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天,俄羅斯聯邦科技與工業集團總經理切梅佐夫告訴普京總統,根據俄羅斯國防出口公司的第一份出口合同,2015年已經向中國出售了24架蘇-35戰機。
據稱,這批戰機可能安裝了一套先進的雷達控制系統,可以在任何自然條件和人為干擾的環境下,對空中地面和水上目標的位置進行探測追蹤和測量。俄羅斯方面宣稱蘇-35的大部分性能指標已經達到了第五代戰機的要求。
這則新聞出來之後,居然沒有引起中國媒體的廣泛興奮,這多少讓我覺得有點納悶:大概是因為蘇-35出售中國的傳言已經沸沸揚揚吵了將近4年,卻總是只聽樓梯響,不見人下來,所以都引不起反響了吧。而突然在此時看似不經意地發布說蘇-35戰機已經交貨,如果真的已經加入中國空軍系列,那可是恰逢其時。對於目前在東海和南海形成的中美軍力對峙,無疑增加了有利中國的元素和力量。
蘇-35戰機,俄語叫蘇霍伊-35,北約代號是弗蘭克爾-E。它是四代半的重型戰機,具有遠程多用途,拔高速度快,還有打擊力量強等特性,屬於蘇-27家族系列。
我們知道,俄羅斯飛機都是由設計師的名字命名型號。比如圖-154客機、圖-95轟炸機,就是以設計師圖波列夫的名字命名。米格戰鬥機,米格轟炸機,就是由米高揚設計師的名字命名。而蘇-27、蘇-30和蘇-35戰鬥機等就是由蘇霍伊名字命名的。
在蘇聯時期,這些飛機設計師分別有以他們的名字命名的飛機設計局。蘇霍伊於1895年7月22日出生在白俄羅斯的格戈米爾鎮,1975年9月15日逝世於俄羅斯的莫斯科。蘇霍伊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就設計戰鬥機。在1942年,他設計了一款新的地面攻擊機,叫蘇-6,後來的蘇聯和俄羅斯的蘇式戰機就是由此開始的。再後來,蘇霍伊飛機設計局、製造局,還有飛機製造公司,就逐漸的成為蘇聯和俄羅斯實力最強的飛機製造公司。
其實,在蘇聯解體之後,蘇霍伊飛機製造公司一度也維持不下去差點就破產。幸虧有中國陸續下了200架飛機的訂單才使得蘇霍伊公司得以存活下來,並且成為今天的俄羅斯國防工業的一支核心力量。所以,蘇-35戰機並不是中國向俄羅斯購買的第一批戰機,然而卻是歷經最多波折的一次訂單。
剛才我說過,蘇-35戰機,它是和蘇-27有著同樣的血統設計,他們有相似的性能特徵和零件,同時也可以說是蘇-30的一種特製版,本身也有升級型,這次賣給中國的是蘇-35S。這是如今俄羅斯空軍最王牌的飛機,在俄羅斯空軍中服役也不多。
F-35「閃電Ⅱ」聯合攻擊戰鬥機 圖/參考消息網
為什麼俄羅斯賣給中國蘇-35戰機這麼麻煩?
早在2012年就有傳聞說中國要向俄羅斯購買蘇-35。但是當時據說中國只想購買4架用以研究,然後自己加以改進。俄方當然是不願意這樣,他們希望向中國至少出售48架此類戰機,想和中國做一筆大買賣。
於是中俄兩國就在數量上來回談判了很多次。最後,中國答應購買24架,就是俄國人希望的一半。
到了2013年的3月份,中國中央電視台報道說,中俄簽署了重大的軍售框架協議,就是中方向俄方採購24架蘇-35戰機,這是10年來中國首次向俄方採購重大的軍事裝備。
但是,央視新聞報道之後就沒有後續消息了,又過了3個多月就是2013年的6月份,俄羅斯之聲電台又報道稱中俄兩國在當年的巴黎航展期間達成了大約100架的蘇-35出口協議!
這個消息發布之後,又沒有下文了。又拖了一年到了2015年的6月份,俄羅斯的民用和軍用飛機製造聯合公司總裁斯柳薩里在巴黎的航展上親自對記者說,公司打算和中國簽訂一份出售24架蘇-35戰機的合同,這就表明俄羅斯立場軟化了,同意中方只購買24架,而不是俄國要求的48架,當然更不是100架。
為什麼俄方突然讓步?原來是俄方發現中方已經最新研發了一款戰鬥機,殲-11d型,而且已經試飛成功。中國自己研發的戰機裝備了更為先進的機載有源相控陣雷達,和蘇-35構成了競爭。大概是俄方覺得如果再不同意中方訂單的話,恐怕它這飛機就賣不出去了。本來想好好的賺一筆中國的錢,如果再拖下去,他們擔心這一筆錢恐怕都賺不到了。
於是,到了2015年的11月19日,俄羅斯的官方電視台RT就報道說,中俄正式的簽署了進口24架蘇-35的協議,價值是20億美元;而俄羅斯的《生意人》報就報道說這個訂單是價值23億美元。不管是20億還是23億美元,這都是相當一大筆金額。而這24架蘇-35什麼時候交貨?成了又一個謎。
呂寧思訪問佩斯科夫 圖/Weibo
今年4月份我在莫斯科訪問俄羅斯總統普京的新聞發言人佩斯科夫的時候,還專門問過他:據說普京在6月份到北京訪問的時候將給中國一份大禮,是不是宣布蘇-35戰機交貨?當時佩斯科夫對於我的問題不置可否。
其實也談不上普京給中國送大禮,因為這是一份訂單,中國同意支付20多億美金。既然談好付錢,總希望儘快交貨吧。
但是,具體交貨時間就是沒有宣布。在3月份時切梅佐夫甚至表示說,今年還不會向中國供應蘇-35。後來又有消息人士說,蘇-35的供貨將在今年第四季度開始。
結果出人意料,上個星期切梅佐夫突然告訴普京,說蘇-35戰機已經在2015年交貨了,我趕緊去俄羅斯方面的媒體報道核實。果然在8月3號看到他們的一個軍事出口網站說,中國已經收到了蘇35戰機。
俄羅斯方面當然對於他們的蘇-35評價相當之高,吹噓說蘇-35是「北約的噩夢」。這也不完全是自吹自擂,就在上個月美國的《國家利益》雜誌還發表了一篇文章,題目就是《蘇-35為什麼會讓俄國的敵人感到害怕》?其中主要就是說,蘇-35的最高航速還有最高飛行高度和最長續航能力,都超過美國的一些戰機。在某些單項指標上強過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的F-15、F-22這樣的戰機。而且蘇35戰機已經進行過實戰檢驗:不久前它被派遣到敘利亞戰場上。
當然,從具體規格和性能上來說,蘇-35戰機只是蘇-27和蘇-30的發展型,它還是屬於第四代的戰機,但是它已經和蘇-27大大不同了,如果把第四代戰機內部再分成不同等級,比如4,4+,4++,那麼蘇-35應該是4+++。
但是儘管如此,俄羅斯也承認蘇-35畢竟還是屬於第四代的戰機,而現在美國已經出現了第五代戰機,第五代戰鬥機的主要特點就是隱形。比如美國的F-35戰機就是第五代戰機。俄羅斯現在研發的第五代戰機是T-50,現在正在試飛階段。其實在中國也正在自主研發第五代戰機,所以蘇-35在科技上已經不是最先進的戰機了。
俄羅斯方面報道說,中國原創戰機的最主要問題還是發動機,所以俄方認為中國購買蘇-35戰機不僅僅是為了武裝空軍,也是為了借鑑俄羅斯戰機的發動機設備。
俄羅斯專家表示,現在距離中國自主研發的第五代戰機最終問世已經要不了多久,因為中國既有自己的專家也有生產能力,而且還不缺錢。所以俄羅斯的評論表示,俄羅斯在賣給中國蘇-35戰機的同時,也是在給自己製造競爭對手。因為他們相信,中國會製造出比俄羅斯更便宜,性能至少不比俄羅斯差的優秀戰機。可見蘇-35戰機賣到中國手中,是意義重大的。
蘇-35S戰鬥機掛載KAB-1500炸彈準備起飛 圖/參考消息網
目前在世界各國,只有俄羅斯和中國有蘇-35,但馬來西亞和印尼這樣的國家,也都想購買蘇-35。而一旦中國的相同類型戰機,甚至第五代戰機問世的話,肯定就是俄方的競爭對手。可以理解這就是俄方遲遲沒有把蘇-35戰機交給中國的一個擔憂。
當然,這畢竟還是在武器市場上的對手競爭,相比之下,更加嚴峻的倒是政治和戰場上的競爭。
耐人尋味的是:就在俄方放出消息說蘇-35已經被中國接收之後的兩天,美國空軍的作戰司令部司令卡爾萊爾就宣布他們的新型第五代戰機F-35已經準備進入作戰序列,就是馬上進入服役狀態。這樣一來,就完備和充實了美國現有的F-18,F-16,F-15和F-22的戰鬥機系列群。
其實美國研發和生產第五代戰機F-35的新聞,早已經舉世皆知,但是就在中國接受了蘇-35戰機之後,美國突然宣布F-35準備服役。這到底是針對誰?估計人們心裡都有了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