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人類戰爭史上的奇蹟,長征以特有的精神魅力,不僅在中國人民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且成為突破時代和國界的偉大事件,在世界上廣為傳揚,產生了巨大的國際影響。
80年來,許多國際友人對長征表現出濃厚的興趣,盛讚紅軍長征。他們中有著名的領袖人物、軍事統帥,也有專程來中國採訪報道的記者、作家,更有一些外國人來到中國重走長征路,體驗長征精神。
(小標題)外國政治家評長征:無可匹敵的偉大史詩
長征在國際上形成的巨大影響,讓很多外國政治家嘆為觀止。他們不吝讚美之詞,盛譽長征在世界史上的震古爍今。
二戰期間戰功赫赫的英國元帥蒙哥馬利稱長征「是本世紀最偉大的軍事史詩,是一次體現出堅忍不拔精神的驚人業績」。
長征是偉大的史詩,又「絕不只是一部無可匹敵的英雄主義的史詩,它的意義要深刻得多。它是國家統一精神的提示,也是克服落後東西的必要因素。」國際知名戰略學家、曾擔任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的布熱津斯基,於1981年7月攜全家一起赴貴州、四川,重走了一段長征路。「在我們走近大渡河時,曾經一度懷疑它是否真的像長征戰士在回憶錄中描述的那樣水流湍急,險象環生」,參觀大渡河後他在《沿著長征路線朝聖記》中寫道:「及至親眼目擊,才知並非言過其實。這條河水深莫測,奔騰不馴,加之洶湧翻騰的旋渦,時時顯露出河底參差猙獰的礁石,令人觸目驚心,不寒而慄……」
即便是不願意紅軍主力退出中央蘇區進行充滿危險的遠距離戰略轉移的蘇聯領導人史達林,也在長征勝利結束後發出感慨:「中國共產黨與國民黨蔣介石鬥爭了十幾年,經過長徵到達了陝北根據地,這是件可喜的歷史事件。」
(小標題)外國友人寫長征:紅軍精神鑄就不朽功勳
由於紅軍長征勝利在世界上產生的巨大影響,數十年里,不斷有記者、作家、友好人士採訪、著述、評論長征。起初,很多外國人是帶著好奇的態度來看待長征的,但經過嚴肅的考證和思索後,他們成為了長征的讚頌者、崇拜者和長征精神的傳播者。
美國著名女記者艾格尼絲·史沫特萊對長征有具體的了解是1936年初在上海,她聽到從延安派到上海工作的長征親歷者馮雪峰的講述。馮雪峰的敘述「雖然是平靜和真實的,但是充滿了無數難以置信的艱苦和不屈不撓的圖景」。正是這種「圖景」,驅使史沫特萊一往無前地奔向延安。
1937年3月至7月間,史沫特萊和朱德進行了幾十次談話,成為她後來寫《偉大的道路》的基本素材。她說:「事實、數字和一路上千山萬水的名稱,都不足以說明紅軍長征的歷史意義,更不能描繪出參加長征的紅軍的不屈不撓的奮鬥精神,以及他們所受的苦難。」「長征是革命戰爭史上偉大的史詩,而且不僅於此」,她滿懷信心地預言,「長征已經完成,紅軍正在繼續創造歷史」。
來到陝北一探長征究竟的,還有時任燕京大學新聞系教授的美國新聞記者埃德加·斯諾。1936年6月至10月他對毛澤東和紅軍進行了深入的採訪。1937年10月,斯諾在英國出版了《紅星照耀中國》一書。在書中,斯諾把長征譽為「當今時代無與倫比的一次史詩般的遠征」「是歷史上最盛大的武裝巡迴宣傳」。
40多年後,斯諾的老朋友、美國著名記者兼作家哈里森·索爾茲伯里出版了長達30萬字的著作《長征——前所未聞的故事》。在書中,索爾茲伯里稱長征「是考驗中國紅軍男女戰士的意志、勇敢和力量的偉大史詩」,「是一曲人類求生存的凱歌,人類有文字記載以來最令人振奮的大無畏事跡」。「長征終於為毛澤東和共產黨人贏得了中國。本世紀中沒有什麼比長征更令人神往和更為深遠地影響世界前途的事件了。」
被「紅軍以不可思議的英勇精神」感動的還有英籍華裔女作家韓素音,她在《早晨的洪流——毛澤東與中國革命》一書中記述了長征的歷史和紅軍一往無前的英勇精神,由於中國紅軍及工農大眾的「堅忍不拔、英勇和不屈不撓的信心,長征成了一首英雄詩,成了驚天動地的功勳。」
(小標題)外國軍人談長征:他們是真正的軍人
長征中,中國工農紅軍面對國民黨軍隊圍追堵截和極其惡劣的自然環境,全軍將士在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下,不怕犧牲、英勇戰鬥,面對敵人的優勢兵力,充分發揚軍人血性,巧妙運用機動靈活的戰術,最終取得了長征的偉大勝利。在世界軍事界,長征精神成為了珍貴的精神財富和軍事財富。
美國軍事史學家塞繆爾·格里非斯將軍在他的《中國人民解放軍》一書中,拿紅軍長征和公元前400年1萬希臘人從波斯到黑海的撤退做了比較,「希臘人和中國人,同樣忍受了酷暑嚴寒,乾渴飢餓;同樣爬雪山,食草根,眠雪野,邊行軍邊打仗;同樣解決了可能造成分裂的內部爭端;同樣生存下來了」。但是,長征是「一次更加雄偉的壯舉」。「中國共產黨人,以他們反覆經受的考驗證明,他們能夠忍耐難以言狀的艱難困苦;能夠戰勝途中大自然好像決意要阻撓他們前進而向他們提出的一切挑戰;能夠擊敗下定決心要消滅他們的敵人而達到自己的目的。」
以色列國防軍退役軍官武大衛很早就聽過中國紅軍長征的故事,「如果沒有嚴明的紀律和組織,紅軍是不可能從敵人的圍剿中完成大規模戰略轉移的。中國紅軍走了兩萬五千里是人類軍事史上的奇蹟!我從長征故事中學會了如何嚴格要求自己,如何堅決服從命令。」就這樣一直懷揣著「長征情結」,2005年他終於得以「圓夢」,用汽車加步行的方式,按照紅三軍團的路線走完了長征路。他說:「這次長征之行,讓我知道了什麼樣的軍人才是真正的軍人,才是能夠打勝仗的軍隊,才是代表人民利益的軍隊……中國紅軍表現出來的精神是全世界的珍貴財富,值得世界各國軍人景仰和學習。」(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