鮮半島的壓力重新轉移到中日之間,這就可能引發半島局勢的變化。對美國來說,推動美日韓聯盟遏制中國是其最重要的一件事,現在好不容易取得階段性成果,一旦這方面生變美國必然跳出來維護。所以,當半島局勢出現變化時美國將會跳出來。

安倍求見習總 對中國來說,不管美國何時跳出來都無所謂,因為終極博弈本身就是中美,其它國家不過是中美博弈中的棋子。相比美國一直隱於幕後,可能美國跳出來反而對中國更有利。譬如,南海紛爭美國跳出來後中國並沒吃虧,如此一來局勢反而比之前平靜了一些。如今,中國在南海已經取得階段性成果和優勢,此時中國需要在其它方向主動發力以尋求戰略主動,在這方面針對日本是一個很不錯的選擇。 別看日本前面跳得歡,如今中國開始拉清單!安倍政府,接下來會有你好看!

美國這次竟然對日本下狠手了!中國一片歡呼 好萊塢導演里比以西方人的視角向世界說了句公道話:釣魚島屬於中國。對於這一真相,大多數日本主流媒體選擇集體失語,只有個別媒體刊發了簡訊。里比拍攝《釣魚島真相》不是為了錢,也不是替中國政府說話,而是出於藝術家的應有良知,出於對歷史負責任的態度。 中國有句老話:「真的假不了。」意思是無論你如何掩飾,如何巧舌如簧,都掩蓋不了真相。釣魚島主權問題亦然。

《釣魚島真相》導演 近日,由德裔好萊塢導演克里斯蒂▪里比拍攝的紀錄片《釣魚島真相》相繼在美國和中國首映,引起外界關注。這部長約40分鐘的紀錄片通過詳盡的歷史資料,全面梳理了釣魚島爭端的來龍去脈,闡述了「釣魚島自古以來就屬於中國」這一事實。片中亦記錄了日本在侵華戰爭中犯下的包括南京大屠殺、731部隊用中國人進行細菌實驗等罪行,並用旁白呼籲日本政府正視歷史,為戰爭罪行向中國人民道歉,承認釣魚島屬於中國。片中還批評美國在1951年「舊金山和約」簽署時罔顧中國收回釣魚島的正當要求。

釣魚島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神聖土地 為了不想被人認為是「付錢的宣傳」,76歲的里比自籌50萬美元,獨立拍攝這部歷史紀錄片。為力求真實,他以德國人特有的嚴謹查閱了大量史料,「圖書館、檔案館、網際網路……哪兒能找到數據就到哪去」。片中較多運用了具說服力的照片和影像數據,其中一些來自美國國家檔案館的檔案資料,還有從電影工作室購買的史料。此外,他還到中國南京大屠殺紀念館、孫中山紀念館等地實地拍攝,以左證影片內容。為釐清中日關係脈絡,里比甚至把研究視野擴大到公元六六三年日本與唐朝在朝鮮半島的白江口海戰。 對於為何要拍攝《釣魚島真相》,里比說:「作為一個生活在美國的德國人,看到西方媒體總是歪曲報道中國,我感到十分悲哀。尤其在釣魚島問題上,通過西方媒體找不到真實信息,這又是與西方媒體對中國的整體偏見相關聯的。」「我感到自己應當為彌補西方媒體在釣魚島問題上的缺失而做些什麼,這便是我創作《釣魚島真相》的初衷。」 里比說,拍攝該片另一重要原因是,他一直為日本不就其侵略行為向中國道歉而感到憤憤不平。

他說:「德國在二戰期間也做了可怕的事,但我們會懺悔。1970年,時任聯邦德國總理勃蘭特到波蘭猶太人殉難紀念碑前跪地道歉,這對德國人產生非常積極的影響。我個人非常感激勃蘭特所做的一切,否則我們將被過去悲慘的記憶所詛咒,它一直在那。遺憾的是,日本沒有改變。所以許多人問我,為什麼日本不像你們德國人那樣道歉?我不知道,所以我希望他們能正視、認真地反省這段歷史。」 《釣魚島真相》本月初率先在美國洛杉磯首映,反應熱烈。不少美國觀眾看完該片後表示,在釣魚島問題上,美國報紙、通訊社、電視台等各種媒體的調子幾乎一樣,《釣魚島真相》則讓美國人接觸到新鮮的聲音,給人們提供了解歷史的不同角度。

勃蘭特在猶太人殉難紀念碑前跪地為德國贖回了世界的尊敬 近年來,為將中國釣魚島據為己有,日本一些政客可謂費盡心機,從發行印有釣魚島的郵票,將部分國民戶籍「遷移」至島上,在島上建燈塔;到上演「國有化」鬧劇,修訂教材編寫指南、製作相關宣傳片、設立專門網站等,以圖達到混淆視聽以假亂真的目的。

釣魚島地理位置 里比以西方人的視角向世界說了句公道話:釣魚島屬於中國。對於這一真相,大多數日本主流媒體選擇集體失語,只有個別媒體刊發了簡訊。有一些日本人則拋出「陰謀論」,質疑里比收了中國人的錢。對於收錢一說,里比早已澄清。那些質疑里比的人或許不明白,對於一個優秀的藝術家來說,良知和責任感比金錢更重要。里比拍攝《釣魚島真相》不是為了錢,也不是替中國政府說話,而是出於藝術家的應有良知,出於對歷史負責任的態度。 事實上,像里比此類具良知的藝術家、歷史學家、文學家並不少,其中包括日本京都大學已故教授井上清、橫濱國立大學教授村田忠禧等。他們不畏強權,勇於說出釣魚島真相。他們本著對歷史負責任的態度,講出了作為歷史學家應該講的東西,這種嚴謹的治學精神值得世人尊重和學習。 而在此前,安倍政府無視中國政府的抗議,使得釣魚島海域局勢再度緊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