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空空飛彈技術從仿製國外型號開始,上世紀90年代中期,中國開始轉入自主研發,那時的霹靂9尚有點「怪蛇」 3的影響,可到待到霹靂12遠程空對空飛彈出現時,再看不出什麼模仿印記, 近年,中國又推出新型號的空對空飛彈霹靂10。2013年左右時,該型飛彈開始被加掛到中國空軍的戰機上,參與中國空軍訓練時,非常低調地展示於世人面前,可惜這種新型飛彈並沒有馬上引起人們注意,後來隨著信息一點點流出,人們對它越來越關注了。
霹靂10為國際標準的第四代空對空格鬥飛彈,主要特別採用高能固體火箭推進劑,速度更快,射程更遠,應用推力矢量控制等技術,機動性更好,不可逃逸區大。紅外成像制導技術,抗干擾能力更好。再配合以頭盔瞄準具,對攻擊區域幾乎無死角。也就是說,它專門針對美日等國的最新一代隱身戰機,無論F-35,還是F-22,只要被它盯上就跑不掉。現代隱身技術主要針對雷達隱身,雖說也研究了紅外隱身手段,但是實際效果卻非常差。飛機噴氣發動機噴出的氣流溫度非常高達的1千幾百度,太明顯了,機體與空氣之間的溫度差非常大,紅外技術已經可以很容易地利用發現目標,更不要說, 最先進的紅外成像技術。
以前有人說,霹靂10可能與德比空對空飛彈有親緣關係,理由竟然是德比飛彈確實參加中國珠海航展,中國軍方也確實到訪過展台,可惜卻沒有任何證據證明中國與國外進行過實質性的接觸,唯一的證據也就是霹靂10與德比類似,其實它到外形類似,霹靂-10氣動布局與德國的IRIS-T、日本的AAM-5也非常接近,那麼說它們是仿製關係行嗎?
霹靂10的尺寸應該比國外同代飛彈要大,估計長達達到3.7米,直徑200毫米以上,彈重120公斤左右,據說最大射程達到60公里,最大速度為4馬赫。它應用了先進的紅外成像技術,這意味著其干擾能力極強,不易被干擾彈等欺騙,截獲目標的距離也大大增強,其導引頭具有90°的發射離軸角,並具有發射後鎖定的能力。這意味它可以在相對目標處於大離軸狀態時,利用頭盔瞄準器或光學紅外搜索與跟蹤系統對目標進行鎖定並攻擊。從已公開的資料看,2013年以前即完成了試驗工作,據稱當時進行了超過30次的試射,其中提及成功進行「越肩發射」,即飛彈可以進行180度甚至更大角度轉向追擊目標。其設計師總師為梁曉庚,號稱該型號為:「技術很高、很新,有些設計超越國際水平」。
霹靂10已經裝備了我軍幾乎擁有的戰鬥機,比如:殲-11、殲-10、殲16等上,掛載於殲-8II的照片也出現了,也許殲-7戰鬥機也能加掛,因為它屬於紅外製導型,與戰機的兼容問題非常容易解決,掛架改一下,讓它能裝上去,再配上飛行員頭盔瞄準器,航電系統加入相關的設置。它對於提升我軍的空戰能力非常有幫助,為對付隱身戰機的最佳武器。據稱,我們也正在開發霹靂10的雷達制導型,以作為紅外成像制導型的補充。
霹靂-10隻是近幾年來,中國在空對空飛彈技術方向取得的重大成果之一,證明中國的空對空飛彈技術經過幾十年的發展之後,終於走上了自我研發的道路,相信我們會取得更大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