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奮!中國第三艘航母震驚世界:造價竟達2000億

@ 2016-08-17

近日,英國《簡氏防務周刊》發表文章稱,中國海軍將擁有不止一艘國產航母,除了大連正在建造的首艘國產航母之外,中國也在積極研製第三艘採用彈射起飛方式的直通甲板航母,由於將有眾多技術需要解決,中國可能會為此投入總共接近2000億元的研製費用。

隨著第二艘航母滑躍起飛行甲板的吊裝成功,航母的艦體建造工作初步完成。而第三艘航母的各種展望則紛至沓來,總結歸納起來該航母相關的性能有以下幾 點:首先第三艘航母將採用直通甲板,但不會採用電磁彈射系統。公開資料顯示,中國第三艘國產航母項目與電磁彈射器項目的立項時間大體一致。

圖為網上流傳的中國第三艘航母效果

對於像航母這樣重要的武器裝備,其子系統的成熟度必須遠大於總體開始設計的時間,才能進行總體設備,特別是關鍵設備,否則完全無從進行總體設計,甚 至連綜合立項論證都無法開展,這是武器裝備建造的基本規律,也是艦艇設計流程的基本常識。如果第二艘國產航母要採用電磁彈射器,那麼就意味著這艘航母的總 體設計要從頭開始,科研人員5、6年來的心血將完全推翻重來。

圖為網友設計的中國航母艦隊

同時也意味著中國此前針對第二艘航母投入的科研資金將完全作廢,這顯然是不現實的。至於動力方面,也將是常規動力,而非外界傳說的核動力。

航母上的核動力系統要求體積小,質量輕,非常安全可靠,同時又要功率密度大,目前也只有美國可以達到這樣的要求,而且當初美國也不是一蹴而就搞定的,第一艘核動力航母企業號和尼米茲級核動力航母上的核動力系統完全是兩代不同系統。

即便是尼米茲級,第一艘和最新一艘的核動力系統也完全不同了。中國核動力工業一直到今天都沒有擁有水面艦船舶用核反應堆的經驗,而核潛艇上的核動力系統距離航母的動力要求至少還差10倍以上,根本無法使用。

圖為中國殲15艦載機

最重要的事,中國不僅在船用和動力系統上落後太多,而且中國在陸上模式堆方面的研究還比較落後。所謂陸上模式堆,是指在建造一套新型艦艇核動力裝置之前,先在陸上建造的,其功能、性能、尺寸、環境條件等與之一樣、相近或近似相同的,能夠進行性能試驗的核動力裝置。

中國殲15艦載機

根據國外的慣例,大多數核動力艦艇的新型核反應堆在正式裝備之前,都需要提前在陸地上建造這樣一座模式反應堆,待試驗成功後再裝入核動力艦艇,我們 目前的陸上堆研究距離使用還有很大的距離。因此第三艘國產航母將是一艘小步快跑的產物,其將擁有平直甲板,以及蒸汽彈射系統與常規動力裝置。排水量將適當 放大,擁有更多的艦載機,以及新型固定翼預警機也將會出現在該航母上。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