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牌和民生何者重要?
(吾文怪)我國有不少像筆者這樣窮的人民,每月的收入只能足夠供家庭開銷,根本沒有多餘的錢可儲蓄起來以備急時之需,因此,多麼希望有其他門路的收入。
尤其配合8月在巴西里約熱內盧舉行的奧運會,我國首相納吉之前對大馬奧運代表隊的健兒宣布,政府將為摘金的健兒提供百萬令吉的獎金,同時能拿下金牌者,每月可獲得5000令吉的月俸、得銀牌者3000令吉、銅牌者也有2000令吉的月俸。
漠視民生問題
假如我有一位孩子像李宗偉一樣出色,同時若能在奧運會摘金的話,就不愁生活費以及錢不夠用的難題了,所以筆者發誓以後的孫兒都要將他們送去當運動員才有錢途。
政府這樣的大手筆,無不令窮苦人家「垂涎欲滴」,無不希望以後所生的孩子都送去運動健身場,訓練成出色的運動員,將來在奧運會奪金,除了獎金之外,每月還有5000令吉的月俸,父母再也不愁吃不愁穿了,多麼令人羨慕呢。
請別怪筆者發牢騷,人民應該以雪亮的眼睛和清醒的頭腦,來觀察和思考國家領導人的言行舉止。對國內一籮籮的民生問題如:農耕者無耕地、豬農無飼養場、百貨物價高漲、經濟不景、國債高築、流氓破壞族群失和、劫匪橫行、槍擊和綁擄案頻傳等等,造成人心惶惶,老百姓活在恐懼的陰影中,政府似乎對此類問題不積極去關心和處理,卻一心一意只注重能在奧運會摘金,來提高國家聲譽以及領導者的形象,能再次高呼我國「Boleh」,自喊自爽。
政府提供納稅人的金錢來激勵奧運健兒摘金是否恰當?人民應該要問問政府,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錢不夠用的時刻,束緊腰帶、省吃儉用,政府不但無動於衷,卻將大筆金錢用在其地方,不去設法改善人民的生活,試問人民的生活重要還是奧運金牌重要?
原載《東方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