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紙限韓令,造成大量中企的巨額損失誰來承擔

@ 2016-08-08

雖然並沒有正式的官方文件或者報道,中國下發了「限韓令」,但是隨著事態的發展,很多韓國商演被取消或者延期,大量韓劇或者韓國人參與的影視作品也無法在既定的期限與觀眾見面,似乎對於此事,娛樂圈內已經形成了某種默契。

就在前天,《首爾經濟日報》的報道也讓「限韓令」基本落實,報道稱中國將從本月開始對韓國明星有以下調控:

1.韓國人氣偶像組合禁止在中國活動;

2.韓國偶像不允許開展1萬人以上的公演;

3.新規定韓國文化事業公司禁止投資;

4.包括事前製作的相關合作項目禁止。

見不到歐巴了,粉絲內心自然是崩潰的。但儘管如此,和此前限娛令、限外令頒布時哀鴻遍野的狀況相比,這次的限韓令反倒引來了一片叫好。

這也側面證實了韓國明星在中國並不是有多麼了不起的口碑,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各大媒體、網絡電視台等傳媒渠道,之前各種強推韓國明星、韓式影視,甚至用天價邀請韓國藝人來大陸商演,以此來刺激中國市場。同時籠絡了一群90/00後腦殘粉,廣大國人造成了一種娛樂的假象——只要有韓國藝人就是高大上,只要沒有就是土鱉,就不會有市場。

雖然人家可能拿到錢反過頭來就去罵中國人——比如最近韓國剛出的辱華廣告事件,這個廣告的主人公朴寶劍,在中國微博上依然擁有87萬的粉絲。

以及為他洗地的粉絲們:

資本是最敏感的,風向不對,首先有反應的就是股票資本市場,先來看看韓國這邊。中國「限韓令」還未見到明文規定,韓國方面已經風聲鶴唳。據娛樂資本論調查從傳言開始的近三天的韓國股市,JYP跌了5.4%,市值縮水97億,SM跌了4.8%,市值縮水314億,CJ E&M跌了8.99%,市值縮水2444億,YG跌了11.98%,市值縮水760億……

加起來,一共3615億韓元,換算成人民幣,則是21.5億左右。

韓國的娛樂公司受到衝擊是肯定的,也是意料之中的。但是隨著限韓令的發酵,很多中國企業為了避免觸碰這個霉頭,不得不撤換、推遲與韓國藝人有關的商業活動,這其中不乏已經簽署合作合同的項目,涉及到的資金肯定不是一個小數目,而其中很多需要中企賠付違約金的,這是不是傳說中的傷敵一千自損八百呢?

據消息報道了解,至少已經有那麼幾位韓星取消了來中國的行程:

原定於8月底在上海舉行的EXO演唱會日前爆出被取消;

李俊基將會缺席原定於8月7日舉行的,由其主演的電影《謊言西西里》首映禮;

原定不久後來錄製《快樂大本營》的池昌旭也將不會在節目中出現。

眾所周知,娛樂產業一直以來在韓國經濟中都占據著極高的地位,而中國又是其最大的娛樂消費國,此次限韓令事件,必定讓韓國娛樂行業付出慘痛的代價,但是與此同時,也為中國國內的娛樂產業提供了一個發展的契機。

希望更多的中國企業,能夠拋掉自卑心理,立足於中國幾千年的文化積澱,打造具有我們民族特色的文化娛樂產業,做到反向輸出。就像《琅琊榜》一樣,精工細作,不要把錢都浪費在請一些沒有用的小白臉上面,而是切切實實的花在作品上,一樣能打造出優秀的文化作品。

再回到咱們的標題上,造成的損失誰來承擔?韓國企業咱們不管,中國企業,就當是自己花錢買個教訓吧!而且你們賺的是中國老百姓的錢,這次虧本也是中國老百姓讓你虧的,你們,不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