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你是學生、白領一族還是藍領一族,大家都花了至少8個小時在工作上或課業上,到了晚上回家,沖個涼開個冷氣坐下來享受一下,絕對是人生一件歡樂事。不過,我們家的冷氣耗電量都是非常的龐大
在馬來西亞的市面上有許多的省電儀器,可是又擔心效果不好,畢竟花費購買一架省電儀器不便宜,同時也不知道是否合法。既然是這樣,倒不如我們學學合法的「旁門左道」,這樣開冷氣不只是可以省電、省錢、還可以享受哦!
觀念一:外出關掉冷氣較省電?錯!續開上調1度更省電
當要短暫外出時,為了省電,大多數的人都會切掉冷氣,等回家後再重新啟動。丸山晴美指出,這其實是一大錯誤觀念。
冷氣在開始運作時,需要500W~1000W的耗功率,而等室溫與冷氣設定溫度一致時,又需耗費100W左右。因此若只是短暫外出10分鐘,最好繼續保持冷氣運作,會比較省電。若想要更省電的話,建議外出時可以把設定溫度上調1度。
觀念二:溫度調越低越涼?錯!風量調強+電風扇,室溫更涼爽
氣 溫並非人體感知冷熱的唯一條件,濕度、氣流、輻射都會改變體感溫度,因此一味地降低室溫,並不能完全感到舒爽。人體在吹風時,體感溫度約會下降2度左右。 因此,與其拘泥於冷氣溫度,不如把冷氣風量調強,讓肌膚感受到冷風,有效降低體感溫度。此外,由於冷空氣下降的原理,所以可以搭配電風扇一起,提升冷氣的 循環。
觀念三:微風模式更省電?錯!自動模式才是最佳首選
吹冷氣 時,調微風模式其實也是耗電的行為。這是因為冷氣在啟動後到室內涼爽時,此過程是最為耗電的,而待室溫與設定溫度相同後,耗電量則會慢慢降低。因此若調成 微風模式的話,在距離室內涼爽之前,需要耗費大量時間、電力。而自動模式則會依照房間狀況,選擇最為適當的風量及風向,等房間涼爽之後,會一邊控制耗電 量,保持設定溫度。
觀念四:冷氣模式才能保持室內乾燥?錯!除濕模式才是乾燥大師
當室內溼度越高時,體感溫度也會更高,雖然冷氣模式也具有除濕功能,但除濕效果還是比乾燥模式來得差,且冷氣模式也會同時讓溫度下降,耗費多餘的電力,反之乾燥模式則盡量維持溫度一致,同時發揮優良的除濕功能。
最後丸山晴美也特別提到冷氣的最佳溫度。室內外的溫差最好在5~6度之間。例如室外氣溫32度,則冷氣溫度則要調整為26~28度。人體能夠適應與外界相差5~6度的溫差,若差距過大,則會造成身體偌大負擔,因此要注意。
技巧一: 常清洗冷氣過濾網,水費比電費便宜 !
過多的灰塵布滿過濾網的洞口,將會大大的減少換熱過慢的速度,並達到冷氣的熱量無法排除。所以,建議2個星期清洗一次,可以增加通風率哦!
技巧二: 開冷氣,關窗口;開窗口,關冷氣
這個是非常簡單的道理,如果一間房間的門口或窗口一直開開關管,一切的冷風將會很快的被排出去。導致冷氣一直需要發動電能,把房間冷卻。這個做法,不只是可以達到快速溫度下降的效果而且還可以節省高達 5 - 10%的電源能量哦!
技巧三: 溫度越低越爽,不過也考慮到皮包有多厚!
冷氣的功能就是讓溫度下降。許多的人都喜歡把空調溫度定位在大約 15 - 21度之間。越低溫度的冷氣,消耗的能量就越高。因此,如果室外的溫度低的話,可以嘗試把室內的空調都調高一些。如果下雨天就避免開冷氣。溫度越高,耗電 量就越低(當然也要適當的溫度啦,不然冷氣裝來幹啥?)
技巧四: 陽光就是冷氣的剋星
當你開著冷氣的時候,請確保陽光沒有直射入房間。有日光的冷氣房,通常耗電量都會額外多出5%或以上。避免陽光直入,可以拉上你們的窗簾啦 =D
技巧五: 出門前提早關閉冷氣
反正都要離開房間,提早關閉冷氣不只是可以省錢,同時也可以讓自己準時離開房間哦!(因為冷氣關閉後你會感覺到熱氣,通常10分鐘內就感覺到效果了)
技巧六: 風扇 + 冷氣 = 最佳拍檔
別以為開了冷氣, 就可以關掉風扇, 就可以省電和省錢,其實你們都想錯了!當你們開著冷氣的時候再來一把會旋轉的風扇,不但可以加快你的房間冷度,還可以減少冷氣的耗電量哦!*
技巧七: 配管線可以越短越好
安裝冷氣的時候最好是確保配管線的順暢度。越短的配管線就越低耗電量哦!
技巧八: 把冷氣都吹向你的臉吧!
有的人很喜歡把冷氣都向上吹,主要是認為能夠把室內的溫度降低。可是,如果你把冷氣都向上吹,屋頂上的熱氣將會先吸收你的冷風再來冷卻房間內的溫度。除非你是住在屋頂內,否則請把冷氣向下吹吧!
技巧九: 你的冷氣機太久了
市面上有許多新的冷氣,都有省電的功能。一架太久的冷氣不只是會讓你的耗電量增加,同時也需要高費用去維修或保養。倒不如直接換一架新的冷氣,雖然價格稍微貴一點點,不過長遠來說,能夠為你達到省電的效果才是王道!
以上的這些省電技巧,通常「冷氣佬」 都不會和你們說。為了自己的皮包著想,這些省電的小小步驟, 其實就是非常的不起眼的小行為。至於效果有沒有,自己嘗試一個月就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