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7月中旬中國空軍轟-6K轟炸機在黃岩島等南海島礁附近空域巡航。
日本政府9日公布的資料匯總顯示,8月5日至8日,有17艘中國公務船先後駛入釣魚島附近海域巡航。與此同時,約230艘中國漁船同期駛入這一海域進行作業;其間,中國空軍6日宣布,繼7月中旬轟-6K中遠程轟炸機巡航黃岩島空域後,中國空軍再派出轟-6K、蘇-30等戰機對南海空域進行戰鬥巡航。
此前,2日至5日,北海艦隊某驅逐艦支隊出動4艘艦艇,轉戰多個海區進行實彈射擊訓練。近年來,中國海軍在東海、南海進行了多次軍演,但鮮有北海艦隊開展演習的消息。在韓國執意引進「薩德」、日本屢次插手南海事務,以及菲律賓準備開始對話之際,中國強勢出手,意在熱點問題中謀得主動權。
奔赴釣魚島強化控制力
5日,中國2艘海警船和6艘漁船進入釣魚島附近海域,這是中國公務船和漁船首次同時進入這一海域。6日,又有7艘中國海警船和約230艘漁船先後進入釣魚島海域。
7日下午,日本海上保安廳稱,又有4艘中國公務船進入釣魚島附近海域航行。8日下午,同時有15艘中國公務船在釣魚島附近海域巡航。根據中國國家海洋局的消息,中國海警2166、33115艦船編隊當天在釣魚島領海內巡航。而日本海上保安廳的統計顯示,5日以來至少有7艘中國公務船進入釣魚島12海里內巡航。
日本共同社稱,15艘這個數字刷新了在釣魚島周邊同時確認的中國公務船數量的紀錄。此前,最多的一次是2012年9月18日,日本政府宣布釣魚島「國有化」後,10艘中國海警船和1艘中國漁政船進入了釣魚島附近海域,另有1艘漁政船多次進入釣魚島附近水域。
《朝日新聞》7日評論稱,日本擔憂中國為了獲得對釣魚島的實際控制權,可能正以「公務船+漁船」的打包形式,將出入釣魚島海域變得常態化。5日以來,日本已通過不同途徑向中方提出了23次抗議。
9日上午,日本外相岸田文雄更是緊急召見中國駐日本大使程永華表示抗議。這是5日中國海警船與漁船一同駛入釣魚島海域後,日本閣僚首次向中方直接抗議。不過,程永華在會見岸田文雄後稱,「我明確地表示釣魚島是中國固有領土,中國相關船舶在相關海域開展活動理所當然,日方不應該說三道四。」
釣魚島附近海域是中國漁民的傳統漁場,中國船隻在此航行不存在任何爭議。進入8月,中國東海的伏季休漁結束,自然會有大量漁船出海前往傳統漁場作業,而中國出動公務船前往相關海域巡航也屬正常保護行為。況且,根據《中日漁業協定》,中方漁船在相關海域的作業合乎規則。
日方對此大驚小怪的同時,更需要照照鏡子審視一下自己近期的所作所為。在新防衛大臣稻田朋美上任前兩天,日本2日發布了2016年度防衛白皮書,妄稱對中國的海洋發展戰略表示「極大擔憂」和「強烈關注」,認為「有可能招來不測事態的發生」。
這份白皮書不僅對中國的常規軍事活動、海警船巡航等說三道四,還兩次提到所謂南海仲裁案,甚至無理要求中國接受所謂仲裁結果,並支持菲律賓的相關非法主張。而極右翼女政客稻田朋美上任後,即發表否認南京大屠殺的言論,還聲稱日本侵略戰爭「是否『侵略』這是評價問題,不能一概而論」。
如此大規模創紀錄地到釣魚島海域作業和巡航,在宣示中國主權的同時,亦可強化中方對釣魚島及周邊海域的實際控制能力,也可以被認為是對日本防衛白皮書涉東海內容的回應,提醒日本冷靜看待目前事態的同時,警告其在東海和歷史問題上務必謹言慎行。
巡航南海展示實力決心
就在中國公務船和漁船集中前往釣魚島海域期間,中國空軍戰機也飛赴南海巡航。
6日,中國空軍新聞發言人申進科宣布,中國空軍組織轟-6K轟炸機、蘇-30戰鬥機,以及預警機、偵察機和空中加油機等多型戰機,從多個機場起飛赴南海對南沙島礁和黃岩島附近空域實施戰鬥巡航。其間,中國空軍蘇-30戰機還2次實施海上空中加油。
此次並非空軍戰機首次巡航南海。早在7月15日,中國空軍就發布了南部戰區空軍航空兵的訓練照,首次曝光了轟-6K在黃岩島附近空域巡航的照片。7月18日,申進科證實了中國空軍組織了這次南海戰鬥巡航。
轟-6K中遠程轟炸機是轟-6戰略轟炸機的最新型號,是中國空軍核威懾力量的重要組成部分。而6日這次南海戰鬥巡航,首次對外曝光了蘇-30兩次海上空中加油,同時預警機也加入巡航。正如申進科所說的,此次戰巡構建起海上制空、突防突擊和支援保障力量為一體的作戰體系。
如果說7月中旬的巡航是對所謂南海仲裁案最終裁決的正面回應的話,那麼8月初的第二次大規模戰鬥巡航,則顯示出中國空軍不但開始對黃岩島及南沙島礁實施常態化巡航,也展示出中國空軍在特定海域具有強大的綜合作戰能力,有實力維護國家海洋權益。
菲律賓單方面提起的所謂南海仲裁案結果出爐後,相對於菲新政府的低調處理,美國、日本等域外勢力反倒異常興奮。美國在菲阿基諾政府背後鼓勁自不必說,日本為給中國添亂也深入插手南海問題。此番中國空軍高調在南海巡航,配合了中國海警力量集中巡航釣魚島的行動,藉以提醒域外勢力中國不怕事的實力和決心。
更重要的是,無論是東海的釣魚島,還是南海的黃岩島和南沙島礁,中國公務船和空軍戰機不斷強化的常態化巡航,彰顯出中國有能力主動出擊應對外部勢力製造的各種麻煩,而且有能力在東海和南海同步應對突發事態,提醒某些攪渾水的國家三思而後行。
中國海軍司令員吳勝利不久前會見來訪的美國海軍作戰部長理查森時說,中國海軍已對任何軍事挑釁做好充分準備。同時,中國空軍也表明未來將定期到南海巡航。
此外,菲律賓杜特爾特政府上台後,任命前總統拉莫斯為特使訪華,為開啟雙邊對話鋪路。據悉,拉莫斯已於8日下午啟程訪華。雖然杜特爾特此前已經指出拉莫斯使華並非開啟菲中正式對話,但此舉可被視為中菲對話進程的一個開端。
在菲方將對其有利的所謂仲裁結果當做對話籌碼時,中方在拉莫斯來華之前在南海實施大規模戰鬥巡航,無疑在雙方接觸前進一步鞏固了中國對相關海空域和島礁的控制權,從而在雙邊對話開啟前占據絕對主動的地位。
反制措施才剛剛開始
在日方因中國海警船和漁船大規模赴釣魚島海域一事表達抗議的同時,日方還在5日就中方在東海日中「中間線」附近的開採設施上安裝雷達一事提出嚴正抗議,要求拆除雷達。
日方在6月下旬確認在中方的鑽井平台上有貌似雷達的裝置,後經日本防衛省分析照片確定為水面搜索雷達。日本《讀賣新聞》7日報道稱,這是日方首次判明中方在東海日中「中間線」附近的開採設施上安裝雷達。報道稱,被確認裝有雷達和監控探頭的設施是日方所稱的16座開採設施中最北側的第12座。
日本共同社稱,雖然該雷達被認為是小型雷達,並非真正意義上的軍事設施,但在2013年中國劃設東海劃防空識別區、2014年底中方在距釣魚島西北約300公里的浙江省南麂列島安裝最先進的雷達之後,日本政府認為中方今後有可能安裝對空雷達,把油氣田設施發展成軍事據點。
日本前海上自衛隊中將伊藤俊幸指出,目前該雷達還不會造成什麼影響,但今後中國可用其對日中「中間線」附近進行定點觀測。此外,這也可能是中國對美國航母接近附近海域實施區域拒止戰略的一環。伊藤認為,如果該雷達與中方的陸基反艦彈道飛彈相連的話,將大大提升飛彈命中精度。
日方擔心的是,如果中方在東海油氣田設施上安裝的雷達能夠覆蓋日本本土,將大大提升中國對日本的監視能力,其中也包括駐日美軍的一些動向。如此看來,日方給中國東海油氣田的小雷達賦予了「特別的意義」,即在美國向韓國部署「薩德」反導系統、日本加速升級反導系統的時候,中國這一看似不起眼的小動作,已經讓日方如坐針氈,意外地成了一招「反制措施」。
自從韓國決定引進「薩德」之後,就一直對中國可能採取的反制措施提心弔膽,最近一兩周一則未經證實的「韓流」「封殺令」,已讓韓國娛樂公司的股價跌了3700多億韓元。在中韓規模龐大的經貿和人員往來面前,中方的任何風吹草動,都可能在韓國形成一場暴風雨。
2日至5日,近年來相對於東海艦隊和南海艦隊而言,稍顯默默無聞的北海艦隊也出動了。該艦隊一支驅逐艦支隊的4艘艦艇在多個海區開展接近實戰的實彈射擊訓練。雖然北海艦隊的主力艦艇更新速度不如其他兩支艦隊,但應對所轄海區的事態還是綽綽有餘。
韓國在野黨共同民主黨6名議員不顧朴槿惠的反對於8日訪華,試圖了解中方對「薩德」的真實態度,並改善中韓關係僵局。其實,在他們來之前,北海艦隊的實彈演練已經明確表達了中方捍衛戰略利益的立場,或許這也是一招或明或暗的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