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君開小號啦
更多實用、有料的育兒知識
請移步「母嬰日報」翻牌子
(ID:muyingribao)
提起長腿男神
你會想起誰?
腿長「兩米八」的「佛爺」陳偉霆
▼
肚臍以下全是腿的小鮮肉吳亦凡
▼
走路帶風的奶爸張亮
▼
還是?
擁有「逆天」長腿的男神李敏鎬
▼
移動的「衣架子」趙寅成
▼
不管是誰
總之都是
除了腿,還是腿!!
瞅了瞅自己的「柯基小短腿」
小編的內心受到了成噸的傷害
得「長腿」者得「海拔」啊!看到這裡,你是不是也想擁有「逆天」的長腿和身高呢?估計咱們是夠嗆了,但你家寶寶說不定可以哦。
想知道孩子將來能長多高?怎樣幫助孩子長個?那就接著往下看吧。
你家寶寶身高「合格」了嗎?
寶寶剛出生的第一年,最好每個月都要測測寶寶的身高、體重;此後至少每半年測一次,固定在早上進行比較合適,並做好記錄。
一般而言,孩子每年的身高增長應達以下標準:
孩子1歲時長高速率應在每年25厘米左右;
2歲時應在每年10厘米左右;
3~16歲階段,應在每年5~6厘米左右;
青春期,孩子的身高每年增長10厘米左右。
如果孩子每年生長速度低於5厘米,就說明他生長速度比較緩慢,應去醫院測算骨齡,如果骨齡落後兩年,也要引起高度重視。
一個公式,馬上測出孩子能長多高
據研究,人的最終身高75%取決於遺傳因素。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兒科主任羅小平教授指出,有一個公式能粗略地預測出孩子成年後的身高。
兒子成年身高=(父親身高+母親身高+13厘米)/2女兒成年身高=(父親身高+母親身高-13厘米)/2
看完上面這個公式,個矮的爸媽要哭了啊。先別急,生活中不是也有很多父母都不高,兒女卻「出類拔萃」的情況嘛。決定身高的因素除了遺傳外,還包括營養代謝、睡眠、運動等很多方面:
長個「開關」藏在哪?
「海拔」一般的爸媽們,怎樣才能培養出「大長腿」呢?抓住孩子18歲前的長個「黃金季」,從營養、運動、睡眠等方面下工夫就對了。
1蛋白質、礦物質不能缺
10~13歲的孩子,每天需要蛋白質70克,13~18歲需要80克,每天一杯奶是增高的秘訣。礦物質中,不能缺了鈣、磷、鋅。還要注意給小胖孩減肥,過胖也會影響身高。
2每天戶外活動1小時
學齡兒童可多做向上跳的運動,如跳皮筋、踢毽子;青少年可做跳高等彈跳運動,如籃球、排球。而舉重、槓鈴等負重訓練,18歲前最好別練。
310點前睡覺
生長激素在夜間深睡眠時分泌達高峰。3~6歲兒童要每天睡10~12小時;小學生、初中生9~10小時;高中生每天8~9小時。另外,最好讓孩子晚上10點之前入睡。
4儘量少蹲著
蹲著玩會導致腿部血液循環不暢、骨骼向外彎曲。坐椅子上時讓後背靠緊椅子背,這樣的姿勢有利於脊柱保持挺直。
5衣襪寬鬆點
衣服太緊會影響血液循環,特別是緊緊箍住腳踝、穿脫都困難的襪子,會影響腿部的血液循環,不利於長高。
6別迷信增高補品
不可盲目使用增高補品。如果骨齡已經成熟,用了也不會有效果,如果還處於青春發育期,濫用這些保健藥物可能導致性早熟,反而不利於長高。
4件事千萬不要做
俗話說,「一高遮百丑」,父母都希望孩子將來能長成大個子。很多家長怕孩子長不高,給孩子各種補鈣、補營養。事實上,一些看似能增高的小習慣反而會耽誤孩子長個。
1喂飯喂太飽
研究發現,人在飢餓狀態下,會促進腦垂體更多地分泌生長激素,可刺激兒童骨骼生長。喂太飽不僅造就了小胖子,還可能導致長不高。
建議和大人們一樣,寶寶的飲食八分飽即可。
2總是宅在家 陽光中的紅外線可使血管擴張,刺激骨髓造血;紫外線可以殺菌,加速體內維生素D的合成,改善血液中鈣、磷代謝,促進生長發育。
建議想讓孩子快長個兒,多帶他去戶外曬曬太陽吧。
3過早叫醒寶寶
3周歲後開始上幼兒園,多數寶寶都要和爸爸媽媽一樣早早起床,這無形中影響了孩子的身體發育。因為人只在睡眠時才分泌生長激素,清醒時並不分泌。
建議寶寶要有足夠的睡眠,早上不要讓寶寶和自己一起醒,計算好時間,儘量讓寶寶多睡會兒。
4亂補鈣
靠補鈣長個兒成了現在不少家長的普遍做法,但事實上,過量補鈣可能導致幼兒骨骺提前閉合,影響骨骼發育。
建議給寶寶補鈣不能過度。其實,只要寶寶不偏食,營養均衡,堅持喝牛奶、曬太陽,基本不需要補鈣。等年齡大一些,除奶製品,還可食用豆製品、魚肉等食物來補充鈣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