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委會耍手段!大量華裔選民「被搬走」·沉香選區或淪火箭黑區?
連續兩屆都成為行動黨囊中之物的沉香選區,今日被發現有大量的華裔選民「被搬走」,然而又有500多名巫裔選民「被遷入」,引起了行動黨注意,擔心此消彼長的情況下,選情將會告急!
雖然地理位置較靠近沉香區,佳麗嶺選民的投選區仍被「更正」至羅白州選區。(圖:星洲日報)
(森美蘭.芙蓉5日訊)大選未至,沉香州選區或已經淪為行動黨黑區?
連續兩屆都成為行動黨囊中之物的沉香選區,今日被發現有大量的華裔選民「被搬走」,然而又有500多名巫裔選民「被遷入」,引起了行動黨注意,擔心此消彼長的情況下,選情將會告急!
陸兆福吳金財:疑選委會助國陣贏選區
芙蓉國會議員陸兆福及沉香州議員吳金財揭露,沉香州選區有1042名選民(約10%)被「更正」成為羅白州選區選民,同時有579名小甘密州選區的選民被「更正」成為沉香州選區選民,兩人認為這是選委會助國陣贏得選區的手段。
陸兆福指出,選委會以過去搞錯一些地區的投選區為由,逐步作出「更正」,而「搬動」選民對選區結構帶來的變化很大,尤其是沉香州選區,受影響的選民分別來自森都城(503人)、佳麗嶺(210人)和敦依斯邁醫生路(329人)。
「沉香州選區原有1萬1127名選民,過去2屆大選,行動黨分別以1338及1677張多數票獲勝;根據上屆大選森都城和佳麗嶺的票箱,行動黨的得票率為78%,如今被『搬動』的千多名選民以華裔為主,意味著來屆大選行動黨在沉香州選區的勝算被影響。」
廣陸兆福:改變選區結構影響火箭
陸兆福指出,原本屬於小甘密州選區的甘榜武吉麼巴(Kampung Bukit Merbah)及東姑庫茜亞學院(Maktab Tunku Kurshiah)的選民,則被「更正」至沉香州選區,而上屆大選有關2個地區的票箱,國陣的得票率為62%。
「由此可見,選委會的做法有隱議程,就是將行動黨的支持選票集中在羅白州選區、提高國陣在沉香州選區的支持票,明顯是要幫助國陣在來屆大選贏得選區。」
他說,沉香州選區的選民分別為華裔56%、巫裔31%、印裔11%及其他族群1至2%,隨著選委會的「更正」行動,該區的華裔選民下降了5至8%,最終極可能少於總數的55%,形成混合選區。
「這項選區結構改變對行動黨的影響很大,行動黨在沉香州選區面臨雙重打擊,包括支持者減少和反對者增加,意味著我們在來屆大選的挑戰更大。」
他透露,由於全國各地選區皆有此現象,因此行動黨將與凈選盟配合,通過法律途徑挑戰選委會此舉是否合法。
吳金財:選委會做法欠公信力
吳金財披露,選委會這種含有政治議程的做法,令人感覺該會已沒有公信力、成為國陣的傀儡;令人驚訝的是,該會於2014年起作出「更正」,卻不曾在州議會提呈或向媒體公布,遲至今年才通知國州議員。
「此外,選委會也不曾提及他們是根據什麼法令作出這項『更正』,若是為了公平起見,那為何不是整個沉香州選區都作出調整?一些地區名稱有沉香的字眼,卻屬於羅白州選區。」
他舉例,雖然仙水鄉(Desa Temiang)、烏魯沉香(Ulu Temiang)和沉香路都位於沉香區,名稱也有「沉香(Temiang)」字眼,但投選區卻在羅白,有關3個地區約有六七千位選民,以華裔居多。
「隨著選區結構改變,我們在備戰來屆大選方面需有更多不同的對策,同時呼籲年齡已滿21歲但仍未登記成為選民的人民,儘快在大選來臨前完成選民登記。」
吳金財(左起)和森都城居民李亞妹出示其投選區被「更正」至羅白州選區的證明,旁為陸兆福。(圖:星洲日報)
陸兆福(中)、吳金財(左)及其助理葉成堅(右)認為選委會「搬動」選民是幫助國陣贏得選區的手段。(圖:星洲日報)
文章來源: 星洲日報·花城·2016.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