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家泉:上半年貿易額7千億.大馬經濟沒「不好」

@ 2016-08-07

國際貿易及工業部第二部長拿督斯里黃家泉指出,數據顯示,大馬的經濟並沒有想像中「不好」,尤其今年首6個月,大馬的進出口貿易額就達7000億令吉,預計全年可達到1.5兆令吉。

(雪蘭莪.巴生7日訊)國際貿易及工業部第二部長拿督斯里黃家泉指出,數據顯示,大馬的經濟並沒有想像中「不好」,尤其今年首6個月,大馬的進出口貿易額就達7000億令吉,預計全年可達到1.5兆令吉。

連續19年貿易盈餘

他說,令人欣慰的是大馬整體的貿易額仍持續寫下19年盈餘紀錄,即出口貿易仍多過進口貿易。

他指出,若沒有一些負面因素影響,大馬進出口的貿易額其實有望達到2兆令吉。

他認為,國人如今覺得經濟低靡,可能是因為更多人加入競爭行列,所以本地企業或商家不應該只局限3000萬人口的市場,應該放眼全世界的市場,才能更有立足空間。

打造有利高科技環境

廣告

「市場和科技將是未來經濟的發展重點,以德國為例,該國如今啟動工業4.0,許多企業回流到當地,在減少人力資源的情況下,依然可以善用科技去營運,創造更大的商機,值得讓大馬借鑑。」

黃家泉於昨晚出席巴生中總70周年慶晚宴時表示,目前以高科技而言,我國廠商因成本高和人才少,僅有30%投入高科技,而政府非常關注此問題,並將積極探討如何打造有利高科技及創新產業發展的良好環境。

他說,政府將探討如何整合資源,讓我國的企業與製造業能在瞬息萬變,競爭激烈的全球市場中,永續發展。

「世界一直在變,我國企業必須懂得應變,懂得如何順應『棋局』的變化,經貿區域化所帶來的危機才是轉機,也是我國企業踏上全球化進展的契機。」

戴良業:聯營打造「巴生第三港口」.馬中認真探討落實

馬來西亞中華總商會總會長拿督戴良業指出,交通部最近伸出橄欖枝,希望中國以資金聯營方式,在馬六甲海峽與巴生港口之間的加厘島,打造「巴生第三港口」。

他說,兩國如今正認真探討落實這項建議的可能性。

他相信這項計劃一旦落實,必能進一步加強巴生港口的商貿活動,讓周邊地區取得長足的發展與繁榮。

「商家們到時更應該把握巴生港口的優勢,以及巴生港口自由區所能享有的獎掖及稅務優惠,看準時機,踏上海上絲路,衝出大馬。」

另外,戴良業表示,中總每年都會率團到海外考察,參與博覽會和對接會,為了就是引領會員商家,跟上中國「一帶一路」

的腳步,更快地找到合適的投資者、賣家或合作夥伴。

他舉例,今年9月8日至11日,中總第三年參加中國廈門舉辦的中國國際投資貿易洽談會,並設立中總館,為大馬企業提供更多國際投資平台和機會,協助商家拓展海外市場。

「我在此呼籲商家們積極參與這些國際商展、採購團、企業對接會,通過不同管道開拓外貿商機和市場,一起以藍海思維面對挑戰!」

出席嘉賓包括馬來西亞中華總商會永久名譽會長丹斯里鍾廷森、署理總會長丹斯里林錦勝、巴生中總會長拿督林寬城、名譽會長陳凱希、名譽顧問丹斯里宋兆雄、丹斯里林偉才、丹斯里劉萬騰和拿督斯里鄭文記、理事會顧問謝松坤、署理會長梁家興、副會長拿督黃福美、拿督吳文欽、林再明、張裕民和拿督陳傑輝。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