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歲出道的巨星,片酬被父親輸光,後患精神病,花甲之年走出陰霾 ...
她是世界華人電影史上迄今為止拍電影最多的全職童星,二歲半出道,
七歲納稅,被譽為「中國電影有史以來唯一可以掛頭牌賣座的童星」。
她十歲以前曾3年內拍下150部電影,且每部片酬均過萬,但所賺巨資均被父親輸光。
她是童星轉型最成功演員,知名度擴大到國際,美國舊金山市市長將1989年6月3日命名為「馮寶寶日」,
更有導演尊稱她為「香港 的女兒」。
對,她是馮寶寶。50年代開始紅透半邊天的童星,並因後來主演的《武則天》、《楊貴妃》、
《孟姜女》、《西施》等系列古裝劇中的成功扮相,使內地觀眾接觸到了香港電視劇形象,她的經典演繹,曾影響了中國幾代人。
如果說有一種光芒叫做命中注定,那麼她是為戲而生的人。
如果說有一種妥協叫做悲劇人生,那麼她便是命運的棄兒。
1954年,馮寶寶生在一個演藝世家,父親馮峰是導演,母親是歌星。她天生具有演員的稟賦,
所以父親如同星探般的讓她二歲半開始演戲。5歲時在《毒丈夫》中飾演孟玲玲,從此一炮走紅。
產量最高時達每年完成30至40部電影,均票房大熱。
其父馮峰1962組建寶峰製片公司,獨攬馮寶寶影片,當年馮寶寶拍片多達30部,馮峰因此財源廣進。
然而,馮寶寶因為拍戲,不僅沒有其他孩子那樣快樂、自由的童年,甚至剝奪了上學的機會,這些對馮寶寶一生帶來巨大的心理陰影。
16歲那年,馮寶寶父母鬧離婚,二人因爭奪她這個搖錢樹而鬧上法庭,不想母親卻曝出馮峰並不是馮寶寶生父的爆炸性消息。
與此同時,馮寶寶秘聞養父準備以10萬美元將她賣身!同時,她賺下的巨額演出片酬均被養父輸的精光。
對於16歲的孩子來說,無疑這些打擊是致命的。那年,馮寶寶患精神疾病,離家出走後病發嚴重,
在精神病醫院治療了好一陣後,開始在英國過上了留學的日子。
命運到底還是憐憫了這個不幸的孩子,在她痛苦無助,孤立無援時她遇到了生命中第一個白馬王子----做金融生意的招再強,
並在23時嫁給了他,後相繼生下兩個兒子。
後來她回到香港演出了一系列古裝劇,《武則天》、《楊貴妃》、《西施》等,迅速在內地走紅,
這是馮寶寶繼童星獲得巨大成功後的又一次成功。
命運對於她來說,是一個不折不扣的肆虐者。本以為幸福的家庭生活、再創佳績的演藝事業可以給馮寶寶帶來心靈的慰藉,
沒想到婚姻又給她帶來另一重打擊。
馮寶寶與招再強的家庭生活屬於過山車式的刺激,富時名貴首飾任她選,窮時招再強再把送妻子的首飾拿去變現。
這樣的生活,放到誰身上也會有朝夕不保的失落感,整日把心提到嗓子眼的日子,馮寶寶過夠了。
1986年,馮寶寶與欠巨債的招再強離婚,條件是馮寶寶需自稱有精神病,同時她失去了兩個孩子的撫養權。
傷痕像復加到一起的頑疾,幾欲把她推到死亡的邊緣。父母、丈夫、兒子,當一切親情與她斬斷因緣時,
活著對於她只是折磨。她幾度輕生。
離婚後,她一無所有,曾經在朋友家寄居過,也曾離群索居,她像一隻受傷的小鹿,稍有風吹草動,都會令她驚恐不安。
因為常常受到噩夢的困擾,她必須大量服用抗抑鬱、助睡眠藥物,並不斷的接受心理醫生的治療。
為了能夠見到兒子,她輾轉來到馬來西亞。也因此與馬來西亞頗有名氣的建築師開始了她的她第二次婚姻,
然而這婚姻在維持了13年後,於2012年兩人離婚。
如今,馮寶寶依然是活躍在演藝界,去年憑藉《媽咪俠》,獲得美國加州獨立電影節2015年傑出女主角獎。
面對生命中一切坎坷的過往,有著虔誠信仰的她說:我看到天的意旨。
我感恩天父對的我眷顧與指點,並深深感受到天父的愛意。
看來如今的馮寶寶對於人生的一切苦難都可以淡然以對了,無論這種超脫曾擔負多少生命之重,
只願上蒼不負人情,在她花甲以後多一些寵愛給這個美麗的女人,做一次真正的「寶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