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人民幣國際化報告2016》顯示,人民幣在世界的國際化指數已經達到3.6,五年內增長逾10倍,同比增長近43%,近日的「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執行董事會」也通過決議,批准人民幣加入世界貨幣籃子,並且在這個籃子的比重到達10.92%,這就意味著人民幣有望在兩年內超越日元和英鎊,成為世界第三大貨幣!
這些意味著什麼?
其一、人民幣在境外的流通度增強,境外購物也會更加的方便快捷
其二、人民幣將成為世界上主要的支付貨幣之一,世界範圍內以人民幣結算比重將會擴大
其三、人民幣作為投資計價標準和投資工具,以人民幣為參考的金融市場的規模也會不斷增加
通俗的來講,就是人民幣的作用越來越大,外出購物越來越方便。
但是現在世界上的一個主要支付貨幣是以美元作為基本定價權,一旦美元變動,全世界都風聲鶴唳。所以在金融市場上的投資者都很關注美聯儲是否加息,尤其是現貨金融市場,因為這關係著產品的價格。當前各個國家間目前的主要一個經濟競爭方式主要表現在貨幣競爭之上,一旦美元的霸主地位得以撼動,人民幣必然對美元的代替性增強,那麼世界上以人民幣衡量的資產價值都會得到保障。
儘管人民幣國際化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是在市場化這方面已經取得了很大進步。
人民幣一旦成為國際化終結貨幣,那麼主要表現就在於對國外的貶值以及國內升值。
也就是說,一旦人民幣國際化深度越廣,那麼對於國內來講表現主要就是購物更加便宜。在國內當然就表現於房價了,國內的貨幣升值就意味著買東西將更為方便,房價自然就會下降。