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有幾個30年?看70/80/90/00後四代人的電腦差距

@ 2016-08-18

00後、90後、80後、70後,每一代人都會被打上不同的時代標籤。他們身上的有不同之處,今天我們就聊一聊四代心目中的電腦。

說到電腦,00後、90後,擁有一台電腦是一件不算難的事。比起當年,小編為了一台玩遊戲的電腦不知付出多少勞動力。

對於關於電腦的話題,已過而立之年的70後、成家立業的80後、獨行特立的90後、最少輕狂的00後,在他們眼中,電腦應該是怎麼樣的呢?

70後:買電腦貴過買房子

自詡為「生在新中國,長在紅旗下」的一代,70後最後一撥看過黑白小人書的人,拍畫片、放火燒荒、背著軍用水壺,掛著茶葉蛋和小勺春遊的人。

對於他們那個年代,數碼產品,簡直就是稀缺物品。

電腦,更不用說,擁有一台屬於自己的電腦,可以稱得上當時的「土豪」。

那時個人電腦剛剛進入國內,價格非常昂貴,隨便一台可能都要上萬元。別小看這萬元,如果以當時物價水平,應該與今天的十萬元差不多。70後這一群人,絕大多數都是只能在上學的機房裡接觸到電腦。

那時還沒有什麼DIY組裝的概念,多數是台式機。比如球面的CRT顯示器,碩大的體積占據桌面絕大部分位置。5.25英寸的軟碟機,常常是重要的數據存儲入口。

1995、1996年開始,DIY裝機的概念開始慢慢流行。那時的DIY一台電腦是一門高端學問,不像現在這麼傻瓜式的拼起來就行。除了CPU、主板、內存、硬碟等,音效卡、網卡、3D加速卡等都不是集成的,要你額外去挑選。

我爸常跟我說的一件事:97年上班兩年後他攢了第一台電腦。同事出差去北京,搭順風車去的。在八一電子配的,cyrix的5X86,166,CPU,16M內存,2.5G富士通硬碟,狠狠心敗了一台15寸平面直角的顯示器。WINDOWS3.2簡體中文版。

這些都不是重點,重點是他買了一塊1M顯存的顯卡!1M顯存啊!終於可以不必用256K顯存最多顯示256色的顯卡看粗糙的畫面,幸福啊。這樣的配置,在當時絕對電腦中頂配。

硬體門檻高 軟體更難玩

裝個系統也算是技術活?那個年代絕對是。怎麼安裝Windows 95系統?你以為接上U盤就完事?那就大錯特錯了。

安裝軟盤,裝上dos,用dos命令啟動win95安裝程序,那時用得最多的命令是A:/format c:q setup。

某70後曾經擁有電腦和想要電腦對比 年份 1999年 想要 電腦屬性 台式機(DIY) HTPC(家庭影院) CPU 賽揚300A Intel 六代I3 主板 VIA 693A Intel B150 顯卡 TNT(16M) GTX 950 內存 64MB 8GB 容量/硬碟 6.4G 240G SSD 螢幕 15英寸 50英寸 3D電視(已有) 解析度 1024*768 1920*1080 價格 6000元(當時售價) 預算大概4500元 用途 大學時期學習娛樂 家庭娛樂需要

如今的70後對於電腦的需求,已經不像當年那一般的奢侈,更多追求實用為主,能欣賞高清影視節目,看看新聞,有時購購物,或者是看看股票市場波動曲線等,對於想要的電腦,他們更喜歡迷你的HTPC,組個高清平台放廳里,與家人一起分享。

80後:玩DIY玩得爐火純青

有人講:80後很尷尬的一代,讀書不要錢的時候,我們趕不上,房價猛漲的時候,我們趕得正巧;70後談戀愛講真心實意,80後的我們講的是真金白銀。多麼美好的年華,一顆真心卻無入安放,必須吃苦耐勞,忍辱負重,不會直面自己的感情,不會直面自己的生活,想笑的時候可能會掩飾,想哭的時候,卻必須要壓抑住的一代。

不管如何,80後邁入大學時,電腦已經進入尋常百姓家,也迎來最巔峰的時期。顯示器,從CRT變成液晶,軟碟機不見,取而代之的是刻錄機。

電腦城裝機的人,擠都擠不進去。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和樂趣組裝一台電腦。這時,主板已經高度集成了各種音效卡、網卡等,在空曠的機箱裡,直接裝上就能開機。

對於80後玩來說,玩電腦,玩得就是個性,玩得就是技術。除了人人談超頻,是U都要超的盛況,曾經還為CPU開個核,刷顯卡 的BIOS等不同手段,以求將硬體的性價比最大化。

軟體層面,XP無疑是經典

80後經歷的Windows系統,從95到XP再到Win7/Win8/Win10.80後都可能經歷過,但印象最深刻的還數於統治了10年之久的XP吧。

某80後曾經擁有電腦和想要電腦對比 電腦屬性 2006年 將來想要 電腦屬性 台式電腦(DIY裝機) 超極本 CPU AMD 閃龍 2800+ i5-6200U 主板 nVIDIA Geforce6100 +nf410 INTEL 100系 顯卡 集成nVIDIA Geforce6100 intel HD Graphics520 內存 1GB 8GB 容量/硬碟 250G 256G SSD 螢幕 19英寸 13.3英寸 解析度 1440*900 1920*1080 價格 3500元(當時售價) 大概7000元 用途 大學時期學習娛樂 工作需要

相信很多80後對電腦的配置敏感程度不如以前,夠用即可,對遊戲的追求也不再熱情,畢竟沒有時間去沉溺。只求買個超極本,方便工作罷了。

90後:愛玩遊戲,注重體驗

80後謝幕,90後登場,青春的舞台就是如此絢爛,或許還有一點點殘酷。90後的孩子走進了大學的校園,他們無不青春時尚,單純熱情,QQ群、露背裝、弔帶裙,MP4、數位相機……,他們用自己的生活態度來面向社會,我們除了羨慕,還有一份深深的感慨,讓人欣慰的是,他們是不吃狼奶長大的一代。

90後生活在這個時代,與80後、70後相比有著巨大的不同,90後的家庭環境好不少,他們對電腦的需求,已經從以往單純的性能,過渡到體驗。

不少90後都會擁有筆記本和台式機這兩種組合,筆記本用於學習、工作,而台式機更多用於娛樂。另外,進入90後世界的,就是各種手機、平板電腦等移動設備。

90後接觸的作業系統,基本上由Windows7開始,當然還有XP。以往為電腦裝系統,無非就是考慮裝winxp或者win7,後面就慢慢普及Win8、Win10。

某90後已有電腦和想要電腦對比 年份 2011年 將來 電腦屬性 筆記本(第一台電腦) 台式電腦(想要) CPU Intel Core i3-380M Intel E3-1230v3 主板 Intel HM55 intel B85 顯卡 AMD HD6470M NVIDIA GTX970 內存 2GB 8GB 容量/硬碟 320G 480G SSD 螢幕 14英寸 27英寸 解析度 1366*768 1920*1080 價格 3999元(當時售價) 大概8000元 用途 學習 娛樂

沒有一台性能出眾的主機,怎麼玩LOL,怎麼玩守望先鋒,怎麼玩單機大作。90後意識到,新一代E3主性能平台才能吃得起對配置要求越來越高的遊戲。

00後:電腦的演變深刻改變他們的生活

00後的孩子是大多數出生在21世紀的新新人類。人類邁向新世紀的又一頁精彩篇章是他們所屬的時代。與出生在上世紀80,90年代的人們有著很大不同的是科學技術與信息產業的飛速發展與日漸成熟。同時也迎來了數碼時代的革命性變化。所以相信他們會有著不同於前人的開闊視野與屬於他們自己的遠大理想。

00後是目前接觸電腦最年輕的一代,從出生那一天,電腦已經普及到每家每戶了。或許他們上幼兒園時,最喜歡玩的就是平板電腦。

以「00後」為主的城市兒童被網友稱為「iPad一代」,而這群「00後」的父母們大多是在電子產品普及程度較低的環境下成長起來的。

網友「幸福小窩33」發微博回憶沒有iPad的童年生活:「現在的孩子都太幸福了,玩具多得不想玩,改玩iPad。我記憶中的兒童節,就是上午表演節目,下午放假。家長給一元零花錢,買點吃的,和其他同學一起玩,跳跳繩、踢踢毽子」。現在00後不給iPad,不肯吃飯,你們家的孩子有這種情況嗎?

他們對電腦還不有一個清晰的概念,就知道平板電腦能看動漫,能玩遊戲。他們真正希望擁有的一台平板電腦,而不再是擺在桌面所謂高性能的台式機。

寫在最後:

從00後看回70後,每一代人年輕時都有不同的歡樂和玩法,也就因為這樣,造就了如今IT賣場的產品百花齊放,科技的進步無疑讓我們獲得更佳的體驗,00後的未來以及10後又會有怎樣的新玩意?我們拭目以待。

純分享國際動態新聞,每日不定時更新,以取得最新資訊與大家分享,請不要吝嗇你的讚(臉書主頁:全球華人資訊聯盟),大家的鼓勵就是社區仝人的動力!謝謝支持,感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