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公在的時候,最喜歡用豆腐和豬絞肉給我做丸子吃,一口一個,簡單而溫情。隨著年齡增大,吃過的豆腐料理也越來越多——最常見的麻婆豆腐、重口味的炸豆腐沾干油碟、不是特別常見的烤黑豆腐、有地方特色的雞哈豆腐(重慶特有的豆腐吃法~)、不太入流的水上漂(豆腐像煮在清湯湯鍋里,飄在上面故得此名^^)、小清新般的鹵千頁豆腐......吃了那麼多,只有豆腐丸子,讓我吃著有所回憶~也許這就是一種情懷,一種思念,一種感情❤~
食材
-份量-
2人份
-主料-
綿豆腐……1/2塊(老豆腐太硬容易散;內資豆腐太嫩了不易成型~)
豬絞肉……2兩
-輔料-
雞蛋……1個(嫩肉作用,不想再多解釋...累~至於放蛋黃,因為炸出來顏色黃黃的更好看)
姜……少許(去腥!去腥!去腥!不明白為麻那麼多人不理解...匪夷所思)
綠尖椒……1根
白鬍椒粉……1撮(增鮮噠~)
芡粉……1茶勺
蚝油……1茶勺
醬油……1茶勺
沙茶醬……少許(可省)
花生油……5大湯勺
冷水......少許
烹飪方法
①買回來的豆腐用細水輕輕沖洗後,將其用乾淨的廚房布包起來,瀝干水分,備用;
②豬絞肉攤勻在容器里,撒上切碎的薑末、白鬍椒粉和雞蛋,用手攪勻(直接用手來攪比筷子更能直觀地感受肉在攪動過程中的質變~>
③將瀝干水的豆腐捏碎,與拌好的絞肉一起繼續用手攪拌,至完全融為一體為止;
④手上抹些油,將豆腐和肉揉成一口就能吞下大小的丸子(塗點油後豆腐和肉不易粘在手上);
⑤取一口乾凈的鍋,放入花生油,待油溫升高開始冒煙時,挨個放入捏好的丸子(重慶話又稱其為「圓子」)用中火開炸(可以用其他油,個人認為花生油炸出來的更香);
⑥在丸子表面變得金黃時撈起,瀝干油,備用;
⑦將醬油、蚝油、沙茶醬放入小平底鍋內,用最小的火加熱,一邊加熱一邊用筷子朝一個方向將其攪勻,隨後放入兌水攪散的芡粉一起攪拌,直至醬汁變得粘稠;
⑧把熱騰騰的醬汁淋在餘溫尚存的丸子上、撒上切碎的青椒末即可動筷子啦(撒青椒的時候抓成旁邊碗里的蔥花了...也是比較方)~~~
TIPS
豆腐買的是綿豆腐(不老不嫩那種),一定要瀝干水~,若不瀝干水,口感會不好,吃起來還鑽牙縫;
雞蛋在這裡既有嫩肉的作用,又有粘合劑的作用,不用打散攪勻再放入絞肉中,直接放入即可,再和其他食材一起攪勻;
用手攪拌肉和作料比用筷子來得溫和,肉不用攪得太上勁,這樣肉質吃起來不會那麼硬;
手上抹些油捏丸子是防止肉或豆腐粘在手上,炸丸子的時候不要一放下去就用筷子攪動,不然容易把丸子攪爛;
芡粉一定要兌水攪散,不然會起成一坨一坨的,沙茶醬可以不用,根據自己對味道的喜好可對醬汁進行適當調配;
青椒帶辣感,更能突出肉的鮮味…不過這次抓成蔥花了,那就蔥花兒吧 (*^__^*)
對了,炸完丸子的又濾出油渣後可繼續用哈,不要倒了喔~~
又到周末了,有空回家試試吧,周末愉快唷 O(∩_∩)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