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工減料?白田邨13座颱風後外牆變蜜蜂竇

@ 2016-08-04

白田邨13座在颱風吹襲下,外牆油漆大規模剝落。(李太提供/資料圖片)

【on.cc東網專訊】 繼屯門大興邨外牆有油漆大規模剝落後,41年樓齡的深水埗白田邨13座,亦在颱風「妮妲」吹襲下,頂層至地下的外牆「甩皮」,尤如「蜜蜂竇」,非常嚇人!

居民表示以往即使有颱風襲港,大廈外牆均沒有「甩皮」,「只會成地樹葉」,但大廈外牆數年前翻新後,

卻在今次颱風影響下「吹到成地白色一片片(油漆)」,質疑工程涉偷工減料。東網已向房屋署查詢,暫未獲回覆。

居於大廈30多年的李太稱,周二(2日)早上8號風球懸掛時,從4樓住所窗戶向外望,赫然發現大廈樓下滿布白色碎片,「對開條馬路成條都係」,

直言「往年打風通地樹葉,但今年樹葉就見唔到,只見到白色一片片」。

她初時以為只有其居住的東翼有「甩皮」情況,豈料至下午風球除下她外出時,卻發現大廈的另一邊西翼同樣有外牆「甩皮」,

部分剝落的油漆碎片更吹至毗鄰的潤田樓,形容嚴重程度尤如「蜜蜂竇」一樣!

李太表示,邨內的13座與第9及11座同期進行翻新工程,但今次颱風後卻僅得13座外牆「甩皮」,懷疑工程涉偷工減料及房屋署監管不力。

白田邨英語:Pak Tin Estate)是香港的一個公共屋邨,位於九龍深水埗區石硤尾,於1969年入伙,於1990年起開始分期局部重建,

重建後的樓宇於1993年至2026年分期入伙,整個白田邨重建計劃歷時將長達33年,現由香港房屋委員會負責屋邨管理

而當中的瑞田樓、昌田樓及盛田樓則由領先物業服務顧問有限公司管理。

白田邨第7,8,10及11期由房屋署總建築師(4)及周余石建築師事務所負責設計,而第9期的白田社區綜合大樓則由房屋署總建築師(4)及周古梁建築師事務所負責設計。

屋署於2012年分三階段重建白田邨,首批居於第1至3座及第12座約900個住戶,已獲安置至石硤尾邨二期和五期,該邨兩房單位面積約為40至41平方米,相等於430至450平方呎。

不過,有居民向深水埗區議員吳美反映,尚未遷出的第9至11座及第13座共2,000多名住戶,將被安置到2019年落成的重建後白田邨新單位,單位卻大縮水。
吳美指,房署早前向居民派發單張,顯示兩房單位面積僅35至36.1平方米,即約370至390平方呎,較首批安置單位細60平方呎,受影響主要為4至5人家庭,其餘單位面積差別不大,縮小60平方呎,相當於少了一間細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