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隔音效果不好?這幾部分肯定有問題...

@ 2016-08-07

汽車那點事兒

隨著人們對整車舒適性的越來越重視,汽車車內的靜謐度,汽車的隔音水平也越來越受購買者的關注。汽車隔音水平也成為整車NVH開發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汽車上的聲音主要有兩個傳遞途徑,結構傳播(Structure Borne)和空氣傳播(Air Borne),下圖中紅色的就是結構傳播噪聲,是結構受外力而產生的噪聲,藍色是空氣傳播噪聲,是噪聲源通過空氣輻射出來的噪聲。

結構傳播噪聲

車上的各種聲源,比如輪胎、路面、發動機、傳動系統、風扇、各種油、水泵所產生的動態作用力會直接或間接的傳到車身,引起車身振動,並通過結構輻射到車內,被乘客感知到。這些噪聲被稱為結構傳播噪聲,就像和尚敲鐘一樣,敲一下就能繞樑三日,鐘的聲學靈敏度就很高。對於轎車,頻率一般在幾百赫茲之下。

對此,汽車構造就對於其材料的聲學靈敏度有要求。這都與質量、剛度和阻尼相關。除了汽車零件材料的隔音外,另一個措施就是在結構板上加阻尼,衰減振動能量,從而降低車內噪聲。常見的阻尼墊有瀝青墊、丁基橡膠墊等等。就像下圖這種貼滿阻尼墊的改裝。

空氣傳播噪聲

車身的鈑金是阻斷車外噪聲傳入車內的第一道防線,板隔聲的過程是噪聲從一側入射激起振動,結構振動輻射噪聲到板的另一側。俗話說得好,板越厚隔聲越好。為了改善車內噪聲,吸聲也是很重要的措施。吸聲指的是通過毛氈等材料,將聲能轉化為熱能。

風噪

在高速下,主要的噪聲變成了風噪,通過外流場設計抑制風噪產生就不在這裡說了。隔絕風噪的主要措施除了前面的吸聲材料之外,玻璃和密封條也很重要。2000Hz以下,聲透射損失受質量控制,越厚的玻璃聲投射損失越大,相應的車內風噪也越低。跟前面的平板一樣,為了改善汽車玻璃在吻合頻率附近的隔聲性能,可以採用夾層阻尼玻璃,也就是所謂的隔聲玻璃,這種阻尼夾層是一種高透光的黏彈性材料。增加玻璃厚度的阻尼不但能改善風噪,還能改善胎噪和發動機噪聲。

大部分轎車車門和車身的密封都是通過橡膠密封條來實現的。一般有1.5道、2道甚至2.75道密封條。一般布置在門、門框和前後門、車窗等位置。密封越好,通過縫隙泄漏進車內的噪聲就越小。

關於隔音的設計真的是和造車經驗有很大關係,基本上大品牌的車都可以把噪音控制的很好,而國產車噪音大的問題不僅是經驗不足,還有成本問題。其實有很多大品牌的車型也面臨很多噪音問題,究其原因,並不是技術不達標,而是日益降低的車價帶來的成本問題。 其實經常拆車的人都會發現,無論什麼品牌的車,甚至是豪華轎跑,都是在走簡配路線。

因為設計不同,不同品牌的車型會面對不同的噪音問題。有的問題易於解決,只是隔音材料不到位。有的不易解決,那是設計問題,投入資金解決總是事倍功半。對於汽車做隔音到底有沒有用,有些人說有用,有些人說一點效果都沒有,有些人甚至會說反而覺得噪音更大了。不討論上當受騙這一類,做隔音肯定會有用,只是有些車的有些噪音難以解決,有些卻很容易解決而已。

總之,隔音問題要解決歸於一句話:要麼用錢,要麼用音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