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在洗澡時,總是希望能夠將孩子洗的乾乾淨淨的,見不得一點髒東西。但孩子有些地方可不能過度清洗,髒一點才更健康。
很多人認為耳屎是毫無用處的垃圾,其實並非如此,耳屎在保護耳道方面可是有很大作用。它可以阻攔進入耳道內的異物、降低聲波衝擊,保護聽力。所以經常給寶寶掏耳朵,其實是弊大於利。給寶寶清理耳朵時,不要用挖耳勺等尖銳物品,可用棉棒輕輕在外耳道處旋轉;一旦耳屎出現堵塞耳道、變硬等,可以請醫生處理,自己不要盲目行動。
多數嬰兒囟門部都會有一些黃褐色油膩性鱗屑,是嬰兒脂溢性皮炎。對於嬰兒脂溢性皮炎,媽媽不用擔心,可用消毒棉花沾橄欖油或煉過晾涼的植物油塗在鱗屑上,等到它慢慢軟化後再輕輕拭去,千萬不要使勁搓,易引起感染。老人說的碰囟門寶寶就會變啞巴是假的,但清洗時要用溫水,動作一定要輕柔。
寶寶肚臍是直接與腹膜連接的,沒有皮下脂肪,如果清洗過於頻繁或用力,易致細菌入侵,造成內臟不適。所以給寶寶清洗肚臍時可要小心了!
寶寶私處嬌嫩脆弱,平時便便後的清洗,用清水就可以了,不要總是用肥皂等清理。洗澡時用的浴液,也最好是100%不含皂質並且不會破壞皮膚天然的酸性保護層的嬰幼兒兒專用沐浴露。多於女寶日常的一些分泌物,都是正常的生理現象,不必過度緊張,這些分泌物可以保護寶寶脆弱的黏膜,不必過度清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